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5363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菌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菌剂由歧皱青霉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菌剂
,特别涉及一种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一种木质藤本植物,分布于我国南方福建、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台湾等省,是珍贵的药用植物。现代研究发现雷公藤含有100种以上的成分,主要分为生物碱类、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类及糖,而雷公藤甲素是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癌、免疫调整、抗生育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病、肾病、皮肤病、白血病等疾病,是雷公藤片、雷公多甙片等多种成药制剂的主要成分。长期以来雷公藤药材主要依靠野生及人工种植获取,由于有效成分含量极低,生长周期长,造成蕴藏量急剧下降,加之产地环境污染和为防病虫喷施农药等原因,使得原料药的供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0003]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生长在药用植物体内的内生真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已从红豆杉,银杏,青蒿等药用植物体内分离得到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药用活性成分的内生真菌,从而为药用活性物质的非植物源获取提供了可能。但对这类特殊内生菌进行单独发酵生产时发现,大多数菌株所产生的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极低,且受底物抑制效应明显,并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条件。另有一些研究则发现,该类内生菌与宿主间的交互作用会对各自的活性成分生成产生影响,在一些内生菌与宿主植物所形成的菌植共生体中,其活性成分明显高于宿主植物本身的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这类内生菌均筛选自植物体内,对外界环境条件相对敏感,如何长期保藏并维持一定的菌体活性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一株前期筛选的具有生成雷公藤甲素能力的雷公藤内生真菌为对象,将其制备成微生物菌剂,并对该菌剂的菌体保存活性及实际施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相关成果对于促进雷公藤活性成分含量,提升其应用价值具有重意义。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则罕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该菌剂施用于雷公藤,可明显促进雷公藤植株的生长,提高雷公藤甲素在雷公藤体内的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所述菌剂由歧皱青霉NS

12发酵而成,所述歧皱青霉NS

12的分类命名为歧皱青霉(Penicillium steckii),该菌株已于2011年6月1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928。
[0006]进一步的,上述的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为固态菌剂。
[0007]进一步的,上述的雷公藤专用促生固态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低温保存的歧皱青霉NS

12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于28℃培养,待长出菌落后挑取单菌落转接到新的PDA固体培养基上,在28℃继续培养5d;2)制备孢子悬浮液:将活化后的歧皱青霉NS

12接种到PDA平板上于28℃扩大培养,用无菌水洗脱孢子配制成浓度为1.0
×
108个/mL的孢子悬浮液;3)固体发酵:取100mL孢子悬浮液接种到1000g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于28℃培养,每隔2~3天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一次搅拌,培养9 d后得到固体发酵菌剂;4)菌剂干燥:将所得固体菌剂放在35℃的干燥箱内,鼓风烘干40 h,将固体菌剂烘干至含水量在10~15%以下,即得到雷公藤专用促生固态菌剂。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麸皮26%,豆饼粉10%,淀粉10%,椰壳粉10%,海藻糖3%,碳酸钙1%,水40%。
[0009]进一步的,上述制得的雷公藤专用促生固态菌剂的活菌数为7
×
10
10
cfu/g。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雷公藤专用促生固态菌剂的施用方式为:通过灌根施入作物根际。
[0011]上述的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在提高雷公藤生物量上的应用。
[0012]上述的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在提高雷公藤甲素含量上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制备简单,施用方便,可有效保持菌种活性,在保存12个月后有效活菌数仍达4.7
×
10
10
cfu/g。施用效果表明该菌剂对雷公藤有明显的增益作用,可显著提高雷公藤的生物量及甲素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雷公藤专用促生固态菌剂。
[0015]图2为雷公藤专用促生固态菌剂对雷公藤植株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各实施例及试验例中所用的设备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根据本申请包含的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轻而易举地对本专利技术的精确描述进行各种改变,而不会偏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所限定的过程、性质或组分,因为这些实施方案以及其他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示意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定方面。实际上,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明显能够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出的各种改变都涵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0018]本专利技术所用菌种材料歧皱青霉NS

12,其分类命名为歧皱青霉(Penicillium steckii),已于2011年6月10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4928,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所述歧皱青霉NS

12是从从雷公藤植物组织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其在平面培养基上,正面灰绿色,背面黄褐色,单个圆形;菌丝体有隔,分生孢子梗和孢子无色,末端生小梗,小梗直立,单胞,卵圆形,表面光滑,分生孢子梗自菌丝单个地发生,成帚状特征结构。根据上述特征,依据“真菌
鉴定手册”,将该菌株鉴定为歧皱青霉(Penicillium steckii)。
[0019]实施例1雷公藤专用促生固态菌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1)培养基的制备:1)PDA 固体培养基:新鲜土豆200 g/L,葡萄糖25g/L,琼脂15g/L,其它为无菌水,pH 7.0

7.2。
[0020]2)固体发酵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数计):麸皮26%,豆饼粉10%,淀粉10%,椰壳粉10%,海藻糖3%,碳酸钙1%,水40%。
[0021](2)菌种活化:将低温保存的歧皱青霉NS

12真菌孢子接种到PDA固体培养基上于28℃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由歧皱青霉NS

12发酵而成,所述歧皱青霉NS

12的分类命名为歧皱青霉(Penicillium steckii),该菌株已于2011年6月1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9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为固态菌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公藤专用促生固态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活化:将低温保存的歧皱青霉NS

12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于28℃培养,待长出菌落后挑取单菌落转接到新的PDA固体培养基上,在28℃继续培养5 d;2)制备孢子悬浮液:将活化后的歧皱青霉NS

12接种到PDA平板上于28℃扩大培养,用无菌水洗脱孢子配制成浓度为1.0
×
108个/mL的孢子悬浮液;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磊宋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