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333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型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模型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采集的第一数据,并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后采集的第二数据;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生成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待填补部分的三维模型。上述方案,能够辅助提升缺损填补的效率。能够辅助提升缺损填补的效率。能够辅助提升缺损填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型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计算机视觉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型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日常使用、自然老化等因素,人体器官、物体器件、地面道路等均不可避免地发生缺损。以人体器官为例,由于摄糖偏多、用牙习惯等诸多原因,龋齿发生率也日益增多。
[0003]目前,缺损填补的操作通常较为复杂。以龋齿填补为例,一般需要经过去龋、树脂分层填充、光固化氢氧化钙间接盖髓,以及高速涡轮牙钻、牙牙刮匙、带钩镊、残根镊等多器械进行调磨、抛光等繁杂处理,才能完成龋齿填补,如此大大影响效率。有鉴于此,如何提升缺损填补的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型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型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采集的第一数据,并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后采集的第二数据;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生成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待填补部分的三维模型。
[0006]因此,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采集的第一数据,并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后采集的第二数据,从而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生成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待填补部分的三维模型,故通过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后分别采集到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能够建模得到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待填补部分的三维模型,从而能够大大减少填补操作。故此,能够提升缺损填补的效率。
[0007]其中,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采集的第一数据,包括:获取各个所述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采集的图像数据;基于图像数据,确定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将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作为第一数据。
[0008]因此,通过获取各个所述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采集的图像数据,并基于图像数据,确定缺损的待处理对象,从而将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作为第一数据,故通过图像识别,能够在填补全流程中大大减少待处理对象的检查操作,进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效率。
[0009]其中,待处理对象为牙齿,缺损的待处理对象为龋齿,基于图像数据,确定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包括:基于图像数据,分别获取各个牙齿的龋齿置信度;基于龋齿置信度,确定各个牙齿中的龋齿。
[0010]因此,基于图像数据,分别获取各个牙齿的龋齿置信度,并基于龋齿置信度,确定各个牙齿中的龋齿,故通过龋齿置信度确定龋齿,能够提升确定龋齿的准确性。
[0011]其中,图像数据包括可见光图像数据和深度图像数据,基于图像数据,分别获取各个牙齿的龋齿置信度,包括:基于可见光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分别得到各个牙齿的第一龋齿置信度;以及,基于深度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分别得到各个牙齿的第二龋齿置信度;结合第
一龋齿置信度和第二龋齿置信度,得到各个牙齿的龋齿置信度。
[0012]因此,图像数据包括可见光图像数据和深度图像数据,并基于可见光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分别得到各个牙齿的第一龋齿置信度,以及基于深度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分别得到各个牙齿的第二龋齿置信度,从而结合第一龋齿置信度和第二龋齿置信度,得到各个牙齿的龋齿置信度,故通过从可见光和深度两个维度进行龋齿识别,能够进一步提升确定龋齿的准确性。
[0013]其中,基于龋齿置信度,确定各个牙齿中的龋齿,包括:判断龋齿置信度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在龋齿置信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牙齿为龋齿;在龋齿置信度不大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显示牙齿的图像数据,并接收基于图像数据输入的识别结果;其中,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且识别结果包括牙齿是否为龋齿。
[0014]因此,通过判断龋齿置信度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并响应于牙齿的置信度高于第一阈值,确定牙齿为龋齿,从而无需用户手动确认,而在龋齿置信度不大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显示牙齿的图像数据,并接收基于图像数据输入的识别结果,且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识别结果包括牙齿是否为龋齿,从而在无法直接确认的情况下,通过与用户简单交互确认是否龋齿,故此能够大大节省确认是否为龋齿的操作流程,并提升确认是否为龋齿的准确性,即能够同时提升确认龋齿的效率和精度。
[0015]其中,待处理对象为牙齿,缺损的待处理对象为龋齿,模型生成方法还包括:将未确定为龋齿的牙齿的图像数据,保存至牙齿所属对象的牙齿档案。
[0016]因此,将未确定为龋齿的牙齿的图像数据,保存至牙齿所属对象的牙齿档案,有利于提升后续复诊的便利性。
[0017]其中,在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生成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待填补部分的三维模型之后,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待填补部分已填补完毕,获取龋齿在填补完毕后采集的第三数据,并保存第三数据至龋齿所属对象的牙齿档案。
[0018]因此,在生成三维模型之后,响应于待填补部分已填补完毕,获取龋齿在填补完毕后采集的第三数据,并保存第三数据至龋齿所属对象的牙齿档案,故有利于提升后续复诊的便利性。
[0019]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型生成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和模型生成模块,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采集的第一数据,并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后采集的第二数据;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生成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待填补部分的三维模型。
[0020]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型生成设备,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模型生成测方法。
[0021]因此,能够建模得到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待填补部分的三维模型,从而能够大大减少缺损填补操作。故此,能够提升缺损填补的效率。
[0022]其中,模型生成设备还包括图像采集器件,图像采集器件耦接至处理器,且图像采集器件用于采集待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
[0023]其中,图像采集器件包括可见光相机和深度相机。
[0024]其中,模型生成设备还包括三维打印器件,三维打印器件耦接至处理器,且三维打印器件用于基于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待填补部分的三维模型进行打印。
[0025]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模型生成方法。
[0026]上述方案,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采集的第一数据,并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后采集的第二数据,从而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生成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待填补部分的三维模型,故通过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后分别采集到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能够建模得到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待填补部分的三维模型,从而能够大大减少缺损填补操作。故此,能够提升缺损填补的效率和体验。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模型生成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2是确定各个牙齿中的龋齿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模型生成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0]图4是本申请模型生成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采集的第一数据,并获取所述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后采集的第二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生成所述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待填补部分的三维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采集的第一数据,包括:获取各个所述待处理对象在清理前采集的图像数据;基于所述图像数据,确定所述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将所述缺损的待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第一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对象为牙齿,所述缺损的待处理对象为龋齿,所述基于所述图像数据,确定所述缺损的待处理对象,包括: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分别获取各个所述牙齿的龋齿置信度;基于所述龋齿置信度,确定各个所述牙齿中的龋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数据包括可见光图像数据和深度图像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分别获取各个所述牙齿的龋齿置信度,包括:基于所述可见光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分别得到各个所述牙齿的第一龋齿置信度;以及,基于所述深度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分别得到各个所述牙齿的第二龋齿置信度;结合所述第一龋齿置信度和所述第二龋齿置信度,分别得到各个所述牙齿的龋齿置信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龋齿置信度,确定各个所述牙齿中的龋齿,包括:判断所述龋齿置信度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在所述龋齿置信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牙齿为龋齿;在所述龋齿置信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显示所述牙齿的图像数据,并接收基于所述图像数据输入的识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识别结果包括所述牙齿是否为龋齿。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陈兴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