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中学专利>正文

能使人耳感觉无噪的音频压扩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005 阅读:4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能使人耳感觉无噪的音频压扩电路,它由预压缩器1和扩展器2组成。预压缩器和扩展器都设置在同一音频接收器之中,预压器的输出端接扩展器的输入端,预压缩器的输入端还接有由R↓[1]和W↓[1]组成的门限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路可以用在任何音频信号接收机上,解决了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无噪收听的一大难题,实现了无噪收听。本电路可使原信号的信噪比提高2倍,而且原有信号的各项指标不变,电路成本低,具有实用性和普及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使人耳感觉无噪的音频压扩电路属于音频降噪
现有音频降噪技术虽然名目繁多,但可规纳为两种,即单端法和压扩法。单端法虽然使用简单,但会使原信号失真,尤其是频带高端,而且降噪效果不大,对300-3000HZ的话音频带无实用性。压扩法降噪虽然比单端法大,但在发射机处要子先对信号进行压缩处理,使得电路成本大大提高,而且在有些领域作用甚微(如短波通信),降噪效果也不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路成本很低,对任何音频接收放大终端机都适用的电路,应用这种电路收听音频信号时人耳感觉不出噪声。本专利技术利用人体心理声学的掩蔽原理即信号和噪声同时作用于人耳时,较强的一个对另一个有掩蔽作用,强弱之比越大,掩蔽作用越强,实验证明当信噪比达到20dB时便可基本掩蔽,人耳就难以觉察到噪音的存在。但在音频信号消失或在词尾、音节等处,只有噪音低于一60dB时人耳才感觉不到噪音。另外听觉是有隋性的,称为剩余掩蔽现象,即信号消失过一段时间后人耳才能恢复听觉。信号越强这段时间也越长。为此只要原有信号的信噪比大于20dB,在电路上再实现信号消失后噪音低于-60dB,人耳就可以感觉不到噪声的存在了。但为使信号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能使人耳感觉无噪的音频压扩电路,它由予压缩器1和扩展器2组成,其特征在于予压缩器1和扩展器2都设置在同一音频接收机之中,予压缩器的输出端接扩展器的输入端,予压缩器的输入端还接有由R↓[1]和W↓[1]组成的门限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能使人耳感觉无噪的弹簧门电路,它由予压缩器(1)和扩展器(2)组成,其特征在于予压缩器(1)和扩展器(2)都设置在同一音频接收机之中,予压缩器的输出端接扩展器的输入端,予压缩器的输入端还接有由R1和W1组成的门限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使人耳感觉无噪的弹簧门电路,其特征在于动态门R1的阻值在470KΩ-1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中学
申请(专利权)人:盛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