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水下伴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273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潜水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水下伴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推进器,它们对称地、能够拆卸地设置在人体的两侧,每一侧的多个推进器均与一个操控器相连,所述操控器能够穿戴地设置手指位置,用于通过指头动作控制推进器的启停、推进速度的调档,每个所述推进器均呈鱼鳍式流线结构,用于提供人体下潜的辅助推动力。提供人体下潜的辅助推动力。提供人体下潜的辅助推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式水下伴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潜水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式水下伴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洋资源的探索和开发具有很大价值。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水下技术较发达的国家建造了数百个智能水下设备(AUV),虽然大部分为试验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强,各种功能的智能水下设备不断问世,但是大多智能水下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并且操作不便,因此,研究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携带的一种水下穿戴伴潜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穿戴式水下伴潜装置,通过操控器对推进器进行调速和档位切换,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为使用者在水下复杂环境的活动提供了保障,同时作为水下辅助设备,可以为体力不好的人提供一部分推力,缓解肌肉疲劳,亦可应用于勘探、水下搜索、动植物保护等领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在水下的安全。
[0004]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可穿戴式水下伴潜装置,包括多个推进器,它们对称地、能够拆卸地设置在人体的两侧,每一侧的多个推进器均与一个操控器相连,所述操控器能够穿戴地设置手指位置,用于通过指头动作控制推进器的启停、推进速度的调档,每个所述推进器均呈鱼鳍式流线结构,用于提供人体下潜的辅助推动力。
[0006]进一步,所述推进器包括梭子形结构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两侧各设置一个鱼鳍状的导流滑翼,尾部能够拆卸地设置有推进机构,内部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导流罩,在所述导流罩内部设置有驱动器和与所述驱动器相连的螺旋桨,
[0007]所述控制单元与驱动器、操控器相连,用于接收操控器的指头动作,通过驱动器控制推进器的启停和推进速度。
[0008]进一步,所述操控器包括与人体的食指配合的片状壳体,在所述片状壳体的表面设置摇杆和按钮,所述按钮用于控制推进器的启停以及推进速度的换挡,所述摇杆用于控制当前挡位内,推进器前进或者后退的速度,其推动幅度的大小与速度成正比。
[0009]进一步,所述推进器通过缚带、卡扣配合结构能够拆卸地设置在人体上,。
[0010]进一步,所述推进器设置有四个,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人体的左右手臂、腰部的左右两侧。
[0011]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如下:
[0012]通过操控器对推进器进行调速和档位切换,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为使用者在水下复杂环境的活动提供了保障,同时作为水下辅助设备,可以为体力不好的人提供一部分推力,缓解肌肉疲劳,亦可应用于勘探、水下搜索、动植物保护等领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在水下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推进器在人体的安装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操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

推进器,11

壳体,12

导流滑翼,13

导流罩,14

驱动器,15

螺旋桨,16

盖板,2

操控器,21

摇杆,22

按钮,3

穿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水下伴潜装置,包括多个推进器1,它们对称地、能够拆卸地设置在人体的两侧,每一侧的多个推进器1均与一个操控器2相连,该操控器2能够穿戴地设置手指位置,用于通过指头动作控制推进器的启停、推进速度的调档,每个推进器1均呈鱼鳍式流线结构,用于提供人体下潜的辅助推动力。具体如下:
[0019]如图2所示,该推进器1包括梭子形结构的壳体11,在壳体1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鱼鳍状的导流滑翼12,尾部能够拆卸地设置有推进机构,内部设置有控制单元,该推进机构包括导流罩13,在导流罩13内部设置有驱动器14和与驱动器相连的螺旋桨15,该控制单元与驱动器、操控器相连,用于接收操控器的指头动作,通过驱动器控制推进器1的启停和推进速度。
[0020]由于壳体11的线形设计会影响水下推进器的水阻,从而影响水下推进器的航速等,本专利技术基于鱼鳍在游动过程中会起到升力作用的思想,在壳体11两侧设计类鱼鳍结构的导流滑翼12,可以在使用时为推进器提供适当升力并增加稳定性,同时,为了降低阻力,壳体的主体采用梭子形的流线结构,穿戴后能有效减阻。
[0021]穿戴结构3即拆卸结构可采用系带形式,如缚带、卡扣或者魔术贴配合的结构形式将推进器固定在人体上,可以设置四个推进器1,分别设置在左右手臂上、腰部的左右两侧等等,考虑到下潜的通常动作,手臂和腰部的推进器的推动方向设置成相反,这样下潜时,手臂向上伸过头顶,其上的推动力方向和腰部的推动器的推动力方向一致,便于实现快速下潜,同时不同推动力方向的设置也为实现人体浮潜控制提供物理基础,方便使用者更好地完成水下工作如探测等等。
[0022]该壳体11的尾部与推进机构的拆卸连接可以借助插接式的连接件,如将导流罩的端部与壳体的尾部设置成子母式的插接结构,同时还可以将驱动器与控制单元的电连接结构设置在连接件内部,能够有效地降低整体结构的复杂度,减小制作成本。
[0023]在壳体11的表面设置有能够开合的盖板16,内部设置有控制单元,盖板16和壳体11的连接处均设有防水结构,由于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机械强度及耐屈挠性,且导电绝缘性能良好,固可采用橡胶圈密封,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更加有效的密封结构,满足相应的防水等级即可。
[0024]该操控器2包括与人体的食指配合的片状壳体,在片状壳体的表面设置摇杆21和按钮22,该按钮22用于控制推进器的启停以及推进速度的换挡,该摇杆21用于控制当前挡位内推进器前进或者后退的速度,其推动幅度的大小与速度成正比。
[0025]为了控制信号的可靠性,采用线缆直接将操控器与推进器主体的控制单元进行连
接,以传递控制信号。
[0026]按下按钮时,推进器将按照该档位的设置而产生相应的推进力,使推进器可以在相应的速度挡位范围内行进,而通过操控摇杆可实现无极调速,用于对推进器的精细操控,即可以实现对应速度挡位范围的速度大小调节,其向前与向后推动幅度的大小分别与对应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一个推动滑槽,初始位置设置在推动滑槽的中央位置,向前推动摇杆,推进器提供向前的推动力,反之,提供向后的推动力,该摇杆离开中央位置的距离与速度大小成正比,这样,设定完成后,就可以解放双手,方便使用者使用双手进行其他作业任务。
[0027]另外,按钮的控制优先级高于摇杆,这样推动器的启停、推动速度的调档操作才能优先于摇杆的操作,减少手指操作的复杂度,推动器的启停、推动速度的调档操作对应不同形式的按钮操作即可实现,如当使用者在借助推进器前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水下伴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推进器,它们对称地、能够拆卸地设置在人体的两侧,每一侧的多个推进器均与一个操控器相连,所述操控器能够穿戴地设置手指位置,用于通过指头动作控制推进器的启停、推进速度的调档,每个所述推进器均呈鱼鳍式流线结构,用于提供人体下潜的辅助推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水下伴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包括梭子形结构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两侧各设置一个鱼鳍状的导流滑翼,尾部能够拆卸地设置有推进机构,内部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导流罩,在所述导流罩内部设置有驱动器和与所述驱动器相连的螺旋桨,所述控制单元与驱动器、操控器相连,用于接收操控器的指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卢毅秦立国吴承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