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苗专利>正文

一种浮藻粉碎沉降工作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15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藻粉碎沉降工作船,有效的解决了浮藻清理装置粉碎后的藻类沉降效果差,沉降速度慢,对水域内生物影响大,通用性差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除藻船,除藻船头部设有喂入装置,除藻船底部设有后处理装置,喂入装置与后处理装置之间连接有输送装置;后处理装置上连接有底泥抽取管,底泥和浮藻在后处理装置混合并粉碎,后处理装置底部安装有排料管,排料管的下端伸至水体底部,排料管上设有第二污泥泵;本发明专利技术粉碎浮藻更为充分,对水体环境内的生物没有影响,提高了浮藻的沉降效果和速度,且不受水深限制,通用性很好。通用性很好。通用性很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藻粉碎沉降工作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浮藻粉碎沉降工作船。

技术介绍

[0002]水华是指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蔓延,侵占过多水体资源的现象;水藻在水面上大量繁殖聚集,会造成遮挡阳光,降低水体的溶氧量,腐烂的藻类又会导致水体恶化等等危害;特别对于水库、河道、水渠、湖泊等水利工程的非自然水体,水藻的大量繁殖会影响其航行、养殖、调节生态等功能,需要对大量繁殖的水面藻类进行及时的清理;目前的清理一般用粉碎的方式将浮藻打碎,但是打碎后的浮藻会漂浮在水面上长时间无法沉降直至腐烂,依然未完全消除其危害;2015年3月刊登于《苏州科技学院报》第28卷第1期的《底泥扰动对藻类去除效果影响的研究》一文中,提到可以搅动水中底泥吸附水藻,使其沉降的思路,申请号CN201910767151.2的专利技术专利根据此思路设计了一种水利清藻装置,这种方式虽然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相应的弊端;其一,底泥上翻使水体整体变浑浊,对水体环境内的生物具有较大影响;其二,水体表层底泥含量最低,且靠自然吸附与藻类结合,吸附沉降效果较差;其三,对于较深的水体,搅动底泥使其翻涌至水面非常困难,随着水体深度的增大,该方式实施难度增大直至无法实现,因此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目前的浮藻清理装置粉碎后的藻类沉降效果差,沉降速度慢,对水域内生物影响大,通用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藻粉碎沉降工作船。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除藻船,除藻船头部设有喂入装置,除藻船底部设有后处理装置,喂入装置与后处理装置之间连接有输送装置;后处理装置包括一个竖向的圆筒,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圆筒上部连通,圆筒的上部连接有底泥抽取管,底泥抽取管的另一端垂至水体底部的淤泥层,底泥抽取管上安装有第一污泥泵;圆筒的轴线处安装有一个竖轴,竖轴的下部固定有一个与圆筒同轴的柱状的转子,转子外壁与圆筒内壁之间有缝隙,转子外壁与圆筒内壁上均贴装有研磨片,竖轴上安装有位于转子上方的第一绞龙叶片,第一绞龙叶片位于输送装置和底泥抽取管的下方,竖轴上端设有驱动装置;圆筒上部连接有一个泵气管,泵气管上端伸出水面外,且泵气管上安装有气泵;圆筒的底部安装有排料管,排料管的下端伸至水体底部,排料管上设有第二污泥泵。
[0005]所述的圆筒与排料管之间连接有一段支管,支管的上端与圆筒连通且位于转子上方,支管的下端与排料管连通且位于第二污泥泵上方,支管的上端口处安装有滤网。
[0006]所述的喂入装置包括一个前侧开口的横向安装与船头的柱状的壳体,壳体内装有一个拨料轮,拨料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拨料轮为一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笼状结构,拨料轮的每个棱边上均沿长度方向固定有若干第一拨齿,拨料轮转动可将水面的浮藻拨入壳体内,壳体底部与输送装置连接。
[0007]所述的壳体底部沿轴向安装有一个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对称安装有两段第二绞
龙叶片,两段第二绞龙叶片的旋向相反,输送装置的进料口位于第一转轴的中点处。
[0008]所述的壳体内固定有一排沿轴向排布的第二拨齿,第二拨齿与拨料轮上的第一拨齿错位,第二拨齿位于第一转轴的后方。
[0009]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一个输送管,输送管内安装有一个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靠近喂入装置的半段上固定有第三绞龙叶片,第二转轴靠近圆筒的半段上固定有若干第一粉碎齿,输送管的对应段内壁上固定有若干第二粉碎齿,第一粉碎齿与第二粉碎齿相互咬合剪切。
[0010]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竖轴上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
[0011]所述的圆筒内固定有位于驱动装置下方的密封板。
[0012]所述的底泥抽取管靠近进料端的一段为可伸缩的波纹软管,底泥抽取管的进料端上方固定有一个配重块。
[0013]所述的排料管的下半段为可伸缩的波纹软管,排料管的下端固定有一个导流体,导流体为一个回转体,回转体的回转轴为竖直且与排料管同轴,回转体的顶面为尖端,底面为平面,回转体的回转母线为光滑内凹的流线型。
[0014]本专利技术粉碎浮藻更为充分,对水体环境内的生物没有影响,提高了浮藻的沉降效果和速度,且不受水深限制,通用性很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17]图3为图2中A位置的放大图。
[0018]图4为图2中B位置的放大图。
[0019]图5为图2中C位置的放大图。
[0020]图6为喂入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包括除藻船1,除藻船1头部设有喂入装置,除藻船1底部设有后处理装置,喂入装置与后处理装置之间连接有输送装置,喂入装置横置在除藻船1头部,随除藻船1的行驶收集水面浮藻,喂入装置收集水面的浮藻,然后将浮藻经输送装置输送到后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处理装置包括一个竖向的圆筒2,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圆筒2上部连通,圆筒2的上部连接有底泥抽取管3,底泥抽取管3的另一端垂至水体底部的淤泥层,底泥抽取管3上安装有第一污泥泵4,第一污泥泵4通过底泥抽取管3将水体底部的淤泥抽取到圆筒2里与输送装置输送的藻类混合;圆筒2的轴线处安装有一个竖轴5,竖轴5的下部固定有一个与圆筒2同轴的柱状的转子6,转子6外壁与圆筒2内壁之间有缝隙,转子6外壁与圆筒2内壁上均贴装有研磨片7,竖轴5上安装有位于转子6上方的第一绞龙叶片8,第一绞龙叶片8位于输送装置和底泥抽取管3的下方,竖轴5上端设有驱动装置;底壁和藻类被输送到圆筒2内后,第一绞龙叶片8转动对其进行混合,同时第一绞龙叶片8将轴线区域的物料向上提升,从而使物料翻涌,提高藻类和底泥的混合效果,与此同时,底泥和藻类的混合物会从转子6
和圆筒2的缝隙中流到圆筒2底部,在缝隙中时转子6转动会将藻类磨碎;圆筒2上部连接有一个泵气管9,泵气管9上端伸出水面外,且泵气管9上安装有气泵10,通过泵气管9可向圆筒2上部泵入空气提高圆筒2内的压强,加快混合料经缝隙向圆筒2底部流动的速度;圆筒2的底部安装有排料管11,排料管11的下端伸至水体底部,排料管11上设有第二污泥泵12,被充分粉碎且与淤泥充分混合的藻类落入到圆筒2底部然后被排料管11注入到水体底部。
[0022]所述的圆筒2与排料管11之间连接有一段支管13,支管13的上端与圆筒2连通且位于转子6上方,支管13的下端与排料管11连通且位于第二污泥泵12上方,支管13的上端口处安装有滤网14;圆筒2内不需继续粉碎的细料以及部分水可从支管13直接排到排料管11内,从而减轻转子6处的流量压力。
[0023]所述的喂入装置包括一个前侧开口的横向安装与船头的柱状的壳体15,壳体15内装有一个拨料轮16,拨料轮16连接有驱动电机,拨料轮16为一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笼状结构,拨料轮16的每个棱边上均沿长度方向固定有若干第一拨齿17,拨料轮16转动可将水面的浮藻拨入壳体15内,壳体15底部与输送装置连接;拨入壳体15内的浮藻被输送装置送至圆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藻粉碎沉降工作船,包括除藻船(1),其特征在于,除藻船(1)头部设有喂入装置,除藻船(1)底部设有后处理装置,喂入装置与后处理装置之间连接有输送装置;后处理装置包括一个竖向的圆筒(2),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圆筒(2)上部连通,圆筒(2)的上部连接有底泥抽取管(3),底泥抽取管(3)的另一端垂至水体底部的淤泥层,底泥抽取管(3)上安装有第一污泥泵(4);圆筒(2)的轴线处安装有一个竖轴(5),竖轴(5)的下部固定有一个与圆筒(2)同轴的柱状的转子(6),转子(6)外壁与圆筒(2)内壁之间有缝隙,转子(6)外壁与圆筒(2)内壁上均贴装有研磨片(7),竖轴(5)上安装有位于转子(6)上方的第一绞龙叶片(8),第一绞龙叶片(8)位于输送装置和底泥抽取管(3)的下方,竖轴(5)上端设有驱动装置;圆筒(2)上部连接有一个泵气管(9),泵气管(9)上端伸出水面外,且泵气管(9)上安装有气泵(10);圆筒(2)的底部安装有排料管(11),排料管(11)的下端伸至水体底部,排料管(11)上设有第二污泥泵(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藻粉碎沉降工作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2)与排料管(11)之间连接有一段支管(13),支管(13)的上端与圆筒(2)连通且位于转子(6)上方,支管(13)的下端与排料管(11)连通且位于第二污泥泵(12)上方,支管(13)的上端口处安装有滤网(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藻粉碎沉降工作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入装置包括一个前侧开口的横向安装与船头的柱状的壳体(15),壳体(15)内装有一个拨料轮(16),拨料轮(16)连接有驱动电机,拨料轮(16)为一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笼状结构,拨料轮(16)的每个棱边上均沿长度方向固定有若干第一拨齿(17),拨料轮(16)转动可将水面的浮藻拨入壳体(15)内,壳体(15)底部与输送装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藻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苗
申请(专利权)人:赵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