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吸附剂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320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氟吸附剂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氟吸附剂粉碎研磨后与水混合,得到浑浊液;对浑浊液的上清液进行氟离子检测,并根据氟离子含量进行分类;对氟离子含量达标的浑浊液,通过加酸或碱调节pH,温度维持50~55℃并持续搅拌,直至pH调整为6~9且保持至少10分钟不变,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对氟离子含量不达标的浑浊液,加入熟石灰进行初步除氟;再通过加酸调节pH,并持续搅拌,直至pH调整为6~7且保持至少10分钟不变;再依次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温度维持50~55℃,并搅拌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氟吸附剂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废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含氟吸附剂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SF6(六氟化硫)吸附剂主要用于电气设备的绝缘介质中,被用于去除SF6有毒、有害分解气体。因此,退役的SF6吸附剂含有较多的氟。在退役SF6吸附剂的浑浊液中,氟含量有时高达4500mg/L,不符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GB8978

1996一级标准)中的要求(低于10mg/L)。为减少废弃SF6吸附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必须对废弃SF6吸附剂进行减害化处理,使之降低到低于10mg/L之后才能将废液排放,将废渣进行集中处理。
[0003]处理废水中氟化物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化学沉淀法。通过向水体中投加钙盐来处理含氟废水。常用钙盐主要有石灰、氯化钙,其中以氯化钙作为沉淀剂存在药剂成本较高的问题,且其沉淀效果较差,沉淀物与清液分离困难,且处理后的废水氟质量浓度较高,不能达标排放。而投加石灰仅可去除绝大部分F

,但当残氟量较低时,氟化钙晶核难以形成,依靠增大石灰投放量也不能继续有效降低出水氟含量,无法达到国家氟含量10mg/L的排放标准。
[0004]因此,需要对含氟吸附剂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含氟吸附剂处理难以达到氟含量10mg/L的排放标准的问题,提供一种含氟吸附剂的处理方法,能够使含氟吸附剂处理后的废水中氟离子浓度<10mg/L,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含氟吸附剂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将含氟吸附剂粉碎研磨后与水混合,得到浑浊液;
[0009]对浑浊液的上清液进行氟离子检测,并根据氟离子含量进行分类;
[0010]对氟离子含量达标的浑浊液,通过加酸或碱调节pH,温度维持50~55℃并持续搅拌,直至pH调整为6~9且保持至少10分钟不变,然后进行固液分离;
[0011]对氟离子含量不达标的浑浊液,根据氟离子含量按预定比例加入熟石灰进行初步除氟,温度维持50~55℃,并搅拌2

3min;再通过加酸调节pH,并持续搅拌,直至pH调整为6~7且保持至少10分钟不变;再依次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温度维持50~55℃,并搅拌2

3min;然后进行固液分离。
[0012]作为优选,根据浑浊液的氟离子含量进行分类时,当氟离子含量≤10mg/L时,该浑浊液为氟离子含量达标的浑浊液;否则为氟离子含量不达标的浑浊液。
[0013]作为优选,将含氟吸附剂粉碎研磨并过3mm孔径筛网后与水混合,含氟吸附剂与水的固液比为1:10。
[0014]作为优选,采用2mol/L的盐酸或6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浑浊液的pH值。
[0015]作为优选,根据氟离子含量,按照Ca
2+
:F

=2~5:1的预定比例加入熟石灰。
[0016]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对应每升浑浊液的投加量为150mg;所述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对应每升浑浊液的投加量为2mg。
[0017]作为优选,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进行氟离子检测,采用酸碱度检测装置进行pH值在线监测,采用电磁加热装置维持温度。
[0018]作为优选,对氟离子含量达标的浑浊液,在通过加酸或碱调节pH时,以200rmp的速度进行搅拌,直至pH为6~9。
[0019]作为优选,对氟离子含量不达标的浑浊液,在初步除氟加入熟石灰后,以300rpm速度搅拌2~3分钟;加酸调节pH时,以200rmp的速度进行搅拌,直至pH为6~7;在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过程中,以200rmp的速度进行搅拌。
[0020]作为优选,固液分离后,对液体直接排放,对固体进行冲洗和烘干,并按照I类固废物集中处理。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将含氟吸附剂进行粉碎过筛后与水混合获得含氟吸附剂的浑浊液,再对浑浊液的上层清液中的氟离子的含量以及pH值进行检测,并对氟离子的含量达标和氟离子的含量不达标的浑浊液进行区别处理,这样,氟离子的含量达标的浑浊液的只需对其pH值进行处理,处理更加简洁方便,并且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而对于氟离子的含量不达标的浑浊液,采用熟石灰先将浑浊液中大部分氟含量去除后,再通过添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来进行深度除氟,处理工艺简单,并且处理后的废液中氟含量小于10mg/L,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且烘干后的固体为Ⅰ类工业固废,降低了含毒量。
[0023]2、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对含氟吸附剂进行除氟处理,吸附剂的浑浊液的上层清液中的氟离子含量能够从3381.5mg/L降为9.81mg/L,满足国标10mg/L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含氟吸附剂的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一种含氟吸附剂的处理方法,参见图1,包括以下步骤。
[0026]将含氟吸附剂粉碎研磨后与水混合,得到浑浊液。
[0027]具体实施时,含氟吸附剂从进料口自动进料,通过PLC控制器自动开启粉磨电机对含氟吸附剂进行研磨。在研磨机器内部安装有过滤筛网,研磨后的吸附剂颗粒通过3mm孔径筛网。PLC控制器通过质量传感器自动采集粉碎过筛后的吸附剂的质量,并根据过筛后的吸附剂的质量计算所需水的使用量。其中,含氟吸附剂粉与水按固液比=1:10添加。然后PLC控制器开启进水阀门,通过液位传感器控制水的注入。水注入后,PLC控制器开启搅拌电机开关,以300rmp搅拌10分钟,目的是使含氟吸附剂粉充分溶于水。
[0028]对浑浊液的上清液进行氟离子检测,并根据氟离子含量进行分类。具体实施时,PLC控制器通过氟离子选择电极测量浑浊液的上层清液中的氟离子浓度。其中,根据上层清
液中的氟离子含量进行分类:当氟离子含量≤10mg/L时,该浑浊液为达标的浑浊液;其余为不达标的浑浊液。
[0029]对氟离子含量达标的浑浊液,通过加酸或碱调节pH,温度维持50~55℃并持续搅拌,直至pH调整为6~9且保持至少10分钟不变,然后进行固液分离。
[0030]具体实施时,PLC控制器计算并加入所需酸/碱。采用2mol/L的盐酸和6mol/L的氢氧化钠进行pH值的调节。若pH<6加盐酸,pH>9则加入氢氧化钠。设溶液体积为V,溶液pH值为a,若a<6,即溶液为酸性,则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的体积若a>9,则需要加入的盐酸的体积PLC控制器开启电磁加热装置对反应液加热至50℃左右,以保证传感器的正常工作,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液温并将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吸附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氟吸附剂粉碎研磨后与水混合,得到浑浊液;对浑浊液的上清液进行氟离子检测,并根据氟离子含量进行分类;对氟离子含量达标的浑浊液,通过加酸或碱调节pH,温度维持50~55℃并持续搅拌,直至pH调整为6~9且保持至少10分钟不变,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对氟离子含量不达标的浑浊液,根据氟离子含量按预定比例加入熟石灰进行初步除氟,温度维持50~55℃,并搅拌2

3min;再通过加酸调节pH,并持续搅拌,直至pH调整为6~7且保持至少10分钟不变;再依次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温度维持50~55℃,并搅拌2

3min;然后进行固液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吸附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浑浊液的氟离子含量进行分类时,当氟离子含量≤10mg/L时,该浑浊液为氟离子含量达标的浑浊液;否则为氟离子含量不达标的浑浊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吸附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氟吸附剂粉碎研磨并过3mm孔径筛网后与水混合,含氟吸附剂与水的固液比为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吸附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2mol/L的盐酸或6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浑浊液的pH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宇魏钢李威高媛媛荆仁君曹政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