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丽娜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509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该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调节训练组件和蹲座训练组件。根据患者的下肢宽度,通过滑动控制脚撑台之间的距离后锁死,患者脚部通过绑带固定在脚撑台上,根据患者的下肢高度,通过调节电机控制动力座和支力座的距离,间接调节患者的座架的高度,预留患者下肢的弯曲训练空间。当需要进行下肢恢复训练时,通过调节电机控制动力座和支力座的距离往复张开收拢,患者根据张开收拢频率,下肢进行有规律的曲张收缩训练,患者的上半身始终处于支撑坐立状态,减少了患者下半身的支撑受力过度造成的摔倒碰伤,减少了肌肉关节的拉伤劳损,提高了下肢康复恢复训练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

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对于重症肌无力下肢无力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缓解,平时可以适当的锻炼,根据自身的病症情况,障碍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平时也可以呃多补充营养,补充维生素,补充高蛋白。
[0003]然而,肌无力患者需要根据自身下肢强度进行训练量调整,训练过量会导致下肢的支撑受力过度造成的摔倒碰伤,或者肌肉关节的拉伤劳损,影响下肢康复恢复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通过往复上下运动对患者往复蹲座进行训练,通过座椅结构对患者上半身进行支撑限位。
[0005]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调节训练组件和蹲座训练组件。
[0007]所述调节训练组件包括调节导轨、脚撑台、下剪力杆、动力座、支力座、调节螺杆和调节电机,所述脚撑台滑动于所述调节导轨表面,所述下剪力杆下端对称转动连接于所述脚撑台上,所述动力座转动连接于其中一组所述下剪力杆上端之间,所述支力座转动连接于另一组所述下剪力杆上端之间,所述调节螺杆一端贯穿于所述动力座内,所述调节螺杆另一端传动贯穿于所述支力座内,所述调节电机机身设置于所述动力座上,所述调节电机输出端传动于所述调节螺杆一端,所述蹲座训练组件包括上剪力杆、插台、座架和背架,所述上剪力杆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剪力杆上端,所述插台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剪力杆上端,所述座架一端插接于所述插台内,所述背架设置于所述座架另一端。
[000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导轨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调节液压缸,所述调节液压缸活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脚撑台底部。
[0009]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脚撑台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下剪力杆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
[0010]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力座上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调节螺杆表面套接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接近开关朝向所述调节螺母。
[0011]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脚撑台上设置有脚垫,所述脚垫上设置有弹力带。
[001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插台底部设置有顶撑座,所述顶撑座转动连接于
所述上剪力杆上端。
[0013]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座架下端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插台内。
[0014]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插台上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贯穿于所述插杆内。
[0015]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架上设置有背杆,所述背杆固定于所述插杆上。
[0016]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座架和所述背架之间设置有扶手板。
[001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使用时,下肢肌无力患者通过搀扶坐在座架上,背靠背架,座架和背架共同支撑患者上半身。根据患者的下肢宽度,通过滑动控制脚撑台之间的距离后锁死,患者脚部通过绑带固定在脚撑台上,根据患者的下肢高度,通过调节电机控制动力座和支力座的距离,间接调节患者的座架的高度,预留患者下肢的弯曲训练空间。当需要进行下肢恢复训练时,通过调节电机控制动力座和支力座的距离往复张开收拢,患者根据张开收拢频率,下肢进行有规律的曲张收缩训练,患者的上半身始终处于支撑坐立状态,减少了患者下半身的支撑受力过度造成的摔倒碰伤,减少了肌肉关节的拉伤劳损,提高了下肢康复恢复训练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调节训练组件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调节训练组件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蹲座训练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0

调节训练组件;110

调节导轨;111

安装板;112

调节液压缸;120

脚撑台;121

支撑座;122

脚垫;123

弹力带;130

下剪力杆;140

动力座;150

支力座;151

接近开关;160

调节螺杆;161

调节螺母;170

调节电机;300

蹲座训练组件;310

上剪力杆;320

插台;321

顶撑座;322

插销;330

座架;331

插杆;332

扶手板;340

背架;341

背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0025]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
[0027]如图1

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调节训练组件100和蹲座训练组件300。蹲座训练组件300安装在调节训练组件100上,调节训练组
件100对患者上下往复蹲座进行训练,蹲座训练组件300对患者上半身进行支撑限位。
[0028]如图2

图4所示,肌无力患者需要根据自身下肢强度进行训练量调整,训练过量会导致下肢的支撑受力过度造成的摔倒碰伤,或者肌肉关节的拉伤劳损,影响下肢康复恢复训练的效果。
[0029]调节训练组件100包括调节导轨110、脚撑台120、下剪力杆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训练组件(100),所述调节训练组件(100)包括调节导轨(110)、脚撑台(120)、下剪力杆(130)、动力座(140)、支力座(150)、调节螺杆(160)和调节电机(170),所述脚撑台(120)滑动于所述调节导轨(110)表面,所述下剪力杆(130)下端对称转动连接于所述脚撑台(120)上,所述动力座(140)转动连接于其中一组所述下剪力杆(130)上端之间,所述支力座(150)转动连接于另一组所述下剪力杆(130)上端之间,所述调节螺杆(160)一端贯穿于所述动力座(140)内,所述调节螺杆(160)另一端传动贯穿于所述支力座(150)内,所述调节电机(170)机身设置于所述动力座(140)上,所述调节电机(170)输出端传动于所述调节螺杆(160)一端;蹲座训练组件(300),所述蹲座训练组件(300)包括上剪力杆(310)、插台(320)、座架(330)和背架(340),所述上剪力杆(310)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剪力杆(130)上端,所述插台(320)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剪力杆(310)上端,所述座架(330)一端插接于所述插台(320)内,所述背架(340)设置于所述座架(330)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导轨(110)底部设置有安装板(111),所述安装板(111)上设置有调节液压缸(112),所述调节液压缸(112)活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脚撑台(120)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殷丽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