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69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包括箱体和固定连接在箱体内腔底部的气泵,气泵进气口的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净化管,净化管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开口,净化管的外表面且位于开口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净化管两侧的底部均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与弧形转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气通风技术领域。该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通过气泵将外界的灰尘吸入至室内,从而可以快速对室内进行换气,再通过过滤网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其中含有的杂质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再通过弧形板、卡板和卡槽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拆装,进而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更换或者清理,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换气通风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房子在刚装修好时,房间内部会含有的甲醛,并且会存有难闻的气味,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换气通风,使房子内部的有害物质快速消散,但是目前对新房子进行通风换气,一般都是直接将窗户打开,从而对房子内部进行通风,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外界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和杂质,在通风时会直接进入房间内,长时间会导致房间内部堆积大量的灰尘,污染室内环境,通风换气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解决了通风换气效率较低和容易带入外界的灰尘污染室内环境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包括箱体和固定连接在箱体内腔底部的气泵,所述气泵进气口的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净化管,所述净化管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净化管的外表面且位于开口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净化管两侧的底部均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与弧形转板,所述弧形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板,所述弧形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净化管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净化管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开口相适配的橡胶垫,所述净化管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所述气泵出气管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
[0005]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放置板相对一侧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器。
[0006]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与套筒内腔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竖杆的顶端与放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底部且位于减震器和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底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通过转动块与套筒一侧的底部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滑槽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限位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外部,所述缓冲杆的一端且位于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滑块与固定板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缓冲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箱体顶部的一侧通过铰链
铰接有更换门,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通过箱体、气泵、净化管、开口、弧形板、卡槽、弧形转板、卡板、过滤网和进气管的配合设置,通过气泵将外界的灰尘吸入至室内,从而可以快速对室内进行换气,再通过过滤网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其中含有的杂质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再通过弧形板、卡板和卡槽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拆装,进而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更换或者清理,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3](2)该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通过放置板、底板、减震器、套筒、竖杆、第一弹簧、滑槽板、限位滑块、转动板、固定板、缓冲杆、第二弹簧和滑轮的配合设置,由于气泵在进行换气时会发生震动产生噪音,通过套筒、竖杆和第一弹簧可以对气泵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同时通过转动板、第二弹簧和缓冲杆可以进一步增强缓冲效果,进而减轻气泵产生的噪音,再通过滑轮对装置进行移动,方便使用,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弧形板、卡槽、弧形转板和卡板的连接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净化管、开口、弧形板和卡槽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1、箱体;2、气泵;3、净化管;4、开口;5、弧形板;6、卡槽;7、弧形转板;8、卡板;9、过滤网;10、进气管;11、放置板;12、底板;13、减震器;14、套筒;15、竖杆;16、第一弹簧;17、滑槽板;18、限位滑块;19、转动板;20、固定板;21、缓冲杆;22、第二弹簧;23、滑轮;24、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包括箱体1和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腔底部的气泵2,气泵2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气泵2进气口的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净化管3,净化管3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开口4,净化管3的外表面且位于开口4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板5,弧形板5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6,净化管3两侧的底部均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与弧形转板7,弧形转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卡槽6相适配的卡板8,弧形转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4,第三弹簧24的一端与净化管3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净化管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9,净化管3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0,进气管10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通过
气泵2将外界的灰尘吸入至室内,从而可以快速对室内进行换气,再通过过滤网9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其中含有的杂质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再通过弧形板5、卡板8和卡槽6方便对过滤网9进行拆装,进而方便对过滤网9进行更换或者清理,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2]进一步的,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1,放置板1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12,底板与放置板11相对一侧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器13。
[0023]进一步的,底板1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14,套筒14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竖杆15,竖杆15的底端与套筒14内腔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第一弹簧16为工业级弹簧,有很好的抗疲劳能力,可反复拉伸长期进行使用,并且在长期使用后可进行更换,竖杆15的顶端与放置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
[0024]进一步的,放置板11的底部且位于减震器13和竖杆15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槽板17,减震器13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滑槽板1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18,限位滑块18的底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包括箱体(1)和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腔底部的气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2)进气口的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净化管(3),所述净化管(3)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开口(4),所述净化管(3)的外表面且位于开口(4)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板(5),所述弧形板(5)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6),所述净化管(3)两侧的底部均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与弧形转板(7),所述弧形转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卡槽(6)相适配的卡板(8),所述弧形转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4),所述第三弹簧(24)的一端与净化管(3)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净化管(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9),所述净化管(3)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0),所述进气管(10)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1),所述放置板(1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12),所述底板与放置板(11)相对一侧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器(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室内换气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尊勇
申请(专利权)人:伽师县正阳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