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开闭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21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开闭所,包括开闭所主体和除尘滤网,所述开闭所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两侧和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顶板两侧和两端靠近进风口的外侧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开闭所主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吸湿板,所述开闭所主体内部一周的底部设置有导风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散热风扇、导风板、排风扇、排气口、电机、齿轮、齿环、环形滑槽和安装板之间的互相配合,使得装置使用时,可控制两组散热风扇围绕装置内旋转对电气元件均匀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好,同时通过排风扇可加快装置内的气流流动速度,配合两组散热风扇可将从进风口内进入装置内的气流向下快速排出。将从进风口内进入装置内的气流向下快速排出。将从进风口内进入装置内的气流向下快速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开闭所


[0001]本技术涉及开闭所
,具体为多功能开闭所。

技术介绍

[0002]开闭所,是将高压电力分别向周围的几个用电单位供电的电力设施,位于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下一级,其特征是电源进线侧和出线侧的电压相同,当然,区域变电站也具有开闭所的功能,但需明确的是,开闭所是区别于变电站而言的,开闭所也指用于接受电力并分配电力的供配电设施,高压电网中称为开关站。
[0003]现有装置的缺陷:1、装置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内部电器元件会持续产生高温,当内部温度过高时,电气元件容易烧毁,现有装置的通风效果较差,装置内高温难以快速散发,导致电气元件容易烧毁;2、开闭所通常安装于地面上,湿气容易从箱体底部渗入装置内,造成内部电气元件损坏,现有装置虽在装置底部设置了吸湿板,但是吸湿板吸收湿气后,难以快速将湿气散发,导致长期受到湿气侵蚀,容易损坏,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开闭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开闭所,包括开闭所主体和除尘滤网,所述开闭所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两侧和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顶板两侧和两端靠近进风口的外侧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开闭所主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吸湿板,所述开闭所主体内部一周的底部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内侧设置有排风扇,所述除尘滤网的外侧设置有滤网框架,所述滤网框架的一端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开闭所主体内部的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导向块,两组所述导向块与滤网框架呈滑动连接相配合,所述开闭所主体两侧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排气口,所述开闭所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仓门,所述开闭所主体内部靠近导向块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电机、齿轮、齿环、环形滑槽、安装板和滑块,所述安装板位于开闭所主体内部靠近导向块的顶部,所述安装板底部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内侧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的底部共同设置有齿环,所述齿环底部的两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齿环相互啮合的齿轮。
[0007]优选的,所述吸湿板的顶部由弧形结构制成,所述吸湿板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排湿孔。
[0008]优选的,所述开闭所主体两侧靠近排气口的外侧设置有斜形护板。
[0009]优选的,所述密封门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开闭所主体两侧一端的顶部设置有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卡扣,所述密封门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握把。
[0010]优选的,所述滤网框架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垫,且密封垫与开闭所主体相互贴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开闭所;
[0012]1.通过散热风扇、导风板、排风扇、排气口、电机、齿轮、齿环、环形滑槽和安装板之间的互相配合,使得装置使用时,可控制两组散热风扇围绕装置内旋转对电气元件均匀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好,同时通过排风扇可加快装置内的气流流动速度,配合两组散热风扇可将从进风口内进入装置内的气流向下快速排出,排出时气流会经过电气元件的表面,再次对其进行散热,加强了装置内的通风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散热能力,可防止电气元件烧毁;
[0013]2.通过进风口、除尘滤网、导风板、排风扇、吸湿板和排气口之间的互相配合,可通过吸湿板吸收装置底部湿气,在装置内气体排出时,可先吹向吸湿板表面,配合排湿孔,可将吸湿板吸收的湿气带走,使其快速干燥,解决了湿气长时间侵蚀吸湿板导致其使用寿命低的情况,同时气体进入装置内时,可先对气体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防止灰尘进入装置内,对电器元件造成伤害,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开闭所主体;2、顶板;3、导流板;4、进风口;5、密封门;6、仓门;7、除尘滤网;8、散热风扇;9、导风板;10、排风扇;11、吸湿板;12、排气口;13、滤网框架;14、导向块;15、电机;16、齿轮;17、齿环;18、环形滑槽;19、安装板;2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多功能开闭所,包括开闭所主体1和除尘滤网7,开闭所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顶板2两侧和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风口4,顶板2两侧和两端靠近进风口4的外侧设置有导流板3,对雨水进行导流,防止雨水进入装置内,开闭所主体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吸湿板11,开闭所主体1内部一周的底部设置有导风板9,导风板9的内侧设置有排风扇10,可将气体快速排出,除尘滤网7的外侧设置有滤网框架13,滤网框架13的一端设置有密封门5,开闭所主体1内部的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导向块14,两组导向块14与滤网框架13呈滑动连接相配合,开闭所主体1两侧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排气口12,开闭所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仓门6,便于打开装置进行检修,开闭所主体1内部靠近导向块14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组件。
[0021]进一步的,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8、电机15、齿轮16、齿环17、环形滑槽18、安装板19和滑块20,安装板19位于开闭所主体1内部靠近导向块14的顶部,安装板19底部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18,环形滑槽18内侧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滑块20,两组滑块20的底部共同设置
有齿环17,齿环17底部的两侧设置有散热风扇8,安装板19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齿环17相互啮合的齿轮16,可控制两组散热风扇8围绕装置内旋转对电气元件均匀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好。
[0022]进一步的,吸湿板11的顶部由弧形结构制成,吸湿板11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排湿孔,提升干燥效果。
[0023]进一步的,开闭所主体1两侧靠近排气口12的外侧设置有斜形护板,放置雨水进入装置内。
[0024]进一步的,密封门5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卡槽,开闭所主体1两侧一端的顶部设置有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卡扣,便于对除尘滤网7装卸,密封门5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握把,便于将除尘滤网7取出清理。
[0025]进一步的,滤网框架13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垫,且密封垫与开闭所主体1相互贴合,提升密封性。
[0026]工作原理:该装置通过吸湿板11可吸出装置底部的湿气,防止湿气渗入装置内,装置运行时,启动电机15和散热风扇8,通过散热风扇8可对装置内电气元件进行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开闭所,包括开闭所主体(1)和除尘滤网(7),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所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两侧和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风口(4),所述顶板(2)两侧和两端靠近进风口(4)的外侧设置有导流板(3),所述开闭所主体(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吸湿板(11),所述开闭所主体(1)内部一周的底部设置有导风板(9),所述导风板(9)的内侧设置有排风扇(10),所述除尘滤网(7)的外侧设置有滤网框架(13),所述滤网框架(13)的一端设置有密封门(5),所述开闭所主体(1)内部的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导向块(14),两组所述导向块(14)与滤网框架(13)呈滑动连接相配合,所述开闭所主体(1)两侧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排气口(12),所述开闭所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仓门(6),所述开闭所主体(1)内部靠近导向块(14)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开闭所,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8)、电机(15)、齿轮(16)、齿环(17)、环形滑槽(18)、安装板(19)和滑块(20),所述安装板(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琛钟
申请(专利权)人:永册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