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21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减轻了会成为故障的原因的驱动机构自身的振动的织机。一种织机,具备分别设置支撑经纱轴的经轴支架且支撑打纬装置的一对侧框架以及旋转驱动包括经轴齿轮的上述经纱轴的驱动机构,其中,各上述侧框架由支撑上述打纬装置的主体框架以及固定于上述主体框架且支撑上述经轴支架的送出框架构成,上述驱动机构安装于上述主体框架。体框架。体框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织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织机,该织机具备分别设置支撑经纱轴的经轴支架且支撑打纬装置的一对侧框架以及旋转驱动包括经轴齿轮的上述经纱轴的驱动机构,各上述侧框架由支撑上述打纬装置的主体框架以及固定于上述主体框架且支撑上述经轴支架的送出框架构成。

技术介绍

[0002]在一般的织机中,框架以利用多个梁部件连结一对侧框架的形式构成。并且,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各侧框架由支撑打纬装置、织布经轴的主体部分亦即主体框架和支撑经纱轴的送出框架构成,送出框架以相对于主体框架固定(连结)的形式设置。并且,在各送出框架安装有用于支撑经纱轴的经轴支架。而且,经纱轴经由该一对经轴支架由送出框架支撑,从而成为相对于侧框架被支撑的状态。
[0003]并且,织机具备用于旋转驱动经纱轴的驱动机构。再有,经纱轴包括与该驱动机构连结的经轴齿轮。而且,在织机中,由该驱动机构在织造中旋转驱动经纱轴。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2044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如上所述地,侧框架由主体框架和送出框架构成的织机中,该主体框架是如上所述地支撑打纬装置、织布经轴的部分,且是还搭载开口装置的部分,成为侧框架中的主体部分。因此,在一般的织机的侧框架中,送出框架成为比主体框架小的构造体。在此基础上,在织机中,一般用于使经纱轴旋转的驱动机构设于支撑该经纱轴的送出框架。
[0009]此外,在织机中,侧框架因伴随打纬动作产生的振动(所谓打纬振动)而在织造中剧烈地振动。并且,在织机中,在织造中产生因经纱轴受到经纱的张力变动带来的影响而进行振动的所谓经轴振动,侧框架也受到该经轴振动带来的影响。
[0010]这样,侧框架在织造中整体振动。而且,在该侧框架中,如上所述,送出框架成为比主体框架小的构造体。因此,在织造中,送出框架成为比主体框架更剧烈地振动的状态。此外,驱动机构一般以如上所述地安装于送出框架的形式设置。因此,作为如上所述地送出框架剧烈地振动的结果,驱动机构自身在织造中也剧烈地振动。
[0011]并且,在驱动机构的内部,存在多个齿轮部件的啮合部分,在驱动机构与经纱轴之间也存在安装于驱动机构中的驱动传递轴的齿轮部件与经纱轴中的经轴齿轮的啮合。而且,驱动机构自身如上所述剧烈地振动,从而在上述部件的啮合部分,齿轮部件彼此的磨损被促进,或者齿轮部件破损等,从而产生了驱动机构发生故障这样的问题。
[0012]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减轻了会成为故障的原因
的驱动机构自身的振动的织机。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4]本技术以如下的织机为前提,该织机具备分别设置支撑经纱轴的经轴支架且支撑打纬装置的一对侧框架以及旋转驱动包括经轴齿轮的上述经纱轴的驱动机构,其中,各上述侧框架由支撑上述打纬装置的主体框架以及固定于上述主体框架且支撑上述经轴支架的送出框架构成。
[0015]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作为其前提的织机中,上述驱动机构安装于上述主体框架。
[0016]并且,在这样的本技术的织机中,也可以为,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经由齿轮部件与上述经轴齿轮连结的驱动传递轴,并且在以在形成于上述主体框架的贯通孔插通上述驱动传递轴的形式安装于上述主体框架的情况下,上述贯通孔形成为长孔。
[0017]具体地,本技术的方案分别如下。
[0018]方案一是一种织机,具备分别设置支撑经纱轴的经轴支架且支撑打纬装置的一对侧框架以及旋转驱动包括经轴齿轮的上述经纱轴的驱动机构,其中,各上述侧框架由支撑上述打纬装置的主体框架以及固定于上述主体框架且支撑上述经轴支架的送出框架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安装于上述主体框架。
[0019]方案二是在方案一基础上的织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经由齿轮部件与上述经轴齿轮连结的驱动传递轴,并且以在形成于上述主体框架的贯通孔插通上述驱动传递轴的形式安装于上述主体框架,上述贯通孔形成为长孔。
[0020]技术的效果如下。
[0021]在一般的织机中,侧框架构成为,与送出框架相比,主体框架是充分大的构造体。因此,关于在织造中产生的振动,主体框架的振动也比送出框架的振动充分小。于是,在本技术中,驱动机构安装于这样的主体框架。因此,根据这样的本申请技术,织造中的驱动机构自身的振动与该驱动机构安装于送出框架的情况相比变得充分小。由此,能够减少因驱动机构自身剧烈地振动而引起的驱动机构等的故障的产生。
[0022]并且,在一般的织机中,驱动机构包括由驱动马达等驱动源而被旋转驱动的驱动传递轴。而且,与上述的经轴齿轮啮合的齿轮部件安装于该驱动传递轴。并且,驱动机构一般以安装于侧框架的侧壁中的朝向外侧的壁面的形式设置。因此,在侧框架形成用于使驱动机构中的驱动传递轴插通的贯通孔,驱动机构以使驱动传递轴插通到该贯通孔且使上述齿轮部件从侧框架的侧壁突出的形式设置。
[0023]此外,在织机中使用的经纱轴的轴线方向的尺寸与织幅对应,但凸缘的大小(凸缘直径)根据生产状况等由该织机的使用者适当地选择。并且,在该经纱轴中,经轴齿轮的直径一般与凸缘直径对应。在此基础上,驱动机构相对于侧框架的安装位置设定为,上述齿轮部件在适当的位置与经轴齿轮啮合。因此,如上所述,该安装位置按照凸缘直径(经轴齿轮的直径)不同的每个经纱轴设定在不同的位置。
[0024]而且,由于在侧框架中的上述安装位置形成如上所述地使驱动传递轴插通的贯通孔,所以该贯通孔形成在与所选择的经纱轴对应的位置。换言之,在所选择的经纱轴的凸缘直径不同的情况下,在侧框架中,形成该贯通孔的位置不同。因此,在制造织机(侧框架)时,需要使该侧框架为在与所选择的经纱轴的凸缘直径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该贯通孔的结构。并
且,在侧框架的制造中使用金属模具。因此,需要准备数量为设想的经纱轴的种类数的、该贯通孔的位置根据该设想选择的凸缘直径而不同的金属模具。而且,像这样按照所选择的每一个经纱轴分别制造侧框架、准备多种金属模具,会对织机(侧框架)的制造成本造成影响。
[0025]与此相对,通过将侧框架的使驱动传递轴插通的贯通孔形成为长孔,能够在该长孔的范围内任意地设定使驱动传递轴插通的位置。即,不使作为长孔的贯通孔自身的位置不同便能够任意地设定驱动机构的安装位置,能够使驱动机构的安装位置为与所选择的经纱轴对应的位置。因此,根据像这样形成有贯通孔的侧框架,能够应对凸缘直径不同的多种经纱轴,准备的金属模具较少即可。而且,其结果,能够降低织机(侧框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应用本技术的织机的侧视图。
[0027]图2是应用本技术的织机的俯视图。
[0028]图3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29]图4是图2的主要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机,具备分别设置支撑经纱轴的经轴支架且支撑打纬装置的一对侧框架以及旋转驱动包括经轴齿轮的上述经纱轴的驱动机构,其中,各上述侧框架由支撑上述打纬装置的主体框架以及固定于上述主体框架且支撑上述经轴支架的送出框架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名木启一山岸大吾田村公一山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