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锚杆框架梁的三维设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271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边坡锚杆框架梁的三维设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二维空间设置锚杆框架梁的属性,并根据锚杆框架梁分布锚杆,获取锚杆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属性参数;S2,根据锚杆在实际三维地形中的布置规则和锚杆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三维地形中创建出锚杆布设的实际三维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和系统将锚杆框架梁的二维设计结果投射到了三维的地形模型中,生成的是锚杆布设三维模型,因此,最后生成的锚杆布设三维模型是根据边坡实际地形起伏变化生成的,边坡锚杆框架梁的三维设计结果更贴合实际施工场景,设计参数准确,误差小,提高了施工的效率。提高了施工的效率。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锚杆框架梁的三维设计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边坡锚杆框架梁的三维设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边坡防护中,为加固边坡岩土体,通常会采用锚杆框架梁加固,需要时也可将锚杆换成锚索,做成锚索框架梁。目前的框架梁设计方法基于二维设计,首先通过平面图圈定加固范围(图1),再根据范围计算所需锚杆的行数与列数,再通过代表性剖面图确定各个位置的锚杆长度(图2),最后再给出布置的行列示意图(图3)。
[0003]在框架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根据需要加固的已知范围,计算出需要布置锚杆的行数与列数,但是由于实际加固地形起伏变化,传统的设计方式难以将布置的锚杆行列位置与其在实际地形中的位置准确对应起来,其计算出的行列数只是个大概估计值,也难以判断,或是仅能凭经验判断所给锚杆行列数是否完全覆盖加固区域,可能会导致设计加固的范围与实际需要加固的范围错位,加固覆盖范围不到位的情况。而最终设计出的布置图也是基于平面的,到施工时仍需要施工人员凭借其经验将设计布置的加固范围映射到实际需要的加固范围,增加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锚杆框架梁的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二维空间设置锚杆框架梁的属性,并根据锚杆框架梁分布锚杆,获取锚杆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属性参数;S2,根据锚杆在实际三维地形中的布置规则和锚杆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三维地形中创建出锚杆布设的实际三维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锚杆框架梁的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根据需要加固的已知范围,以二维的单元格组指代锚杆框架梁,按照二维单元格的行数和列数来确定布置锚杆的行数与列数;S12,根据锚杆的行数与列数确定单元格的坐标,并且建立单元格坐标和锚杆属性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锚杆框架梁的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还包括:通过在单元格中填充的不同图案来区分是否设置锚杆。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锚杆框架梁的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所述单元格坐标和锚杆属性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哈希表来实现,所述哈希表中存储了单元格坐标及其对应的锚杆属性参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坡锚杆框架梁的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锚杆的属性参数包括孔径、下倾角、锚固类型、单孔数、预应力锚杆直径、锚杆长度、自由段长度和锚固段长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锚杆框架梁的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伯根谢先当解治敏刘厚强魏炜王雨佳杜猛周和祥肖昌瑞彭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