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31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包括承载船体,所述承载船体中部设有防倾压舱,由前至后关于防倾压舱对称设置有动力油舱、电机舱、控制舱以及推进舱;通过雷达仪与红外探头检测地形及热源,MUC控制端实现无人驾驶,行驶于海面上,通过高压水泵仓边抽水边灭火,保证水源充足性,同时承载船体上的飞行边翼,通过地效升力可以贴水面飞行,快速赶往火场,本装置提高了海上灭火的效率,无人驾驶适用于高温环境、有毒环境及辐射环境,可对海上货船游轮、火山、核电站、油田及海岛海边山林灭火。岛海边山林灭火。岛海边山林灭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灭火
,具体是指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

技术介绍

[0002]火灾是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每年上万起的火灾,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着科技的发展,消防机器人开始进入灭火领域,有效地保证了消防人员安全,提高了灭火效率,降低了损失。目前,在海上灭火系统中已经开始运用无人艇,但现有灭火无人艇上灭火系统不完善,灭火无人艇功能性装置较少,灭火效率较低。所以,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包括承载船体,所述承载船体中部设有防倾压舱,由前至后关于防倾压舱对称设置有动力油舱、电机舱、控制舱以及推进舱;
[0005]所述承载船体四周设有高压水泵仓,所述高压水泵仓设有三层板体且嵌套设于承载船体上,外部两层板体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承载船体的甲板上设有与高压水泵仓相通的高压喷水管以及自降温喷水管;所述高压喷水管阵列设置于甲板四周,所述自降温喷水管阵列设置于甲板内部;
[0006]所述承载船体两侧前部设置有鸭翼,两侧中部设置有飞行边翼,后部设置有水平尾翼,所述水平尾翼两端对称设置有垂直尾翼;
[0007]所述承载船体两侧设置有第一动力喷管组,尾部设置有第二动力喷管组。
[0008]作为改进,所述承载船体为呈椭圆形。
[0009]作为改进,所述承载船体前部对称设有首锚,中部对称设置有舷锚,后部对称设置有后舷锚,尾部对称设置有尾锚。
[0010]作为改进,所述高压喷水管上设置有联接卡锁。
[0011]作为改进,所述承载船体底面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压水板。
[0012]作为改进,所述高压喷水管高度高于自降温喷水管。
[0013]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动力喷管组包括由前至后设置于承载船体侧面的两个高速喷水喷管。
[0014]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动力喷管组由至少两个阵列设置的高速喷水喷管组成。
[0015]作为改进,所述承载船体上设置有红外探头以及雷达仪,所述控制舱内设置有与二者配合的MUC控制端。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雷达仪与红外探头检测地形及热源,MUC控制端实现无人驾驶,行驶于海面上,通过高压水泵仓边抽水边灭火,保证水源充足性,同时承载船体上的飞行边翼,通过地效升力可以贴水面飞行,快速赶往火场,本装置提高了海
上灭火的效率,无人驾驶适用于高温环境、有毒环境及辐射环境,可对海上货船游轮、火山、核电站、油田及海岛海边山林灭火。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的高压水泵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的高压喷水管结构示意图。
[0022]如图所示:1、承载船体,2、防倾压舱,3、动力油舱,4、电机舱,5、控制舱,6、推进舱,7、首锚,8、舷锚,9、后舷锚,10、尾锚,11、高压水泵仓,12、进水口,13、高压喷水管,14、自降温喷水管,15、鸭翼,16、飞行边翼,17、水平尾翼,18、垂直尾翼,19、压水板,20、第一动力喷管组,21、第二动力喷管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结合附图1

5,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包括承载船体1,所述承载船体1为呈椭圆形,所述承载船体1中部设有防倾压舱2,由前至后关于防倾压舱2对称设置有动力油舱3、电机舱4、控制舱5以及推进舱6;所述承载船体1前部对称设有首锚7,中部对称设置有,后部对称设置有后舷锚9,尾部对称设置有尾锚10;
[0025]所述承载船体1四周设有高压水泵仓11,所述高压水泵仓11设有三层板体且嵌套设于承载船体1上,外部两层板体上设有进水口12,所述承载船体1的甲板上设有与高压水泵仓11相通的高压喷水管13以及自降温喷水管14;所述高压喷水管13阵列设置于甲板四周,高压喷水管13上设置有联接卡锁,所述自降温喷水管14阵列设置于甲板内部;所述高压喷水管13高度高于自降温喷水管14;
[0026]所述承载船体1两侧前部设置有鸭翼15,两侧中部设置有飞行边翼16,后部设置有水平尾翼17,所述水平尾翼17两端对称设置有垂直尾翼18;所述承载船体1底面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压水板19;
[0027]所述承载船体1两侧设置有第一动力喷管组20,尾部设置有第二动力喷管组21;所述第一动力喷管组20包括由前至后设置于承载船体1侧面的两个高速喷水喷管。所述第二动力喷管组21由至少两个阵列设置的高速喷水喷管组成。
[0028]所述承载船体1上设置有红外探头以及雷达仪,所述控制舱5内设置有与二者配合的MUC控制端。
[0029]本专利技术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30]所述电机舱4未核动力机组或柴油机机组,通过核动力或者柴油机发电动力,动力油舱3为柴油机机组提供动力能源;通过高压水泵抽取海水至高压水泵仓11内,储蓄水源;
[0031]通过红外探头探测附近热源或人为发送火场信号至MUC控制端,MUC控制端根据火场信息通过卫星制导自动控制承载船体1赶往火场,通过承载船体1尾部的第二动力喷管组21推动船体,为水中航行时提供动力;或通过船舷两侧第一动力喷管组20,利用地效升力在水面高速飞行,两端鸭翼15在飞行中调整方向、高度,船体两侧舷的水线处设置飞行边翼16,为船体提供地效升力,船体后部设有两个垂直尾翼18,一道水平尾翼17,保持船体正确的飞行姿态;承载船体1在飞行时,第一动力喷管组20通过喷射空气提供动力;
[0032]到达火场后,通过自降温喷水管14对船体喷洒水来降温,防止火场高温对装置整体造成损失,降低灭火效率及防止装置停止运行的概率;通过高压喷水管13像火场内喷水完成灭火降尘的工作;
[0033]高压喷水管13上的联接卡锁使得可外接超高压喷管头,延长高压喷管头的灭火范围。
[0034]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包括承载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船体中部设有防倾压舱,由前至后关于防倾压舱对称设置有动力油舱、电机舱、控制舱以及推进舱;所述承载船体四周设有高压水泵仓,所述高压水泵仓设有三层板体且嵌套设于承载船体上,外部两层板体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承载船体的甲板上设有与高压水泵仓相通的高压喷水管以及自降温喷水管;所述高压喷水管阵列设置于甲板四周,所述自降温喷水管阵列设置于甲板内部;所述承载船体两侧前部设置有鸭翼,两侧中部设置有飞行边翼,后部设置有水平尾翼,所述水平尾翼两端对称设置有垂直尾翼;所述承载船体两侧设置有第一动力喷管组,尾部设置有第二动力喷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船体为呈椭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智能灭火降尘飞翼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船体前部对称设有首锚,中部对称设置有舷锚,后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延伟李佳彤殷炜淇张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商蒂金玺国际艺术品展销拍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