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展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2053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展示装置及方法,包括由计算机一、计算机二和真实工业机器人组成的装置,所述计算机一显示基于Unity开发的虚拟工业机器人,所述计算机二安装Ubantu实时系统并运行EtherCAT的IGH主站及基于QT开发的机器人控制软件,所述计算机二通过EtherCAT网络接口实时控制真实工业机器人,所述计算机二通过另一路以太网接口实现对虚拟工业机器人的数据驱动控制,所述装置具有虚拟运行模式和虚实同步运行模式,用户可以导入自己计算的轨迹插补数据,与系统自有算法的插补数据进行比较,从而验证用户插补算法的准确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帮助学习和研究人员快速理解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及过程的装置及方法。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及过程的装置及方法。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及过程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展示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实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制造业逐渐从传统制造方式向着智能制造方式进行转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展,对机器人控制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0003]因此,急需改善工业机器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并帮助学习和研究人员快速理解、掌握、验证机器人控制原理、控制方法。
[0004]进而保证工业机器人在实际工作中的高精度运行,避免直接控制工业机器人从而产生的各种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实验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展示装置,包括由计算机一、计算机二和真实工业机器人组成的展示装置,所述计算机一显示基于Unity开发的虚拟工业机器人,所述计算机二安装 Ubantu实时系统并运行EtherCAT的IGH主站及基于QT开发的机器人控制软件,所述计算机二通过一路EtherCAT网络接口实时控制真实工业机器人,所述计算机二通过一路以太网接口实现对虚拟工业机器人的数据驱动控制,所述展示装置具有虚拟运行模式和虚实同步运行模式,在虚拟运行模式下,计算机二上的机器人控制软件单独驱动控制计算机一上的虚拟工业机器人,在虚实同步运行模式下,通过计算机二分别驱动计算机一上的虚拟工业机器人和真实工业机器人同步运行。
[0008]进一步的,所述计算二具有演示性的控制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分别在空间坐标系下以及关节坐标系下进行点动运行。
[0009]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展示装置的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搭建虚拟仿真平台;
[0011]S2:进行参数配置,创建网络连接;
[0012]S3:依据虚拟工业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连杆参数和各关节DH参数,进行运动学正解和运行学逆解;
[0013]S4:机器人控制软件展示空间点到点关节运动插补原理(MOVJ),通过输入起点、终点,利用三次样条插值进行关节运动插补;
[0014]S5:在机器人控制软件展示空间直线轨迹规划插补原理(MOVL)和空间圆弧轨迹规划插补原理(MOVC),通过输入起始点、中间点与终止点,设置插补周期、插补速度、加减速方式,进行连续轨迹运动插补。
[0015]S6:通过机器人控制软件分别导入用户根据插补原理计算得到的关节插补数据、直线插补数据、圆弧插补数据,机器人控制软件将用户插补轨迹与系统自有算法插补轨迹进行比较,验证用户的插补算法正确性及精确性。
[0016]S7:连接真实机器人,在虚实同步控制模式下,进一步观察、验证插补算法正确性及精确性。
[0017]进一步的,所述S1中,首先在计算机二上安装Linux下的Ubantu实时系统并建立 EtherCAT的IGH主站,将机器人模型导入计算机一基于Unity开发的软件中,设置机器人运动约束,和实际控制参数绑定;计算机一和计算机二之间通过以太网实现数据的传输;计算机二通过EtherCAT的IGH主站实时控制真实工业机器人运动。
[0018]进一步的,所述S3中,运动学正解的计算方法:虚拟工业机器人从关节1到关节6进行坐标变换,结果就是末端的位置坐标;运动学逆解的计算方法:根据末端位姿解算出关节角,这里的算法为首先求解虚拟工业机器人末端旋转变换矩阵,接着利用解析法求解6个关节值,求出8组解;并通过判断筛选各关节角范围内的解,设置末端执行器空间坐标系下的位姿,利用虚拟工业机器人逆解算出关节角。
[0019]进一步的,所述S4中,点到点关节运动插补模式是首先利用逆运动学得到目标位姿的各个关节角,然后在关节坐标系下,各关节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实时计算得到每个时刻关节角。
[0020]进一步的,所述S5中,空间直线和空间圆弧连续轨迹插补模式是首先在笛卡尔坐标系下根据插补周期、插补速度、加减速方式计算得到各插补点位姿,然后根据逆运动学实时计算得到各关节角。
[0021]进一步的,所述S6中,通过机器人控制软件导入用户计算的插补数据,与系统自有算法插补轨迹进行比较,验证用户的插补算法正确性及精确性。
[0022]进一步的,所述S7中,通过连接真实机器人,在虚实同步控制模式下,进一步验证插补算法正确性及精确性。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装置有虚拟运行和虚实同步运行两种模式,虚拟运行模式下,机器人控制软件可以展示工业机器人空间点到点关节运动插补原理、空间连续轨迹插补原理;用户可以导入插补数据控制虚拟工业机器人,验证轨迹规划插补算法是否正确,避免直接控制真实机器人的各种危险。虚实同步运行模式下,机器人控制软件通过EtherCAT的IGH主站,同步驱动虚拟工业机器人和真实工业机器人运行,进一步验证运动学求解、轨迹规划插补算法;整个装置能够帮助学习和研究人员快速理解、掌握、验证机器人控制原理、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机器人控制软件的界面一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机器人控制软件的界面二示意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机器人控制软件的界面三示意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机器人控制软件的界面四示意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三次样条插值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参见图1~6所示,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展示装置,包括由计算机一、计算机二和真实工业机器人组成的展示装置,计算机一显示基于Unity开发的虚拟工业机器人,计算机二安装Ubantu实时系统并运行IGH的EtherCAT主站及基于QT开发的机器人控制软件,计算机二通过一路EtherCAT网络接口控制真实工业机器人,计算机二通过另一路以太网接口实现对虚拟工业机器人的数据驱动控制,展示装置具有虚拟运行模式和虚实同步运行模式,在虚拟运行模式下,计算机二上的机器人控制软件单独驱动控制计算机一上的虚拟工业机器人,在虚实同步运行模式下,通过计算机二分别驱动计算机一上的虚拟工业机器人和真实工业机器人同步运行。
[0033]计算二具有演示性的控制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分别在空间坐标系下以及关节坐标系下进行点动运行。如图5所示;
[0034]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装置的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S1:搭建虚拟仿真平台;
[0036]S2:进行参数配置,创建网络连接;如图2所示;
[0037]S3:依据虚拟工业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连杆参数和各关节DH参数,进行运动学正解和运行学逆解;
[0038]S4:机器人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计算机一、计算机二和真实工业机器人组成的展示装置,所述计算机一显示基于Unity开发的虚拟工业机器人,所述计算机二安装Ubantu实时系统并运行EtherCAT的IGH主站及基于QT开发的机器人控制软件,所述计算机二通过一路EtherCAT网络接口实时控制真实工业机器人,所述计算机二通过一路以太网接口实现对虚拟工业机器人的数据驱动控制,所述展示装置具有虚拟运行模式和虚实同步运行模式,在虚拟运行模式下,计算机二上的机器人控制软件单独驱动控制计算机一上的虚拟工业机器人,在虚实同步运行模式下,通过计算机二分别驱动计算机一上的虚拟工业机器人和真实工业机器人同步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二具有演示性的控制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分别在空间坐标系下以及关节坐标系下进行点动运行。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原理展示装置的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虚拟仿真平台;S2:进行参数配置,创建网络连接;S3:依据虚拟工业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连杆参数和各关节DH参数,进行运动学正解和运行学逆解;S4:机器人控制软件展示空间点到点关节运动插补原理(MOVJ),通过输入起点、终点,利用三次样条插值进行关节运动插补;S5:在机器人控制软件展示空间直线轨迹规划插补原理(MOVL)和空间圆弧轨迹规划插补原理(MOVC),通过输入起始点、中间点与终止点,设置插补周期、插补速度、加减速方式,进行连续轨迹运动插补。S6:通过机器人控制软件分别导入用户根据插补原理计算得到的关节插补数据、直线插补数据、圆弧插补数据,机器人控制软件将用户插补轨迹与系统自有算法插补轨迹进行比较,验证用户的插补算法正确性及精确性。S7:连接真实机器人,在虚实同步控制模式下,进一步观察、验证插补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刘汉忠唐鹏王旭马永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