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用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用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PU),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1937年由奥托
·
拜耳等制出此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为主)、聚氨酯纤维(中国称为氨纶)、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软质聚氨酯主要是具有热塑性的线性结构,它比PVC发泡材料有更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小的压缩变型性。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因此用作包装、隔音、过滤材料,硬质聚氨酯塑料质轻、隔音、绝热性能优越、耐化学药品,电性能好,易加工,吸水率低。它主要用于建筑、汽车、航空工业、保温隔热的结构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耐油,耐磨,耐低温,耐老化,硬度高,有弹性。主要用于制鞋工业和医疗业。聚氨酯还可以制作粘合剂、涂料、合成革等。聚氨酯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近八十年的技术发展,该种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居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用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适量实验所需原料;步骤二:准备实验所需仪器;步骤三:在三口烧瓶内部安装搅拌器、温度计和真空装置,随后将准确计量的聚酯多元醇加入其中,并加热升温至100
‑
120℃,将三口烧瓶内部的真空条件设置为真空度小于0.67kPa,脱水0.5
‑
1.0h,取样测水分小于1%时降温,降温至60
‑
90℃附近后,加入准确计量的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和1,4一丁二醇和催化剂,并搅拌,使三者和聚酯多元醇之间完全混合均匀;步骤四:将三口烧瓶内部的温度升高至75℃并搅拌至
‑
NCO达到理论值,经过二正丁胺法测定后反应时间为3.5h,降温至40
‑
60℃后,加入用量为1.26
‑
2.13用量的磺酸盐,加入磺酸盐后高速搅拌5
‑
20min;步骤五:将三口烧瓶内部的温度降低至15
‑
20℃后,在高速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去离子水进行乳化;步骤六:再在三口烧瓶内部滴加计量好的乙二胺水溶液;步骤七:最后将三口烧瓶内部的反应温度升高至50
‑
60℃,减压脱除丙酮,最终得到固含量为50%的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步骤八:对粘合剂的粘接强度进行测试;步骤九:对粘合剂的耐热性能进行测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用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原料包括聚酯多元醇(工业级)、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工业级)、磺酸盐(固含50%)、1,4一丁二醇(工业级)、乙二胺(工业级)、丙酮和去离子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用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实验所需仪器包括三口烧瓶、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智,高寅,朱义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