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伟闫清宝专利>正文

一种基坑支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3261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钢管的下方工序,在钢管下方工序完成后,先进行钢管上部的固定,钢管上部固定完成后,进行第一深度的开挖,第一深度开挖完成后,进行钢管的固定,钢管固定后,在进行第一阶段的木板支护工序,完成木板支护工作后,再依次重复下一深度的开挖、钢管的固定及木板支护工序,最终实现整个基坑支护工作流程。该施工方法,可实现狭窄区域内的基坑支护架设,且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也短。施工周期也短。施工周期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建筑施工领域中,常需要进行开挖基坑作业,以便实现后续相关建筑物的顺利施工;在传统的基坑开挖作业过程中,常需要在基坑的周边架设上支护装置,以防止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基坑侧壁出现坍塌现象;在比较开阔的地域进行基坑开挖时,常常是在基坑的周边进行放坡处理,然后,在斜坡面上固定上钢筋网,再在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实现基坑支护的架设,但在一些比较狭窄的地域进行基坑开挖时,因基坑周边存在较多的建筑物,没有足够的放坡场地,导致无法采用放坡的方式实现基坑支护的架设;在无法采用放坡方式实现支护架设后,有的建筑工地常采用在基坑开挖线上架设混凝土柱的方式,实现基坑支护的架设,此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支护架设,但是因混凝土柱数量较多,导致施工成本较高且施工周期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利用该施工方法,可实现狭窄区域内的基坑支护架设,且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也短。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依据基坑的大小及施工要求在相应挖坑区域内设置好开挖线,依据基坑的深度选定一定长度的钢管;
[0006]S2、利用钻机沿着开挖线进行等间距钻孔作业,钻孔的深度比钢管的长度短L,相邻的两个钻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为N,利用开挖线的周长及相邻的两个钻孔之间的距离N来获得所需钢管的数量;
[0007]S3、当利用钻机沿着开挖线逐一完成钻孔后,在每一个钻孔内均设置一所述钢管;
[0008]S4、当所有钻孔内均放置完钢管后,在每一根钢管的一侧均设置一顶部加固装置,钢管的上部利用顶部加固装置的加固作用实现与其外侧土壤壁的紧密靠近;
[0009]S5、当所有的钢管上部利用顶部加固装置实现加固固定后,则利用挖机沿着钢管的内侧开始进行深度开挖,且使得开挖深度为2.5m,当开挖深度达到2.5m后,停止继续开挖;
[0010]S6、当停止开挖后,在距离钢管顶部2m位置处的土层上进行下锚杆作业;下锚杆作业的具体步骤为:在每一根钢管的一侧均设置一锚眼,在锚眼内下入锚杆,锚杆下入完成后,在锚眼内进行灌浆作业,当锚眼内的混凝土凝固后,利用锚杆的外端实现钢管的固定;
[0011]S7、当所有的钢管均与锚杆外端固定连接后,进行下支护木板作业;下支护木板作业的具体步骤为:在钢管上设置有木板卡置装置,当所有的木板卡置装置均设置完成之后,在相邻的两个木板卡置装置之间进行若干木板卡置,卡置木板时,首先将第一块木板缓慢
压入到两个木板卡置装置之间组成的卡置空间内,当第一块木板完全进入到上述卡置空间内,再将第二块木板缓慢压入到上述卡置空间内,在第二块木板缓慢下压的过程中第一块木板被第二块木板推动着缓慢下移,完成第二块木板的压入过程后,后续的木板重复第二块木板的压入过程,直到第一块木板到达上述所述的卡置空间的底部位置,当所有的钢管之间均完成木板支护后,则所有的木板和钢管则组成一个支护围墙,继而完成第一个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
[0012]S8、当完成第一个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后,则利用挖机继续进行下挖,继续下挖的深度为2m,到达继续下挖深度2m后,停止继续下挖,然后,进行第二个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第二个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的施工流程为:在距离上一个锚眼下方2m处的土层上则重复进行S6步骤中所述的下锚杆作业,完成下锚杆作业后,重复进行S7步骤中所述的下支护木板作业,当再次完成下支护木板作业后,则完成第二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后续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依据第二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依次重复进行即可,在进行下一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时,先在上一阶段支护建设工序的基坑深度上下挖两米,然后,进行后续阶段的支护建设工作,随着各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的有序完成,则逐渐实现整个基坑支护的建设工作;在上述各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依次进行过程中,在完成上一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后,在进行继续下挖时,下挖深度没有超过2m后,则就到达了基坑设计深度,此时,则需要停止下挖工作,然后,只进行S7步骤中的下支护木板作业工序,在此下支护木板作业工序中,当第一块木板与基坑底面相接触后,则停止后续木板的继续下压流程,当所有的第一块木板均通过其上方的木板被压置到与基坑底面相接触后,则完成了整个基坑支护建设工作。
[0013]优选地,在S1步骤中,钢管的直径为108mm,钢管的长度壁基坑的开挖深度长0.5

1m之间。
[0014]进一步地,在S2步骤中,钻孔的直径为110mm,0.8m≤N≤1m;10cm≤L≤30cm。
[0015]优选地,在S6步骤中,在钢管与对应的锚眼处钻取一个用于锚杆前端贯穿的通孔,在下锚杆前,先在锚杆的前端进行车丝作业,在下锚杆后,使得锚杆前端插入到通孔内,当锚杆被混凝土固定后,在锚杆的前端套上螺母,利用螺母将钢管紧紧压置在土层侧壁上,实现锚杆对钢管的固定。
[0016]进一步地,所述木板卡置装置包括两个角钢,两个所述角钢固定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钢管上,木板卡置在相邻的两个钢管上相对的两个角钢之间,通过角钢和钢管对木板端部的前后夹持作用,实现木板的前后限位,在焊接角钢时,可使得角钢避开钢管上的锚杆前端,同时,使得锚杆前端的螺母位于两个角钢构成的夹持空间的外侧。
[0017]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加固装置包括钢筋和插杆,所述钢筋的一端与对应钢管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稳定套置在斜插置在地面上所述插杆上,且插杆的上端呈向远离对应钢管的方向倾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坑支护方法,不仅可在开阔的施工区域使用,同时也可在狭小施工区域内使用,从而体现了本基坑支护方法的灵活应用性;利用该基坑支护方法进行基坑支护作业时,不仅基坑支护施工周期短同时也可降低基坑支护的施工成本,从而便于本基坑支护方法在基坑施工领域内进行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基坑侧壁防护的状态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俯视图;
[0022]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3]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0024]图5为钢管被固定在基坑侧壁上的状态示意图;
[0025]图中:1土层、11混凝土、2钢管、3顶部加固装置、31钢筋、32插杆、4锚杆、5木板、6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

5,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S1、依据基坑的大小及施工要求在相应挖坑区域内设置好开挖线,依据基坑的深度选定一定长度的钢管;S2、利用钻机沿着开挖线进行等间距钻孔作业,钻孔的深度比钢管的长度短L,相邻的两个钻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为N,利用开挖线的周长及相邻的两个钻孔之间的距离N来获得所需钢管的数量;S3、当利用钻机沿着开挖线逐一完成钻孔后,在每一个钻孔内均设置一所述钢管;S4、当所有钻孔内均放置完钢管后,在每一根钢管的一侧均设置一顶部加固装置,钢管的上部利用顶部加固装置的加固作用实现与其外侧土壤壁的紧密靠近;S5、当所有的钢管上部利用顶部加固装置实现加固固定后,则利用挖机沿着钢管的内侧开始进行深度开挖,且使得开挖深度为2.5m,当开挖深度达到2.5m后,停止继续开挖;S6、当停止开挖后,在距离钢管顶部2m位置处的土层上进行下锚杆作业;下锚杆作业的具体步骤为:在每一根钢管的一侧均设置一锚眼,在锚眼内下入锚杆,锚杆下入完成后,在锚眼内进行灌浆作业,当锚眼内的混凝土凝固后,利用锚杆的外端实现钢管的固定;S7、当所有的钢管均与锚杆外端固定连接后,进行下支护木板作业;下支护木板作业的具体步骤为:在钢管上设置有木板卡置装置,当所有的木板卡置装置均设置完成之后,在相邻的两个木板卡置装置之间进行若干木板卡置,卡置木板时,首先将第一块木板缓慢压入到两个木板卡置装置之间组成的卡置空间内,当第一块木板完全进入到上述卡置空间内,再将第二块木板缓慢压入到上述卡置空间内,在第二块木板缓慢下压的过程中第一块木板被第二块木板推动着缓慢下移,完成第二块木板的压入过程后,后续的木板重复第二块木板的压入过程,直到第一块木板到达上述所述的卡置空间的底部位置,当所有的钢管之间均完成木板支护后,则所有的木板和钢管则组成一个支护围墙,继而完成第一个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S8、当完成第一个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后,则利用挖机继续进行下挖,继续下挖的深度为2m,到达继续下挖深度2m后,停止继续下挖,然后,进行第二个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第二个阶段的支护建设工序的施工流程为:在距离上一个锚眼下方2m处的土层上则重复进行S6步骤中所述的下锚杆作业,完成下锚杆作业后,重复进行S7步骤中所述的下支护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伟闫清宝刘洪大徐攀嵘陈允顶
申请(专利权)人:杜伟闫清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