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336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稠油热流体驱替模型;确定目标位置温度和饱和度关系;编译图像捕捉温度控制电子元件;使用图像捕捉温控电子元件进行全过程模拟实验,实现了自动化控温。可视化驱替装置实验通过电子控制元件对实验温度进行自动调节控制,温度变化与驱替过程中饱和度变化同步,可模拟热流体驱替过程中储层温度变化特征。化特征。化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实验技术的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稠油主要以注蒸汽热采的方式开采稠油油藏,储层温度变化极大影响驱替效果和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现阶段,石油行业内主要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来模拟油藏尺度下的热流体驱替稠油过程,以及采用室内物理实验模拟微观尺度下热流体驱替稠油的过程。但目前对于稠油热流体驱替全过程的作用机理认识不清,油藏尺度下的数值模拟难以反映剩余油的微观附存状态及特征,微观尺度下物理模拟实验无法可视化整个储层热流体驱替过程温度场变化对剩余油的影响。针对这类问题,亟需建议一套连接油藏尺度下数值模拟与微观尺度下物理模拟的稠油热流体驱替全过程模拟方法及系统。
[000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全过程的方法及系统,具体将油藏尺度下数值模拟方法和结果应用到微观尺度下物理模拟实验上,通过可视化驱替设备直观获取全驱替过程流动和剩余油分布特征,解决目前物理实验无法模拟油藏尺度下稠油热驱替全过程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现有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及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及系统。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包括,采集选取注采井组,并采集油藏数据,建立稠油热流体驱替模型;确定目标位置温度和饱和度关系;编译图像捕捉部件;使用图像捕捉部件进行全过程模拟实验。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根据油藏地质及现场生产资料选取注采井组,将油藏生产中的热流体、稠油、反应后原油作为3个组分,并利用模拟软件建立热流体驱替模型。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运行建立的数值模型,得出整个驱替过程中储层网格不同时间下的温度场和饱和度场数据。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选取注采井平面的几何中心网格,作为观测点,以热流体驱替整个阶段的1/3~2/3时间段,作为观测窗口期,并输出观测点网格在驱替观测窗口期任意驱替时间对应的饱和度数值和温度数值。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将饱和度数值作为自变量,温度数值作为因变量,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观测窗口期观测点位置的
饱和度场和温度场的关联函数。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利用图像捕捉部件对摄像部件的捕捉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并根据图像中灰度占比计算对应饱和度数值,图像捕捉部件将计算饱和度数值输入,根据饱和度场

温度场关联函数调节对应饱和度下温度。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系统,包括,进入组件,包括管线、设置在管线上的ISCO泵以及设置在管线上的活塞泵;图像捕捉组件,包括设置在远离ISCO泵一端的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图像捕捉部件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摄像部件,所述摄像部件和图像捕捉部件均连接至计算机。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摄像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的连接线以及设置在连接线上的高频摄像系统,所述高频摄像系统上设置有信号发收模块。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图像捕捉部件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图像捕捉温控电子元件以及设置在图像捕捉温控电子元件上的信号发送模块,所述管道端部设置有承接量筒,所述管道靠近承接量筒一端设置有回压阀。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模拟稠油热流体注采井间不同位置以及各阶段对应的热流体驱替过程,实时在线调节物理实验模拟的温度环境,可视不同温度环境下稠油流动及剩余油分布特征。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实验装置和模拟方法上进行的创新控制元件植入,能够解决目前物理实验无法模拟油藏尺度下稠油热驱替全过程的技术难题。专利技术实验装置及方法的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0017]1、实现了自动化控温。可视化驱替装置实验通过电子控制元件对实验温度进行自动调节控制,温度变化与驱替过程中饱和度变化同步,可模拟热流体驱替过程中储层温度变化特征。
[0018]2、增加了在线显示饱和度功能。在开展热流体驱替物理模拟过程中,通过高频率摄像系统拍摄刻蚀玻璃内稠油流动图像,后台图片色度分析结果实时显示剩余油饱和度。
[0019]3、具有高效节时特征。专利技术实验装置及系统可一次性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全过程,解决了目前采用不同温度下的多组实验描述稠油热流图驱替过程的问题,降低了实验数量,节约了测试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实验操作流程。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的稠油热流体驱替数值模拟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所述的图像捕捉温控电子元件编程译工作流程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所述的温度场与含油饱和度场的同步关系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系统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系统所述的更换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系统所述的承接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9]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30]再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选取注采井组,并采集油藏数据,建立稠油热流体驱替模型;确定目标位置温度和饱和度关系;编译图像捕捉部件(202);使用图像捕捉部件(202)进行全过程模拟实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油藏地质及现场生产资料选取注采井组,将油藏生产中的热流体、稠油、反应后原油作为3个组分,并利用模拟软件建立热流体驱替模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行建立的数值模型,得出整个驱替过程中储层网格不同时间下的温度场和饱和度场数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注采井平面的几何中心网格,作为观测点,以热流体驱替整个阶段的1/3~2/3时间段,作为观测窗口期,并输出观测点网格在驱替观测窗口期任意驱替时间对应的饱和度数值和温度数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饱和度数值作为自变量,温度数值作为因变量,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观测窗口期观测点位置的饱和度场和温度场的关联函数。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稠油热流体驱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图像捕捉部件(202)对摄像部件(203)的捕捉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并根据图像中灰度占比计算对应饱和度数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磊马云鹏史文洋王春浩袁潇白佳佳张娜朱庆杰成健刘现坤胡子伟王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