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增强型多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52650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增强型多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首先,将生物质纳米纤维分散液与碳纳米管分散液搅拌混匀,得到碳纳米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增强型多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增强型多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柔性驱动器在软机器人、传感器、人工智能和视觉智能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通过不同的设计策略,不同的材料已被用于制造具有不同类型机构的致动器。特别是,通过结合多功能材料,如迈科烯、纳米线、碳基纳米材料和液晶弹性体,已经广泛开发了多刺激响应型柔性驱动器。除了传统柔性驱动器的一般功能外,多刺激响应型柔性驱动器还具有先进的热、电或/和光耦合机械性能,并伴随着对外部刺激的智能变形响应。柔性驱动器的实际应用需要集成储能、信息采集和反馈等功能的智能系统。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电磁辐射污染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不可避免地对智能系统的信息采集和反馈造成严重干扰。此外,现有的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的多功能执行器往往需要内置储能模块,面临体积大、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同时,这些功能部件的组装和连接通常需要外部电路。这将增加智能系统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如果驱动器集成了电磁干扰屏蔽特性,则功能化驱动器可以在外部刺激的引导下发生定向形变,从而保护智能系统免受严重的电磁污染。此外,如果将电化学活性材料集成到驱动材料中,不仅可以满足多功能驱动器集成柔性储能模块的需求,还可以显着降低智能系统的质量和体积。因此,多功能、集成化智能驱动器的设计与制备是十分重要的。
[0003]碳纳米管作为一种典型的碳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电磁干扰屏蔽、能量收集/存储、和柔性驱动器等领域。单根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固有拉伸强度(>100 GPa)和杨氏模量(>1 TPa)。然而,纯碳纳米管薄膜的机械性能通常很差,因为在碳纳米管之间的管与管连接处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较弱。碳纳米管的取向和界面交联是增强界面相互作用以提高碳纳米管薄膜机械性能的两种典型策略。一方面,通过排列碳纳米管制备高取向的碳纳米管薄膜,可以提高碳纳米管之间的连接性,从而提高碳纳米管薄膜的堆积密度和机械强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碳纳米管的高度取向排列和密集堆积将不可避免地消除碳纳米管薄膜中的多孔结构,削弱其电化学性能。另一方面,以聚合物共混为代表的界面交联是提高碳纳米管薄膜力学性能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但是,由于聚合物的导电性较差,碳纳米管

聚合物复合薄膜的导电性较差。被大大削弱。因此,设计具有强机械强度和高导电性的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增强型多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增强型多功能材料,具有双层结构,是由活性热膨胀层与惰性功能层通过粘结剂层采用粘结或压合的方式层叠设置而成。
[0006]所述粘结剂为压敏胶、光固化胶、热固化胶、非导电性固化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的组合。
[0007]所述生物质增强型多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惰性功能层材料1

1)将生物质纳米纤维分散液与碳纳米管分散液搅拌混匀,得到碳纳米管

纳米纤维混合液;1

2)将碳纳米管

纳米纤维混合液通过真空抽滤法或液相蒸发法,得到碳纳米管

纳米纤维薄膜;1

3)通过原位聚合法,在碳纳米管

纳米纤维薄膜表面聚合导电聚合物,烘干,得到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

纳米纤维薄膜,即为惰性功能层材料;2)将惰性功能层材料与活性热膨胀层材料复合,得到生物质增强型多功能材料所述的生物质纳米纤维可以为纳米纤维素、纤维素纳米晶、细菌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及它们的改性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改性方式为四甲基哌啶氧化物氧化法,磺酸盐改性,两性离子掺杂,季铵盐改性,硅烷改性,酯化改性,乙酰化改性,醋酐接枝改性,丙烯酸枝改性等。优选地,改性方式为四甲基哌啶氧化物氧化法。
[0008]所述的生物质纳米纤维中,纳米纤维素,纤维素纳米晶,木质素纤维素及它们的改性衍生物的来源可以为针叶木,阔叶木,竹子等。
[0009]所述生物质纳米纤维分散液的浓度为0.1

5 mg/mL,优选为1 mg/mL。
[0010]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的浓为0.01

100 mg/mL,优选为1 mg/mL。
[0011]所述生物质纳米纤维分散液与碳纳米管分散液的的质量比为4:1.所述导电聚合物为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乙炔和聚吲哚等。优选地,导电聚合物为聚苯胺。
[0012]所述的活性热膨胀层材料为聚丙烯、聚乙烯、硅橡胶、氟硅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丁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和聚丙烯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地,活性热膨胀层为聚丙烯。
[0013]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可控的物理/化学交联,改善碳纳米管基复合薄膜的电、机械和电化学性能,进而应用于柔性电磁屏蔽器件、柔性驱动器及超级电容器中。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仿生设计是改善材料性能的有效策略。首先,受蛛网结构的启发,本专利技术选择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素、细菌纤维素等)作为粘合剂,与碳纳米管协同构建了具有蛛网状网络结构的碳纳米管

纳米纤维薄膜。由于纳米纤维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它们的加入可以通过氢键与碳纳米管形成物理纠缠,从而增强了碳纳米管基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此外,得益于纳米纤维超细的网状结构,它们对碳纳米管基复合薄膜电导率的负面影响也大大降低。因此,添加纳米纤维可以协同调控和优化碳纳米管基复合薄膜的机械和电学性能之间的平衡。其次,通过模仿蜘蛛网捕捉小昆虫的过程,可以实现聚苯胺等导电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碳纳米管基复合薄膜上的原位聚合。导电聚合物纳米粒子填充了碳纳米管基复合薄膜的部分孔隙。导电聚合物的聚合不仅可以赋予碳纳米管基复合薄膜赝电容性能,还可以通过化学交联进一步提高电/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不同细菌纤维素含量时,碳纳米管

细菌纤维素薄膜的电/力学性能。
[0016]图2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胺@碳纳米管

细菌纤维素柔性驱动器的湿度(a)、近红外光(b)与电驱动(c)性能。
[0017]图3是在X波段内,聚苯胺@碳纳米管

细菌纤维素薄膜的电磁干扰屏蔽效能。
[0018]图4 是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胺@碳纳米管

细菌纤维素薄膜的对称型超级电容器的恒电流充电/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0020]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分散液、过硫酸铵、苯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增强型多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惰性功能层材料1

1)将生物质纳米纤维分散液与碳纳米管分散液搅拌混匀,得到碳纳米管

纳米纤维混合液;1

2)将碳纳米管

纳米纤维混合液通过真空抽滤法或液相蒸发法,得到碳纳米管

纳米纤维薄膜;1

3)通过原位聚合法,在碳纳米管

纳米纤维薄膜表面聚合导电聚合物,得到惰性功能层材料;2)将惰性功能层材料与活性热膨胀层材料复合,得到生物质增强型多功能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增强型多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活性热膨胀层材料为聚丙烯、聚乙烯、硅橡胶、氟硅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丁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和聚丙烯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增强型多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生物质纳米纤维为纳米纤维素、纤维素纳米晶、细菌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及它们的改性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改性衍生物的改性方式为四甲基哌啶氧化物氧化法,磺酸盐改性,两性离子掺杂,季铵盐改性法,硅烷改性法,酯化改性法,乙酰化改性法,醋酐接枝改性法或丙烯酸枝改性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增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明岑张沛乾丁敏叶元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