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448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捕捞组件、检测组件,投喂组件和控制组件,捕捞组件包括升降架,升降架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升降架包括底座和配重块,底座上端设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上均连接有导向杆,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杆连接的移动板,移动板上设有与升降驱动件连接的四个升降杆,升降杆下端连接的观测平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辅助撑杆,辅助撑杆与辅助驱动件连接,所述投喂组件安装在移动板的下侧,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控制芯片和控制按钮,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投喂组件下方的相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观测平台升降时更加稳定易于对养殖虾进行检测,且能够为虾供氧提高生存环境。高生存环境。高生存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虾类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南美白对虾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水产之一,成虾多生活在离岸较近的沿岸水浴,幼虾则喜欢在饵料丰富的河口区觅食生长,其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人工养殖量也逐渐增长。
[0003]红体病是由桃拉病毒或者其他细菌引起的常见虾病。其中,桃拉综合症是由桃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对虾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正常健康南美白对虾体色透亮、体表光滑、色素斑点大小均匀一致,而患有红体病的虾体色素扩散,体表发红,尤其在尾扇、尾节和腹肢更加明显目前。
[0004]公开号为CN1116501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病虾红体病检测装置,包括升降活动的观测平台;带动所述观测平台升降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图像获取的相机;所述观测平台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边框,边框内为网状结构。此装置通过在观察平台上放置饵料对虾进行投喂,从而将虾集中在观察平台上,再通过驱动机构将观测平台拉出水面,通过相机拍摄识别出颜色发红的病虾,从而便于及时判断及时判断虾体是否患病,能有效阻止疾病扩散。然而此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滑轮拉锁的方式对观察平台进行升降,使得观察平台在升降时容易晃动,导致观测平台上的虾容易掉落影响观测效果,并且在遇到大风天气时观测平台晃动尤为剧烈不易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具有观测平台升降时更加稳定易于对养殖虾进行检测的功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包括捕捞组件、检测组件,投喂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捕捞组件包括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所述升降架包括底座,底座上放置有配重块,所述底座上端固定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上均连接有导向杆,两个导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两个导向杆连接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四个升降杆,升降杆与移动板内侧的升降驱动件连接,所述升降杆下端连接的观测平台,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穿设在第二连杆上的辅助撑杆,所述辅助撑杆与辅助驱动件连接,所述辅助驱动件可驱动辅助撑杆上下运动,所述投喂组件安装在移动板的下侧,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芯片和控制按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投喂组件下方的相机,所述相机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通过升降升降杆来实现对观测平台的升降,升降杆不易变形,使得观察平台在升降过程中不易倾斜,便于将虾从养殖池内捞起,再通过相机拍照进行检测,并且通过调节辅助撑杆与池底接触,使得辅助撑杆对导向杆进一步支撑,
使得导向杆不易变形,从而使得观测平台在升降时更加稳定,不易晃动,使得虾不易从观测平台上掉落,便于打捞出更多的虾进行检测。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与安装腔中部转动连接的中心齿轮,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电机轴与中心齿轮连接,所述中心齿轮的周向啮合有四个升降齿轮,升降齿轮均与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杆与升降齿轮螺纹连接,所述升降电机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中心齿轮转动,然后通过传动齿轮带动升降齿轮转动即可实现四个升降杆同步升降,使得观测平台升降平稳不易发生倾斜,便于打捞更多虾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设有放置槽,所述辅助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放置槽内的辅助电机,所述辅助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与调节齿轮啮合的辅助齿轮,所述辅助撑杆穿过导向杆与调节齿轮螺纹连接,所述辅助电机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芯片能够对辅助电机进行控制,辅助电机能够带动辅助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调节齿轮转动,实现对辅助撑杆的升降。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转动连接有导向螺杆,导向杆的左侧固定有导向电机,导向电机与导向螺杆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上端设有导向块,导向块滑设在导向槽内且与导向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导向电机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芯片能够对导向电机进行控制,当需要对观测平台进行清理或取出观测平台上的病虾时,可通过导向电机带动导向螺杆转动,实现移动板向底座滑动,从而便于人们在养殖池的边上接触观测平台,便于人们清理观测平台或取出观测平台上的病虾。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导向杆与转动轴连接,所述转轴的周向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本装置时,定位螺栓与第一定位槽配合,使得人们能够将导向杆伸向养殖池,便于升降观测平台来打捞虾,便于检测;在需要运输本装置时,可转动导向杆并使得定位螺栓与第一定位槽配合,同时拆除辅助撑杆和升降杆,如此升降架的长度减小,便于人们存放和运输。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的周向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与第一定位槽位置对应,第二卡槽与第二定位槽位置对应,第一连杆正下方的底座上设有下卡槽,第一连杆和底座之间设有紧固杆,紧固杆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调节套,紧固杆上端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间隙配合,所述调节套与下卡槽间隙配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螺栓与第一定位槽配合时,上侧卡接杆上端可与第一卡槽配合,当定位螺栓与第二定位槽配合时,上侧卡接杆上端可与第二卡槽配合,而下侧卡接杆与下卡槽配合,从而通过紧固杆和调节套对第一连杆的中部进行支撑,使得第一支撑杆不易变形,提高了升降架的强度。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投喂组件包括固定在移动板下端中部的储料筒,出料筒上端一侧连接有进料管,在底座上安装有存料筒和输送泵,进料管与输送泵连接,输
送泵通过输送管与存料筒连接,所述储料筒内设有隔板,隔板上端中部固定有放料电机,放料电机的下端穿过隔板并固定有放料板,放料板的下端固定有存放套,存放套的上端与放料板上端连通,放料电机上方固定有引导板,引导板下端远离放料电机的一侧设有放料口,在出料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放料口周向方向夹角180度,放料口和出料口均大于存放套。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观测平台投放饲料时,可依据所需饲料的量来确定放料电机的旋转圈数,放料电机每次旋转180度,间隔15秒,如此当出料套转动至放料口时,饲料能够进入到放料口中,当转动出料套使其与出料口对应时,饲料能够通过出料口排出,落至观测平台上,间隔时间可根据存放套的大小进行设置,确保出料套与放料口对应时,隔板上侧的饲料能够填满存放套,出料套与出料口对应时,存放套内的饲料能够完全排出,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包括捕捞组件(1)、检测组件(4),投喂组件(2)和控制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组件(1)包括升降架(11),所述升降架(11)上连接有升降机构(12)和辅助支撑机构(13),所述升降架(11)包括底座(111),底座(111)上放置有配重块(1111),所述底座(111)上端固定有两个支撑杆(112),两个支撑杆(112)上均连接有导向杆(114),两个导向杆(11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115)和第二连杆(116)连接,所述升降机构(12)包括与两个导向杆(114)连接的移动板(121),所述移动板(121)上设有四个升降杆(126),升降杆(126)与移动板(121)内侧的升降驱动件连接,所述升降杆(126)下端连接的观测平台(127),所述辅助支撑机构(13)包括穿设在第二连杆(116)上的辅助撑杆(132),所述辅助撑杆(132)与辅助驱动件连接,所述辅助驱动件可驱动辅助撑杆(132)上下运动,所述投喂组件(2)安装在移动板(121)的下侧,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固定在底座(111)上的控制箱(31),所述控制箱(31)内设有控制芯片(32)和控制按钮,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安装在投喂组件(2)下方的相机(41),所述相机(41)与控制芯片(3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21)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与安装腔中部转动连接的中心齿轮(123),所述移动板(121)的上端安装有升降电机(124),升降电机(124)的电机轴与中心齿轮(123)连接,所述中心齿轮(123)的周向啮合有四个升降齿轮(125),升降齿轮(125)均与移动板(121)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杆(126)与升降齿轮(125)螺纹连接,所述升降电机(124)与控制芯片(32)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116)的下端设有放置槽,所述辅助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放置槽内的辅助电机(134),所述辅助电机(134)的电机轴上固定有与调节齿轮(131)啮合的辅助齿轮(135),所述辅助撑杆(132)穿过导向杆(114)与调节齿轮(131)螺纹连接,所述辅助电机(134)与控制芯片(32)电连接,所述辅助撑杆(132)下端固定有支撑板(13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14)的下端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转动连接有导向螺杆(1141),导向杆(114)的左侧固定有导向电机(1142),导向电机(1142)与导向螺杆(1141)连接,所述移动板(121)的上端设有导向块(122),导向块(122)滑设在导向槽内且与导向螺杆(1141)螺纹连接,所述导向电机(1142)与控制芯片(32)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2)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13),所述导向杆(114)与转动轴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权於俊琦陈琛马建忠张立宁邵鑫斌聂鹏程闫茂仓陈劲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