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散的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91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散的针织布,包括针织层,所述针织层包括用于保持所述针织层柔软性的第一纱线和用于防止所述针织层脱散的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针织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纱线采用低熔点氨纶纱线,在制成面料后在染色或热定形的过程中就会发生熔融,低熔点氨纶纱线与其他纱线交结点处就会黏合在一起,所以当面料在发生刮划、裁剪和反复拉伸造成破损时,破损处也只会呈点状而不会扩散,也不容易引起丝线脱丝、毛边和卷曲的现象。边和卷曲的现象。边和卷曲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散的针织布


[0001]本技术涉及针织布
,具体涉及一种防脱散的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合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0003]现有的针织布在遭受摩擦而产生磨损时,磨损处的针织线头受到拉扯容易向四周扩散,造成针织布的脱散,不便于针织布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防脱散的针织布。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防脱散的针织布,包括针织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层包括用于保持所述针织层柔软性的第一纱线和用于防止所述针织层脱散的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针织设置。
[0006]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纱线包括用于提高所述第一纱线回弹性的弹性纱线和螺旋缠绕设置于所述弹性纱线上的用于保持所述针织层柔软性的柔软纱线。
[0007]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柔软纱线为70s/2棉纤维纱线。
[0008]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弹性纱线为氨纶弹性纤维纱线。
[0009]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纱线为低熔点氨纶纱线。
[0010]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针织层上设有用于提高针织层耐磨性的耐磨层。
[0011]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耐磨层为考杜拉面料层。
[0012]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针织层边缘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包裹所述针织层边缘防止所述针织层边缘脱散的防脱散条。
[0013]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脱散条为硅胶防脱散条。
[001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脱散的针织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采用低熔点氨纶纱线,利用低熔点氨纶纱线其本身熔点较低的特点,在与第一纱线针织成面料后在染色或热定形的过程中就会发生熔融,与第一纱线在交结点处就会黏合在一起,所以当面料在发生刮划、裁剪和反复拉伸造成破损时,破损处也只会呈点状而不会扩散,也不容易引起丝线脱丝、毛边和卷曲的现象,并且配合防脱散条使得针织层在裁剪后边缘也不易出现脱散的情况,同时通过第一纱线中的弹性纱线和柔软纱线,使得针织层具有了不错的柔软性即回弹性,使其制成的针织服饰穿着更加舒适、贴身合体。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耐磨层加强针织层的耐磨强度,在针织层磨损时通过耐磨层的阻挡,不会直接磨通,使针织面料更加耐用,同时进一步防止了针织层脱散。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中针织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参考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脱散的针织布,包括针织层1,所述针织层1包括用于保持所述针织层柔软性的第一纱线11和用于防止所述针织层1脱散的第二纱线12,所述第一纱线11和所述第二纱线12针织设置,所述第一纱线11包括用于提高所述第一纱线回弹性的弹性纱线111和螺旋缠绕设置于所述弹性纱线111上的用于保持所述针织层1柔软性的柔软纱线1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柔软纱线112为70s/2棉纤维纱线,所述弹性纱线111为氨纶弹性纤维纱线,所述第二纱线12为低熔点氨纶纱线;
[0022]所述针织层1边缘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包裹所述针织层1边缘防止所述针织层边缘脱散的防脱散条2,所述防脱散条2为硅胶防脱散条;
[002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低熔点氨纶纱线,利用低熔点氨纶纱线其本身熔点较低的特点,在与第一纱线针织成面料后在染色或热定形的过程中就会发生熔融,与第一纱线在交结点处就会黏合在一起,所以当面料在发生刮划、裁剪和反复拉伸造成破损时,破损处也只会呈点状而不会扩散,也不容易引起丝线脱丝、毛边和卷曲的现象,并且配合防脱散条2使得针织层在裁剪后边缘也不易出现脱散的情况,同时通过第一纱线中的弹性纱线111和柔软纱线112,使得针织层具有了不错的柔软性即回弹性,使其制成的针织服饰穿着更加舒适、贴身合体。
[0024]所述针织层1上设有用于提高针织层1耐磨性的耐磨层3,所述耐磨层3为考杜拉面料层。通过耐磨层3加强针织层1的耐磨强度,针织层1磨损时通过耐磨层3的阻挡,不会直接磨通,使针织面料更加耐用,同时进一步防止了针织层脱散。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散的针织布,包括针织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层包括用于保持所述针织层柔软性的第一纱线和用于防止所述针织层脱散的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针织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散的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包括用于提高所述第一纱线回弹性的弹性纱线和螺旋缠绕设置于所述弹性纱线上的用于保持所述针织层柔软性的柔软纱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脱散的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纱线为70s/2棉纤维纱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脱散的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纱线为氨纶弹性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允锋胡文东周财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晋江市深沪达丽服装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