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87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曳引机座(3),无论偏导轮(83)的移动是否被限制都能够使曳引机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曳引机座(3)具备下部底座(4)以及上部底座(5)。下部底座(4)在下部固定有偏导轮(83)。上部底座(5)支承于下部底座(4),在上部固定有曳引机,上部底座(5)以使曳引机与偏导轮(83)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的方式移动。移动。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曳引机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承电梯的曳引机的曳引机座。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曳引机的部件更换时,需要确保必要的作业空间。因此,在因相邻号机、机房壁而难以确保作业空间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壁的撤除、曳引机的拆卸,并使其移动至能够作业的场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下部具备具有辊的支承部并支承曳引机的曳引机座。根据该曳引机座,通过使用辊使机座上的曳引机座移动,能够使曳引机移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452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曳引机座固定有偏导轮的情况下,除了曳引机座支承的曳引机之外,偏导轮也会移动。因此,存在由于偏导轮的移动被限制而限制了曳引机的移动的情况。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偏导轮的移动是否被限制都能够使曳引机移动的曳引机座。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曳引机座具备:下部底座,其将偏导轮以向下部侧突出的方式固定;以及上部底座,其支承于下部底座,在上部侧固定有曳引机,该上部底座以使曳引机与偏导轮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的方式移动。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无论偏导轮的移动是否被限制都能够使曳引机移动的曳引机座。
附图说明r/>[0013]图1是设置有实施方式1中的曳引机座的机房的主视图。
[0014]图2是设置有实施方式1中的曳引机座的机房的包含机座的剖切面的侧视图。
[0015]图3是设置有实施方式1中的曳引机座的机房的包含与绳轮的轴垂直的截面的主视图。
[0016]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下部底座的俯视图。
[0017]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上部底座的仰视图。
[0018]图6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的下部槽中滚动的滚动体的图。
[0019]图7是设置有夹着实施方式1中的滚动体的曳引机座的机房的主视图。
[0020]图8是实施方式2中的下部底座的俯视图。
[0021]图9是实施方式2中的上部底座的仰视图。
[0022]标号说明
[0023]10:地板;21:悬浮座;22:机座;23:加强部件;24:机械梁;3:曳引机座;4:下部底座;41:防振橡胶;42、42a:下部槽;43:孔;44:液压千斤顶;44a:槽;45:滚动停止部;5:上部底座;52、52a:上部槽;53:孔;6:曳引机;61:轴承座;62:绳轮;63:驱动部;7:绳索;81:安装梁;82:安装部件;83:偏导轮;9:滚动体;100:曳引机单元;200:机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方式1.
[0025]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曳引机座3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各附图中的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0026]首先,使用图1,对设定有曳引机座3的机房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机房整体的整体图。在机房的地板10设置有机房装置200,在后面说明的绳轮62挂有绳索7。机房装置200具备悬浮座21、机座22以及曳引机单元100。作为钢材的悬浮座21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机房的地板10,在悬浮座21之上焊接固定有同样作为钢材的机座22。
[0027]曳引机单元100具备曳引机座3、曳引机6、安装梁81、安装部件82以及偏导轮83。曳引机座3通过用螺栓等将后面说明的防振橡胶41固定于机座22,而被设置在机座22之上。而且,曳引机6固定于曳引机座3的上部,具备轴承座61、绳轮62以及驱动部63。驱动部63具备马达和制动器,对绳轮62的轴进行旋转以及制动。在绳轮62上挂有与轿厢和对重相连的绳索7。另一方面,在曳引机座3的下部固定有用于安装图1中未图示的偏导轮83的安装梁81。
[0028]曳引机座3具备:下部底座4,其将偏导轮83以向下部侧突出的方式固定;以及上部底座5,其支承于下部底座4,在上部侧固定有曳引机6。上部底座5与下部底座4独立地设置,因此在需要使曳引机6移动的情况下,能够不使下部底座4移动而仅使支承曳引机6的上部底座5移动。另外,在不需要使曳引机6移动时,上部底座5通过螺栓等固定于下部底座4。
[0029]使用图2和图3,对机房装置200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图1中通过剖切线A

A示出的包含机座22的剖切面的剖视图。
[0030]如图2所示,在地板10开设有供挂于绳轮62的绳索7穿过的孔。而且,作为在纸面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钢材的悬浮座21被固定于地板10。固定于悬浮座21的机座22具备机械梁24和加强部件23。机械梁24是在纸面的进深方向上延伸的钢材,隔着地板10的孔而在纸面的左右各一根地固定于悬浮座21。加强部件23是将2根机械梁24桥接的钢材,防止机械梁24因曳引机6的重量而变形。
[0031]固定于机座22的上部的曳引机座3的下部底座4通过将下部具备的防振部件即防振橡胶41固定于机械梁24,而被固定于机座22。而且,在下部底座4的下部固定有偏导轮83。具体而言,作为槽形的钢材的安装梁81以在纸面的进深方向上延伸的方式焊接固定于下部底座4的下部。该安装梁81在机械梁24之间隔着地板10的孔在纸面的左右各安装有一根。而且,在安装梁81安装有安装部件82,该安装部件82开设有供偏导轮83的轴穿过的孔,在两根安装梁81之间安装有偏导轮83。
[0032]图3是图2中通过剖切线B

B示出的包含与绳轮62的轴垂直的剖切面的剖视图。如
图3所示,安装梁81以从曳引机座3伸出的方式安装。而且,隔着安装梁81以及偏导轮83,在图3的纸面的左右具有安装于机械梁24的加强部件23。
[0033]接着,分别使用图4及图5,对曳引机座3的下部底座4及上部底座5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在图3中通过剖切线C

C示出的下部底座4的俯视图。图4的纸面的下侧是图3的纸面的近前侧。图5是图3中通过剖切线D

D示出的上部底座5的仰视图。图5的纸面的下侧是图3的纸面的里侧。
[0034]图4中的虚线表示下部底座4的下表面所具备的防振橡胶41。孔43与设置于地板10的孔连通,供绳索7穿过。此外,图的右侧的切口是为了不与挂于偏导轮83的绳索7碰到而设置的。
[0035]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底座4在与上部底座5对置的对置面即上表面,以包围孔43的方式具备4个圆弧状的下部槽42。该下部槽42是对上部底座5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即供后面说明的滚动体9滚动的槽。而且,下部底座4在作为对置面的上表面具备作为抬起上部底座5的抬起装置的液压千斤顶44。此外,下部底座4具备供图4中粗线所示的液压千斤顶44的杆穿过的槽44a。
[0036]图5所示的上部底座5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曳引机座,其具备:下部底座,其将偏导轮以向下部侧突出的方式固定;以及上部底座,其支承于所述下部底座,在上部侧固定有曳引机,该上部底座以使所述曳引机与所述偏导轮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的方式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底座和所述上部底座中的至少一方在与另一方对置的对置面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对所述上部底座的移动进行引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曳引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为槽,所述下部底座及所述上部底座双方具有所述引导部,所述下部底座及所述上部底座所具有的所述引导部位于至少一部分彼此对置的位置,所述引导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使沿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品川知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