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林木害虫诱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32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林木害虫诱捕设备,包括壳体、调节装置、触发装置和导流装置,壳体和调节装置连接,触发装置和壳体连接,导流装置和壳体管道连通,壳体包括中座,中座上设有工作腔,工作腔侧边设有若干进虫口,调节装置包括诱捕灯和诱捕芯,诱捕灯和诱捕芯分别置于工作腔内。壳体为主要成承载基础,下方设有支撑架,为伸缩式结构,便于根据需要调节高度,通过调节装置进行害虫检测,当检测到害虫时,触发装置启动,进行灭虫,通过导流装置进行气体导流,便于工作腔内的信息素扩散到中座周围,扩大诱捕范围,提高诱捕效率,工作腔内置诱捕灯和诱捕芯,对害虫进行双重诱捕。对害虫进行双重诱捕。对害虫进行双重诱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林木害虫诱捕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林木害虫智能化诱捕
,具体为一种智能化林木害虫诱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越来的企业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因此,林木业发展迅速,然而,随着林木业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也应运而生。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害虫防治方面。
[0003]通过化肥和杀虫剂两种手段进行杀虫,可以很好的抑制病虫害,但是,也会对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一旦渗入地下水中,甚至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害虫一般都具有趋光性,因此,通过诱捕设备可以进行害虫诱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但不能进行智能化诱捕,提高诱捕效率。
[0004]在害虫诱捕设备里添加诱捕芯,通过信息素也可以进行害虫诱捕。然而,由于诱捕设备多放置于野外,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使诱捕效率降低,而且大多数通过信息素散发都为被动散发,诱捕范围受限。此外,在进行连续害虫诱捕时,虫体容易在堆积后造成霉变、腐烂,只能进行丢弃,而虫体可以当做家禽或者鱼类的饲料,因此在大规模林木种植时,容易造成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林木害虫诱捕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林木害虫诱捕设备,包括壳体、调节装置、触发装置和导流装置,壳体和调节装置连接,触发装置和壳体连接,导流装置和壳体管道连通,壳体包括中座,中座上设有工作腔,工作腔侧边设有若干进虫口,调节装置包括诱捕灯和诱捕芯,诱捕灯和诱捕芯分别置于工作腔内。
[0007]壳体为主要成承载基础,下方设有支撑架,为伸缩式结构,便于根据需要调节高度,通过调节装置进行害虫检测,当检测到害虫时,触发装置启动,进行灭虫,通过导流装置进行气体导流,便于工作腔内的信息素扩散到中座周围,扩大诱捕范围,提高诱捕效率,工作腔内置诱捕灯和诱捕芯,对害虫进行双重诱捕。
[0008]进一步的,调节装置包括还包括导光管和接光板,中座上设有检测腔,检测腔被进虫口截断,检测腔包括上腔和下腔,导光管一端和工作腔光线导通,导光管远离工作腔一端插入上腔内,导光管出光端朝向下腔,接光板置于下腔内,触发装置包括放电针、极板和下压电缸,工作腔上侧设有触发室,下压电缸外框和触发室紧固连接,下压电缸输出端设有安装座,安装座向下延伸设有放电针,极板置于工作腔下侧,极板和放电针之间设有放电间隙,接光板包括陶瓷基底,陶瓷基底上设有两个电极,两个电极间设有光敏层,导光管下端
朝向光敏层,两个电极分别和电源电连接,两个电极、光敏层和电源构成检测电路,下压电缸和检测电路电连。
[0009]通过导光管进行导光,将工作腔内的光线导向检测腔内,进虫口将检测腔截成两段,导光管出光端置于上腔内,接光板置于下腔内,导光管朝向接光板,接光板包括两个电极,两个电极分别和电源正负极连接,中间填充光敏层,构成检测电路,通过导光管将光线照射在光敏层上,使半导体材质的光敏层内激发出电子

空穴对,参与导电,当有害虫从进虫口进入时,害虫路过导光管下端,对导光管传播的光线进行阻碍,使照射在光敏层的光线减弱,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检测电路电流降低,当电流值降到触发值时,控制下压电缸带动安装座下移,使放电针和极板之间的放电间隙减小,放电针和极板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放电针进行电弧击穿,自动消灭害虫,电弧击穿放电产生的瞬时高温有助于虫体水分进行蒸发,防止虫体腐烂变质,下压电缸输出位移和检测电路呈负相关,害虫虫体越大,遮光率越高,检测电路电流值越小,下压电缸输出位移越大,放电针和极板间的放电间隙降低,空气阻值降低,电弧放电瞬时电流增大,便于根据不同虫体大小自动调节灭虫电流,防止小害虫进入时电流过大浪费电能,同时当大害虫进入时保持较大灭虫电流,提高灭虫效率,通过智能调控灭虫电流,提高灭虫效率。
[0010]进一步的,导流装置包括风机、导气管和引风管,风机一侧和中座紧固连接,风机的两个气口分别与导气管和引风管对应连接,中座上设有导流道,风机出风端通过导气管和导流道连通,导流道远离导气管一端和工作腔间歇连通,调节装置还包括换向板,换向板和导流道转动连接,导流道靠近换向板一侧设有旁通流道,旁通流道和导流道间歇连通,换向板上设有换向楔面,旁通流道内设有加热管,旁通流道和工作腔间歇连通,风机和检测电路电连;诱虫时:风机正转,风机出风端通过导气管吹向导流道内,换向板使导流道和工作腔截止,导流道和旁通流道导通;捕虫时:风机反转,风机进风端通过导气管和导流道连通,换向板使导流道和旁通流道截止,导流道和工作腔导通。
[0011]通过风机进行空气增压,通过导气管和引风管进行空气导流,通过中座对风机进行安装,导气管和导流道连通,导流道另一端和工作腔连通,导流段中段设置旁通流道,通过换向板对导流道进行间歇截断,控制气体流路,诱虫时,导气管为出风管,通过风机增压,使气流进入导流道内,通过气流冲击换向楔面,使换向板转动,导流道和工作腔连通截止,加热管置于旁通流道内,对空气流进行加热,诱捕芯位于旁通流道出口处,通过热风对诱捕芯进行加热,使诱捕芯上的信息素快速发散,并通过气流从进虫口排出,使诱捕信息扩散范围增大,进行主动扩散,通过强制通风提高害虫诱捕效率;捕虫时,检测电路检测到害虫进入,控制风机反转,导气管为进气管,换向板和旁通流道转动连接,靠近换向楔面一端的长度长于转动轴线另一边,换向楔面转动到最上层时,仍处于倾斜状态,具有向下转动的趋势,便于提高导流道导通灵敏度,导流道和工作腔导通,在工作腔内制造低压,使进虫口内外形成压差,在压差作用下,进虫口处产生有外向内的气流,通过气流流动降低害虫进入工作腔的时间,同时增加害虫逃逸难度,从而提高诱捕效率。
[0012]进一步的,智能化林木害虫诱捕设备还包括扩张电机,壳体还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中座上端滑动连接,底板和中座下端滑动连接,扩张电机外框和中座紧固连接,扩张电
机输出端设有齿轮,顶板上设有齿条,齿轮和齿条齿面啮合,扩张电机和顶板传动连接,顶板和底板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中座上设有若干换向槽,传动杆一端穿过换向槽,顶板和传动杆转动连接,底板上设有传动槽,传动杆下端穿过传动槽。
[0013]扩张电机为动力源,通过扩张电机驱动输出转矩,通过齿轮和齿条传动,将转矩转为位移,根据需要调节诱捕设备形态,当天气晴朗时,顶板收缩,底板扩张,使下层的表面积和大于上层的表面积和,从而形成棱台,便于害虫进入进虫口,提高诱虫效率;当阴雨天气时,通过齿轮齿条传动,使顶板向外扩张,通过传动杆传动,顶板和传动杆转动连接,传动杆在换向槽内一边转动,一边向下滑动,并通过传动槽传动,带动底板向内收缩,形成倒棱台,防止雨水通过进虫口进入工作腔,影响内部电器元件使用寿命,顶板和底板分别位于不同层高,防止运动干涉。
[0014]进一步的,触发装置还包括两个触片,两个触片分别与触发室和安装座连接,靠近触发室的触片通过导线和扩张电机连接,放电针、极板和两个触片构成调节电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林木害虫诱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林木害虫诱捕装置包括壳体(1)、调节装置(2)、触发装置(3)和导流装置(4),所述壳体(1)和调节装置(2)连接,所述触发装置(3)和壳体(1)连接,所述导流装置(4)和壳体(1)管道连通,所述壳体(1)包括中座(11),所述中座(11)上设有工作腔(112),所述工作腔(112)侧边设有若干进虫口(111),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诱捕灯(21)和诱捕芯(26),所述诱捕灯(21)和诱捕芯(26)分别置于工作腔(1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林木害虫诱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还包括导光管(22)和接光板(23),所述中座(11)上设有检测腔(115),所述检测腔(115)被进虫口(111)截断,检测腔(115)包括上腔和下腔,所述导光管(22)一端和工作腔(112)光线导通,导光管(22)远离工作腔(112)一端插入上腔内,导光管(22)出光端朝向下腔,所述接光板(23)置于下腔内,所述触发装置(3)包括放电针(31)、极板(32)和下压电缸(33),所述工作腔(112)上侧设有触发室(116),所述下压电缸(33)外框和触发室(116)紧固连接,下压电缸(33)输出端设有安装座(34),所述安装座(34)向下延伸设有放电针(31),所述极板(32)置于工作腔(112)下侧,所述极板(32)和放电针(31)之间设有放电间隙,所述接光板(23)包括陶瓷基底(231),所述陶瓷基底(231)上设有两个电极(232),两个所述电极(232)间设有光敏层(233),所述导光管(22)下端朝向光敏层(233),两个所述电极(232)分别和电源电连接,两个电极(232)、光敏层(233)和电源构成检测电路,所述下压电缸(33)和检测电路电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林木害虫诱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4)包括风机(41)、导气管(42)和引风管(43),所述风机(41)一侧和中座(11)紧固连接,风机(41)的两个气口分别与导气管(42)和引风管(43)对应连接,所述中座(11)上设有导流道(117),所述风机(41)出风端通过导气管(42)和导流道(117)连通,所述导流道(117)远离导气管(42)一端和工作腔(112)间歇连通,所述调节装置(2)还包括换向板(24),所述换向板(24)和导流道(117)转动连接,所述导流道(117)靠近换向板(24)一侧设有旁通流道(118),所述旁通流道(118)和导流道(117)间歇连通,所述换向板(24)上设有换向楔面(241),所述旁通流道(118)内设有加热管(25),所述旁通流道(118)和工作腔(112)间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姜梅梅姜金虎田甜韩太鹏王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