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移转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236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低影响开发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移转化装置;包括:雨水桶、输送泵和生物滞留设施;所述输送泵输入端设置与雨水桶内部连通,所述输送泵输出端与生物滞留设施的上端连通,所述生物滞留设施内部设置有用于模拟户外土质环境的基质层;所述生物滞留设施用于种植植物;设置输送泵用于模拟雨水降落的过程;所述雨水桶内部用于储存雨水,所述生物滞留设施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用于取样的可打开的取样口。口。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移转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低影响开发试验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移转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滞留设施是低影响开发系统中高效经济的雨水处置措施,利用生物滞留设施来降低雨水径流中总磷的浓度,处理后的雨水再汇入到受纳水体对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物滞留设施在经过长期使用之后,雨水中的磷大部分都被生物滞留设施去除。研究磷在生物滞留系统中的迁移转化需要对基质进行取样测定,在实际情况中,一方面是不方便对生物滞留设施取基质样品,另一方面是在实际中取样会大大破坏生物滞留设施,因此,为了更好更方便研究磷在生物滞留设施中的迁移转化,需要一个方便采集样品,且不破坏生物滞留设施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移转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移转化装置,包括:雨水桶、输送泵和生物滞留设施;所述输送泵输入端设置与雨水桶内部连通,所述输送泵输出端与生物滞留设施的上端连通,所述生物滞留设施内部设置有用于模拟户外土质环境的基质层;所述生物滞留设施用于种植植物;设置输送泵用于模拟雨水降落的过程;所述雨水桶内部用于储存雨水,所述生物滞留设施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用于取样的可打开的取样口。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取样口上设置有堵头。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堵头为橡皮塞。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物滞留设施内部依次分为超高层、蓄水层、填料层、砾石排水层。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物滞留设施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出水筒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物滞留设施顶部还设置有溢流口。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工作台,所述雨水桶、输送泵和生物滞留设施放置在工作台上。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泵为蠕动泵。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可打开的取样口,如此设置可以在取到生物滞留设施内部基质的同时不破坏生物滞留设施结构,使得该生物滞留设施可以做关于磷在设施中迁移转化的持续性的试验。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移转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雨水桶

1、输送泵

2、生物滞留设施

3、溢流口

4、溢流筒

5、出水口

6、出水筒

7、取样口

8、工作台

9。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1中,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移转化装置的结构图,所述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移转化装置,包括:雨水桶1、输送泵2和生物滞留设施3;所述输送泵2输入端设置与雨水桶1内部连通,所述输送泵2输出端与生物滞留设施3的上端连通,所述生物滞留设施3内部设置有用于模拟户外土质环境的基质层;所述生物滞留设施3用于种植植物;设置输送泵2用于模拟雨水降落的过程;所述雨水桶1内部用于储存雨水,所述生物滞留设施3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用于取样的可打开的取样口8。
[0020]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可打开的取样口8,如此设置可以在取到生物滞留设施3内部基质的同时不破坏生物滞留设施结构,使得该生物滞留设施可以做关于磷在设施中迁移转化的持续性的试验。
[0021]实施例2
[0022]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取样口8上设置有堵头,用于将其堵住,便于需要打开时将其打开。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堵头可以为橡皮塞,如此保证密封性,避免漏水。当需要取基质时,只需在通过取样口8用小勺取出基质即可,达到取样又不破坏生物滞留设施3内部结构的目的。
[0024]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取样口8均匀分布,所述取样口8孔径大小为15mm,在打孔处用直径为15mm的PVC塑料管连接。所述取样口8为5个,每隔150mm设置一个取样口8。
[0025]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雨水可以为天然收集的,或者根据需要人工配置的。所述雨水中可以含有磷。
[0026]所述生物滞留设施3内部依次分为超高层(50mm)、蓄水层(100mm)、填料层(750mm)、砾石排水层(100mm)。
[0027]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生物滞留设施3底部设置有
出水口6,所述出水口6通过管道与出水筒7连通,所述出水口6和出水筒7用于对多余的水进行收集。
[0028]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生物滞留设施3顶部还设置有溢流口4,所述溢流口4距填料层顶部100mm,口径为15mm,用于收集未能及时排出的径流雨水。
[0029]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还包括与溢流口4通过管道连通的溢流筒5,用于对溢流水进行收集。
[0030]还包括工作台9,所述雨水桶1、输送泵2和生物滞留设施3放置在工作台9上。
[0031]所述输送泵2为蠕动泵。便于实现模拟降雨的过程。
[0032]所述生物滞留设施3为PVC塑料管制成,其内部打磨粗糙化处理,防止雨水径流在装置中形成短流。所述生物滞留设施3管内径为150mm,壁厚5mm,高为1000mm。
[0033]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0034](1)放置需要测定的基质至生物滞留设施3中,种植植物至稳定。
[0035](2)模拟进水前先从侧孔取适量基质,测定生物滞留设施3不同深度的本底值。
[0036](3)开启输送泵2进水(含磷),出水口6接水,直到不再出水。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移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桶、输送泵和生物滞留设施;所述输送泵输入端设置与雨水桶内部连通,所述输送泵输出端与生物滞留设施的上端连通,所述生物滞留设施内部设置有用于模拟户外土质环境的基质层;所述生物滞留设施用于种植植物;设置输送泵用于模拟雨水降落的过程;所述雨水桶内部用于储存雨水,所述生物滞留设施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用于取样的可打开的取样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移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口上设置有堵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移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为橡皮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中测定磷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炜韩成梅代梦德肖人太邓凯予李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