一种电梯绝对位置实时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544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0
一种电梯绝对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属于电梯安全控制领域。包括由依次串联连接的绝对位置信息传输电路、绝对位置计算模块及门区控制输出电路构成的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磁尺测量系统与电梯逻辑控制模块,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用于采集磁尺测量系统发送的井道刻度信息,计算转换为实际的电梯绝对楼层信息发送给电梯逻辑控制模块,电梯逻辑控制模块实时检测电梯是否发生错层并能够快速及时矫正楼层,保证电控系统获取到准确的电梯绝对楼层参数进而实现对当前楼层厅门的准确停靠,保证电梯不错层,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根据井道刻度信息模拟上下平层门区开关进而控制上下平层门区开关的输出,进而节省机械化的平层门区开关,降低电控系统的适配难度。低电控系统的适配难度。低电控系统的适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绝对位置实时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安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绝对位置实时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家日益繁盛的今天,电梯在楼宇、高层建筑、居民住宅等地方随处可见,成为了人们的便捷的交通工具,进而电梯的准确停靠、不错层等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传统的保证电梯不错层精准停靠的方法一般为编码器检测方法,编码器检测主要通过曳引轮的转动而获取楼层信息,由于惯性左右,曳引轮与钢丝绳容易发生打滑现象,误差较大,难以保证电梯精准停靠、运行不错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绝对位置实时检测系统。
[0004]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绝对位置实时检测系统,设有电梯逻辑控制模块, 其技术要点是,还包括磁尺测量模块和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
[0005]所述的磁尺测量模块包括安装于轿顶的传感器及贯穿于电梯整个井道的磁栅尺,所述磁栅尺与传感器的导轨连接并在轿厢带动下沿传感器导轨移动以使传感器能够实时获取磁栅尺的井道刻度信息;
[0006]所述的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与磁尺测量模块信号连接,以接收来自磁尺测量模块的井道刻度信息并将其转换为电梯实际的绝对位置楼层信息;
[0007]所述的电梯逻辑控制模块与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以接收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发送的绝对位置楼层信息,并在该绝对位置楼层信息与编码器产生的绝对楼层信息冲突时替换编码器产生的绝对楼层信息。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
[0009]绝对位置计算模块,与绝对位置信息传输电路信号连接,以将磁尺测量模块获得的井道刻度信息转换成电梯实际的绝对位置楼层信息;
[0010]绝对位置信息传输电路,其分别与绝对位置计算模块、磁尺测量模块和电梯逻辑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以将磁尺测量模块和绝对位置计算模块获得的绝对位置楼层信息经绝对位置信息传输电路传递给电梯逻辑控制模块;
[0011]门区控制输出电路,其分别与绝对位置计算模块和电梯逻辑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以接收绝对位置计算模块模拟产生的平层开关信号并根据该信号产生输出给电梯逻辑控制模块的上下门区信号。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绝对位置信息传输电路具体的电路结构为:第三电感的1号引脚、2号引脚与磁尺测量模块连接,第三电感的4号引脚、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二极管阴极、第一电阻R1一端与第一CAN通讯芯片的7号引脚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后接地,第三电感的3号引脚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二电容一端、第二电阻连接,第
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后接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CAN总线收发器芯片U1的第8引脚连接,第一CAN总线收发器芯片的第1引脚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一光耦的5号引脚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后再与电源连接,第一光耦的4号引脚接地,第一光耦的3号引脚连接双缓冲器的第六引脚,双缓冲器的第1引脚连接第九电阻一端,第四电感的1号引脚、2号引脚与电梯逻辑控制模块连接,第四电感的4号引脚与第六电容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到第二CAN通讯芯片的第7引脚,第六电容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后接地,第四电感的3号引脚与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第七电容一端、第十二电阻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七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第八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共同接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CAN总线收发器芯片的第8引脚连接,第二CAN总线收发器芯片的第1引脚与双缓冲器U3的第四引脚、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接5V电源,双缓冲器U3的第3引脚与第十电阻一端连接,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绝对位置计算模块连接,第二CAN总线收发器芯片的4号引脚与第十五电阻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绝对位置计算模块相连。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门区控制输出电路的电路结构如下:第五光耦的2号管脚与绝对位置计算模块上门区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五光耦U5的1号管脚与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十七电阻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第五光耦的3号管脚与第十八电容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十九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十八电容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二十电容的一端共同连接第十三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十五二极管的阳极,第五光耦的4号管脚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十电容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到第十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十四二级管的阴极,第十四二极管的阳极、第十五二极管的阴极通过插件连接到电梯逻辑控制模块上门区信号端;第四光耦的2号管脚与绝对位置计算模块的下门区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四光耦U4的1号管脚与第七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七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十八电阻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四光耦的3号管脚与第十九电容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十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十九电容的另一端、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十一电容的一端共同连接第十三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十五二极管的阳极,第四光耦的4号管脚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十一电容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到第十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十四二极管的阴极,第十四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十五二极管的阴极通过插件连接到电梯逻辑控制模块的下门区信号端,第十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八二极管的阳极共同连接到保险丝的一端,保险丝的另一端通过插件连接到电梯逻辑控制模块的上下门区信号公共端。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梯绝对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包括由依次串联连接的绝对位置信息传输电路、绝对位置计算模块及门区控制输出电路构成的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磁尺测量系统与电梯逻辑控制模块,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用于采集磁尺测量系统发送的井道刻度信息,计算转换为实际的电梯绝对楼层信息发送给电梯逻辑控制模块,电梯逻辑控制模块实时检测电梯是否发生错层并能够快速及时矫正楼层,保证电控系统获取到准确的电梯绝对楼层参数进而实现对当前楼层厅门的准确停靠,保证电梯不错层,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根据井道刻度信息模拟平层门区开关进而控制上下平层门区开关的
输出,进而节省机械化的平层门区开关,降低电控系统的适配难度。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梯绝对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各模块连接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绝对位置信息传输电路原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门区控制输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绝对位置实时检测系统,设有电梯逻辑控制模块(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尺测量模块(3)和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1);所述的磁尺测量模块(3)包括安装于轿顶的传感器及贯穿于电梯整个井道的磁栅尺,所述磁栅尺与传感器的导轨连接并在轿厢带动下沿传感器导轨移动以使传感器能够实时获取磁栅尺的井道刻度信息;所述的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1)与磁尺测量模块(3)信号连接,以接收来自磁尺测量模块(3)的井道刻度信息并将其转换为电梯实际的绝对位置楼层信息;所述的电梯逻辑控制模块(2)与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1)信号连接,以接收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1)发送的绝对位置楼层信息,并在该绝对位置楼层信息与编码器产生的绝对楼层信息冲突时替换编码器产生的绝对楼层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绝对位置实时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梯绝对位置控制模块(1)进一步包括:绝对位置计算模块(4),与绝对位置信息传输电路(5)信号连接,以将磁尺测量模块(3)获得的井道刻度信息转换成电梯实际的绝对位置楼层信息;绝对位置信息传输电路(5),其分别与绝对位置计算模块(4)、磁尺测量模块(3)和电梯逻辑控制模块(2)信号连接,以将磁尺测量模块(3)和绝对位置计算模块(4)获得的绝对位置楼层信息经绝对位置信息传输电路(5)传递给电梯逻辑控制模块(2);门区控制输出电路(6),其分别与绝对位置计算模块(4)和电梯逻辑控制模块(2)信号连接,以接收绝对位置计算模块(4)模拟产生的平层开关信号并根据该信号产生输出给电梯逻辑控制模块(2)的上下门区信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绝对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对位置信息传输电路(5)具体的电路结构为:第三电感的1号引脚、2号引脚与磁尺测量模块(3)连接,第三电感的4号引脚、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二极管阴极、第一电阻一端与第一CAN通讯芯片的7号引脚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后接地,第三电感的3号引脚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二电容一端、第二电阻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后接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CAN总线收发器芯片U1的第8引脚连接,第一CAN总线收发器芯片的第1引脚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一光耦的5号引脚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后再与电源连接,第一光耦的4号引脚接地,第一光耦的3号引脚连接双缓冲器的第六引脚,双缓冲器的第1引脚连接第九电阻一端,第四电感的1号引脚、2号引脚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秋姜铎关凌宇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蓝光新一代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