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降低茶园面源污染的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4065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茶园面源污染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化稻壳与菜籽饼混合作为基肥,于每年10~11月份茶树地上部分休眠期,在树冠滴水沿下方开20~25cm沟施入茶行中,并覆土;(2)用茶树专用有机肥作为追肥,于第二年春季、夏季茶树地上部分打破休眠前1周以富含氮、磷、钾的茶树专用有机肥作为追肥5~10cm沟施并覆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碳化稻壳与菜籽饼及茶树专用有机肥料配施,减少茶园面源N、P流失,提高茶园土壤质量安全,降低茶园面源污染。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降低茶园面源污染的施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染防控的
,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降低茶园面源污染的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环境资源紧张、农业基础薄弱、茶叶有害生物多发重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下,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化肥农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茶叶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不合理施用化肥,严重威胁着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质量安全。茶园通常建立在有一定高度的缓坡上,既满足茶树生长的环境要求,又能增强茶园的排水能力。茶园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施加氮肥磷肥以满足茶树生长所必须的肥料作为营养,而在要求排水性良好的茶园中一旦发生降雨,雨水冲刷土壤迅速形成地表径流,会将施加的肥料冲走,造成茶园土壤板结、酸化严重、养分流失和周边水土富营养化等问题。降雨是影响坡地茶园径流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立足于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因地制宜的构建减少径流产生量的方法,合理施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通过低成本、去除率高、易于操作有效降低茶园面源污染的施肥方法,成为技术专利技术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降低茶园面源污染的施肥方法,进而提高茶园土壤安全的施肥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有效降低茶园面源污染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1)将碳化稻壳与菜籽饼混合作为基肥,于每年10~11月份茶树地上部分休眠期,在树冠滴水沿下方开20~25cm沟施入茶行中,并覆土;(2)用茶树专用有机肥作为追肥,于第二年春季、夏季茶树地上部分打破休眠前1周以富含氮、磷、钾的茶树专用有机肥作为追肥5~10cm沟施并覆土。所述步骤(1)中,所述步骤(1)中,每亩施用所述碳化稻壳200kg~300kg,菜籽饼100kg~150kg,碳化稻壳与菜籽饼2:1混合。所述步骤(2)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茶树专用有机肥N∶P2O5∶K2O比例为18∶8∶12或相近氮、磷、钾比例,于第二年春季、夏季茶树地上部分打破休眠前1周按照3:1用量作为追肥5~10cm沟施并覆土,尽量避大雨天下肥,所述茶树专用有机肥给每亩提供N30kg~33kg,P2O54kg~6kg,K2O3kg~5kg。本专利技术通过碳化稻壳与菜籽饼及茶树专用有机肥料配施,减少茶园面源N、P流失,提高茶园土壤质量安全,降低茶园面源污染。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07]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鉴于适宜的化肥种类和施用量能有效降低茶园面源污染,减少茶园N、P流失。选用茶树专用有机肥进行土壤氮、磷、钾养分调整,使得氮、磷、钾配比合理,从而减少富裕N、P流失;选用菜籽饼肥替代部分化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使得土壤酸度得到调整;碳化稻壳具有良好的韧性、多孔性、密度低以及比表面积极大等性
质,对养分具有较强的吸附钝化作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阻止水土流失,从而减少N、P流失,有效地控制了茶园面源污染。因此,将碳化稻壳、菜籽饼与茶树专用有机肥合理配施是保持茶园养分、降低养分流失的有效措施。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施肥方法能将茶园化肥施用量降低25%~40%,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25.8%、32.1%、40.1%、32.3%;土壤孔隙度增加1.2%~2.4%,地表径流量降低11%~15%;茶园N、P利用率提高10%;氮污染指数下降20%,氮淋失程度控制在FIII,磷流失达到低分险(<7.3)。施肥成本减少460~800元/亩。土壤有机质和磷钾等养分失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性状改善良好,土壤生态功能得到恢复。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一种有效降低茶园面源污染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将碳化稻壳与菜籽饼混合作为基肥,于每年10~11月份茶树地上部分休眠期,在树冠滴水沿下方开20~25cm沟施入茶行中,并覆土;
[0011](2)用茶树专用有机肥作为追肥,于第二年春季、夏季茶树地上部分打破休眠前1周以富含氮、磷、钾的茶树专用有机肥作为追肥5~10cm沟施并覆土。
[001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碳化稻壳、菜籽饼与茶树专用有机肥配施,相比于现有方法,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茶园N、P流失,减少面源污染。
[0013]以下实施例所用碳化稻壳取自米厂的稻壳炭化而成,所用菜籽饼肥、茶树专用有机肥为市售肥料,肥料量均为一亩的用量。
[0014]所述菜籽饼肥为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
[0015]所述碳化稻壳制作方法将稻壳粉碎后或直接投放到一个用砖砌成的炉体中,炉体内壁铺有一层耐火炉瓦,炉体下部设有炉栅及进风口,炉体上部设有炉盖。保持炉内温度在500℃,碳化5

6小时后,自然冷却后得碳化稻壳。
[0016]分别使用以下实施例的施肥方法,并与现有茶园施肥方法作为对比,茶园化肥施用量降低25%~40%,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25.8%、32.1%、40.1%、32.3%;土壤孔隙度增加1.2%~2.4%,地表径流量降低11%~15%;茶园N、P利用率提高10%;氮污染指数下降20%,氮淋失程度控制在FIII,磷流失达到低分险(<7.3)。施肥成本减少460~800元/亩。现有的施肥方法是以菜籽饼作为有机肥以基肥施于茶树种植沟,无机肥料为尿素作为追肥于早春、春茶结束、夏茶结束撒施与茶行中,全年总养分用量N35kg~38kg,P2O510kg~12kg,K2O10kg~12kg。
[0017]实施例1
[0018]实验地点:江西南昌江西绿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0019]土壤类型:红壤,pH值4.0~4.8。
[0020]茶树品种:当地群体种有性系。
[0021]实验时间:2013~2019年。
[0022]栽种方式:双行条栽。
[0023]采摘情况:春茶和秋茶。
[0024]试验处理:2013~2019年连续7年在茶园内设置1个试验区(面积1亩)和1个对照区
(面积1亩)。
[0025]土壤基础养分试验区与对照相同,现有的传统施肥方法是以菜籽饼作为有机肥以基肥施于茶树种植沟,无机肥料为尿素作为追肥于早春、春茶结束、夏茶结束撒施与茶行中,全年总养分用量N35kg~38kg,P2O510kg~12kg,K2O10kg~12kg。使用本实施例的施肥方法:每年10~11月份茶树地上部分休眠期,在树冠滴水沿下方开20~25cm沟施入茶行中,并覆土;(2)用茶树专用有机肥作为追肥,于第二年春季、夏季茶树地上部分打破休眠前1周以富含氮、磷、钾的茶树专用有机肥作为追肥5~10cm沟施并覆土。
[0026]试验效果:使用本施肥方法试验区与现有茶园施肥方法作为对比,茶园化肥施用量降低25%~40%,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降低茶园面源污染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化稻壳与菜籽饼混合作为基肥,于每年10~11月份茶树地上部分休眠期,在树冠滴水沿下方开20~25cm沟施入茶行中,并覆土;(2)用茶树专用有机肥作为追肥,于第二年春季、夏季茶树地上部分打破休眠前1周以富含氮、磷、钾的茶树专用有机肥作为追肥5~10cm沟施并覆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茶园面源污染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每亩施用所述碳化稻壳200kg~300kg,菜籽饼100kg~150kg,碳化稻壳与菜籽饼2:1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升童忠飞石旭平李文金陈华玲杨普香李琛蔡翔蔡海兰欧阳雪玲黎小萍乐俊谢小群彭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