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以及环境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99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用于对环境检测仪的电控板散热,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凹形成有安装腔;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且相对于所述壳体内表面凸出设置,所述电控板固定在所述定位件的顶部,所述电控板与所述壳体内表面之间形成隔离空间;散热孔,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显示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件,将电控板在安装于定位件上,在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散热结构,使得电控板与壳体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散热,有效地避免了散热不及时使得壳体内部温度高对电控板上的传感器的精度的影响。的传感器的精度的影响。的传感器的精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结构以及环境检测仪


[0001]本技术属于环境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结构以及环境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现在众多的污染物(比如粉尘颗粒物、甲醛等)已经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危害,亟需一种专门针对环境质量进行应对的检测仪器,现有的检测仪器已形形色色,但现有的环境检测仪的产品散热效果差,容易对各个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散热结构,用于对环境检测仪的电控板散热,所述散热结构包括:
[0005]壳体,所述壳体内凹形成有安装腔;
[0006]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且相对于所述壳体内表面凸出设置,所述电控板固定在所述定位件的顶部,所述电控板与所述壳体内表面之间形成隔离空间;
[0007]散热孔,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
[0008]显示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密闭空间。
[0009]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定位件包括:
[0010]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连接且顶部高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0011]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并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电控板固定连接。
[0012]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柱,所述固定部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
[0013]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底板连接形成所述安装腔;
[0014]所述散热孔包括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第一散热孔间隔设置且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
[00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环境检测仪,包括:
[0016]电控板,设置有若干传感器;
[0017]显示模块,配置为能够将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以数值形式呈现;
[0018]显示盖板,盖设于所述显示模块;以及
[0019]如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结构;
[0020]所述电控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显示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控板的正上方,所述显示盖板盖设所述显示模块并与所述壳体连接。
[0021]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传感器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0022]VOC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PM2.5传感器。
[0023]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环境检测仪还包括:
[0024]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撑台,若干所述支撑台彼此间隔设置。
[0025]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台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至少设置两个且彼此之间间隔设置;
[0026]所述连接板的板体上设置有支撑部,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形成支撑面。
[0027]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电控板上设置有缺口结构用于与所述支撑件卡接。
[0028]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缺口结构包括:
[0029]第一缺口,设置两个且处于所述电控板的两侧;
[0030]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一缺口相邻设置;
[0031]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支撑件配合对所述支撑件限位。
[0032]本技术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结构以及环境检测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通过设置定位件,将电控板在安装于定位件上,在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散热结构,使得电控板与壳体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散热,并从散热结构排放出去,使得产品的散热效果好,有效地避免了散热不及时使得壳体内部温度高对电控板上的传感器的精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检测仪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检测仪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图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0041]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板结构示意图。
[0042]图中:环境检测仪100、壳体200、底板210、侧板220、第一板体221、第二板体222、放置平台223、第一散热孔230、第二散热孔240、支撑件250、第一支撑台251、连接板2511、支撑部2512、第二支撑台252、定位件260、卡位部270、第一卡台271、第一卡口2711、第二卡台272、第二卡口2721、槽体273、卡槽280、凹部290、电控板300、第一缺口310、第二缺口320、显示模块400、显示盖板500、支架600、第一弧形板610、第二弧形板620、直板630、第一卡头631、第二卡头632、钩部633、开关700、USB充电接口8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5]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用于对环境检测仪的电控板300散热,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壳体200、定位件260、散热孔以及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用于对环境检测仪的电控板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凹形成有安装腔;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且相对于所述壳体内表面凸出设置,所述电控板固定在所述定位件的顶部,所述电控板与所述壳体内表面之间形成隔离空间;散热孔,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显示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密闭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连接且顶部高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并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电控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柱,所述固定部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底板连接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散热孔包括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第一散热孔间隔设置且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5.一种环境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板,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银刘新雅张宾陈新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奥雅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