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尤指一种可供正反向插入的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USB Type
‑
C连接器插座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上下排导电端子及位于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金属卡扣件。为固定上下排导电端子及金属卡扣件,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多次成型和装配方式。然,由于需要多次成型以形成绝缘本体,这使得绝缘本体的结构复杂,导致生产效率低并增加了制造产品的成本。
[0003]是以,有必要对现有电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该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生产制造的电连接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在上下方向上设置的具有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的上下端子组、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之间且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横向方向间隔排布的一对金属卡扣件、射出成型于上下端子组与一对所述金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在上下方向上设置的具有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的上下端子组、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之间且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横向方向间隔排布的一对金属卡扣件、射出成型于上下端子组与一对所述金属卡扣件外的绝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包括位于横向两侧的一对第一接地端子及位于一对第一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包括在横向方向上位于一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端子横向错位的第二端子,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半成品中,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均连接于一第一料带,一对所述金属卡扣件在横向方向上的外侧通过一第二料带彼此相连,所述第二料带在上下方向上堆叠抵靠于所述第一料带的一侧以使一对所述金属卡扣件在上下方向上分别对应于一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同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自所述基座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一对所述金属卡扣件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主体部及位于所述主体部前端的暴露于所述舌板的相对侧面的锁扣部,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均包括接触部、固持于基座的固持部及延伸出基座的焊接部,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分别暴露于所述舌板相对的第一对接表面与第二对接表面,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呈一排排布且共同连接于所述第一料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位于一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的一对第一电源端子及位于一对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之间的第一配置通道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为第二配置通道端子,所述第一对接表面与所述第二对接表面在横向方向上分别具有十二个端子位置,所述第一对接表面与所述第二对接表面的端子位置呈左右相反配置,一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分别位于第一对接表面的第一端子位置与第十二端子位置,一对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分别位于第一对接表面的的第四端子位置与第九端子位置,所述第一配置通道端子位于第一对接表面的第五端子位置,所述第二配置通道端子位于第二对接表面的第五端子位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带包括连接于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的第一部分及自所述第一部分的横向两侧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对第二部分,一对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共面且位于一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横向外侧,所述第二料带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堆叠抵靠的第三部分、自所述第三部分的横向两侧向前延伸形成的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二部分堆叠抵靠的一对第四部分及自每一所述第四部分向上弯折形成的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后端外侧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张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