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500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9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涉及护栏的领域,其包括左防护杆与第一连接杆,左防护杆设置为多个,第一连接杆设置为一个,多个左防护杆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相邻左防护杆之间的距离为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


[0001]本申请涉及护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

技术介绍

[0002]护栏在公路上随处可见,护栏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阻拦人与车的错行或者避免车辆发生危险,从而规范交通秩序,保障道路安全。
[000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1921498287 .X的中国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道路护栏,底座和横梁,横梁通过立柱与底座进行连接,横梁设置于底座上方且平行于底座轴向方向;底座的横截面为梯形,且其轴向方向的外侧面为连续且具有波纹的倾斜面。
[0004]综上所述,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护栏如果设置在公路中间,行人比较容易翻越护栏,危险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行人翻越护栏,危险性较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包括左防护杆与第一连接杆,左防护杆设置为多个,第一连接杆设置为一个,多个左防护杆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相邻左防护杆之间的距离为10

15cm,左防护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左顶刺。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相邻左防护杆之间距离为10

15cm,正好小于大部分人身体的宽度,因此,行人难以从相邻左防护杆之间穿越;相邻左防护杆之间距离为10

15cm,大于大部分人体的脚掌宽度,相邻左防护杆之间没有连接物,且也没有支点让行人踩踏并跨越,且左防护杆顶端固定连接的左顶刺,使得行人准备进行翻越护栏时,没有用于手掌支撑的位置,因此行人无法翻越该护栏。
[0009]可选的,所述左防护杆一侧设置有右防护杆与第二连接杆,右防护杆与左防护杆的排布方式相同;第二连接杆一端与左防护杆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防护杆底端固定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右防护杆的增设,使得整个护栏的宽度增加,进一步增大了行人翻越护栏的难度,且第二连接杆的设置,使得左防护杆与右防护杆被连接为一体,增加了护栏的整体稳定性。
[0011]可选的,所述左防护杆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左固定竖条,左固定竖条的长度方向与左防护杆的长度方向相同。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固定竖条的设置,减小了相邻左防护杆之间侧壁的有效接触面积,即使有行人想要依靠外界器具搭建桥梁,从而翻越护栏,也会减小可接触位置的摩擦力,阻止行人翻越护栏。
[0013]可选的,所述左防护杆底部设置有稳固座,稳固座底面面积大于稳固座顶面面积,稳固座与地面固定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固座的设置,进一步增大了左防护杆底部与右防护杆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因此,左防护杆右防护杆在地面上的稳定性较高,难以因为外力被轻易的推倒。
[0015]可选的,所述左防护杆与右防护杆之间设置有绿植组件,绿植组件包括绿植盘,绿植盘一端与左防护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防护杆固定连接,绿植盘用于种植绿植。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绿植盘的设置,从感官上来说,增加了护栏的美感,且将此护栏放置于马路中央,也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此绿植盘的设置,也不会对该护栏阻挡行人跨越起到任何辅助作用。
[0017]可选的,同一竖直方向上的所述绿植盘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绿植盘的高度位于左防护杆底端,另一个绿植盘的高度位于左防护杆顶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绿植盘的位置设置,即使有行人想要踩踏绿植盘进行翻越,对于底部的绿植盘,由于高度过低,行人踩踏后无法进行翻越,对于顶部的绿植盘,由于高度过高,行人无法进行踩踏助力,因此,绿植盘的设置并不会对阻挡行人跨越护栏起到任何辅助作用。
[0019]可选的,所述绿植盘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一侧与左防护杆连接,另一侧与右防护杆连接,防护网底部与绿植盘连接,防护网为软质材料制成。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的设置,一方面来说,保护了绿植,避免绿植被外物破坏,另一方面来说,柔软的防护网难以承受重力,避免了行人踩踏防护网。
[0021]可选的,所述左防护杆与右防护杆上均固定连接有反光带。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带的设置,使得开车的行人夜晚可以通过反光带看到公路的走向,增加了夜晚行车的安全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由于相邻左防护杆之间距离为10

15cm,正好小于大部分人身体的宽度,因此,行人难以从相邻左防护杆之间穿越;此距离大于大部分人体的脚掌宽度,相邻左防护杆之间没有连接物,且左防护杆顶端固定连接的顶刺,使得行人准备进行翻越护栏时,没有用于手掌支撑的位置,因此行人无法翻越该护栏;
[0025]2.右防护杆的增设,使得整个护栏的宽度增加,进一步增大了行人翻越护栏的难度,且第二连接杆的设置,使得左防护杆与右防护杆被连接为一体,增加了护栏的整体稳定性;
[0026]3.两个绿植盘的位置设置,使得即使有行人想要踩踏绿植盘进行翻越,对于底部的绿植盘,由于高度过低,行人踩踏后无法进行翻越,对于顶部的绿植盘,由于高度过高,行人无法进行踩踏助力,因此,绿植盘的设置并不会对阻挡行人跨越护栏起到任何辅助作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左防护杆;11、左顶刺;12、左固定竖条;2、右防护杆;21、右顶刺;22、右固定竖条;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稳固座;51、连接槽;6、绿植组件;61、绿植
盘;62、防护网;7、反光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参照图1,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包括左防护杆1、右防护杆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与绿植组件6,第一连接杆3位于左防护杆1下方,并与左防护杆1连接;第二连接杆4用于连接左防护杆1与右防护杆2,绿植组件6设置于左防护杆1与右防护杆2之间。
[0033]参照图2,左防护杆1呈矩形板状结构,左防护杆1设置为多个,多个左防护杆1等间距排列成一排,相邻左防护杆1之间的距离为13cm,且第一连接杆3位于多个左防护杆1底部,并与左防护杆1底端固定连接,一体成型;左防护杆1顶端设置有左顶刺11,左顶刺11呈四棱锥状,左顶刺11与左防护杆1顶端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左防护杆1靠近相邻左防护杆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左固定竖条12,左固定竖条12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左固定竖条12可设置为多个,本实施例中左固定竖条12设置为四个,相邻左固定竖条12紧挨排布,并与左防护杆1一体成型。左防护杆1背离右防护杆2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防护杆(1)与第一连接杆(3),左防护杆(1)设置为多个,第一连接杆(3)设置为一个,多个左防护杆(1)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杆(3)固定连接,相邻左防护杆(1)之间的距离小于15cm,左防护杆(1)顶端固定连接有左顶刺(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防护杆(1)一侧设置有右防护杆(2)与第二连接杆(4),右防护杆(2)与左防护杆(1)的排布方式相同;第二连接杆(4)一端与左防护杆(1)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防护杆(2)底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防护杆(1)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左固定竖条(12),左固定竖条(12)的长度方向与左防护杆(1)的长度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用防跨越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防护杆(1)底部设置有稳固座(5),稳固座(5)底面面积大于稳固座(5)顶面面积,稳固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红娟王龙刚鲍萱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雄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