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2000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纤维软管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包括:将软管的第一起始灌胶段平铺于传送带上;从第一起始灌胶段的端头向第一起始灌胶段的外模与内膜之间灌入第一部分树脂,通过滚筒组件在第一起始灌胶段进行推胶定厚;通过传送带带动软管向前移动,直至软管的尾端移动至滚筒组件的前方;将完成第一次灌胶的软管的第二起始灌胶段平铺于传送带上;从第二起始灌胶段的端头向第二起始灌胶段的外模与内膜之间灌入第二部分树脂,通过滚筒组件在第二起始灌胶段进行推胶定厚;通过传送带带动软管向前移动,直至软管的尾端移动至滚筒组件的前方。该灌胶方法能够保证树脂与玻璃纤维布的充分浸透。证树脂与玻璃纤维布的充分浸透。证树脂与玻璃纤维布的充分浸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纤维软管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紫外光固化非开挖内衬修复技术是将玻璃纤维软管拉入待修复管道内充气膨胀使其紧贴原有管道,然后通过紫外光照射使数值固化形成具有较高强度内衬管的非开挖技术。该技术因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质量高、内衬和管道之间形成了紧密贴合、过流面积损失小等优点,目前已在管道修复工程中广泛应用。
[0003]应用于紫外光固化非开挖内衬修复技术的内衬软管是浸渍光固化树脂的玻璃纤维软管。玻璃纤维软管由里向外具有内膜、纤维树脂层、外模、防护膜。在生产玻璃纤维软管时,对由内到外依次具有内膜、玻璃纤维布、外模和防护膜的干料软管进行树脂灌胶,即在内膜和外模之间灌注树脂,使树脂浸渍玻璃纤维布,从而形成纤维树脂层。现有的灌胶工艺存在树脂无法充分浸透玻璃纤维布的问题,影响成品软管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纤维软管灌胶存在树脂无法充分浸透玻璃纤维布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软管的第一起始灌胶段平铺于传送带上;步骤S2,从所述第一起始灌胶段的端头向所述第一起始灌胶段的外模与内膜之间灌入第一部分树脂,通过滚筒组件在所述第一起始灌胶段进行推胶定厚;步骤S3,通过所述传送带带动所述软管向前移动,直至所述软管的尾端移动至所述滚筒组件的前方,以完成对整段所述软管的第一次灌胶;步骤S4,将完成所述第一次灌胶的所述软管的第二起始灌胶段平铺于所述传送带上;步骤S5,从所述第二起始灌胶段的端头向所述第二起始灌胶段的外模与内膜之间灌入第二部分树脂,通过所述滚筒组件在所述第二起始灌胶段进行推胶定厚;步骤S6,通过所述传送带带动所述软管向前移动,直至所述软管的尾端移动至所述滚筒组件的前方,以完成对整段所述软管的第二次灌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树脂和所述第二部分树脂的总量不小于整段所述软管所需树脂的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具有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所述第一起始灌胶段为靠近所述第一端头的灌胶段,所述第二起始灌胶段为靠近所述第二端头的灌胶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软管的管径确定所述第一部分树脂的量和所述第二部分树脂的量,所述第一部分树脂的量大于所述第二部分树脂的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传送带上的所述软管具有层叠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软管的焊缝位于所述第一侧部;在所述步骤S1

步骤S3中,所述软管的第一侧部位于所述第二侧部的下方;在所述步骤S4

步骤S6中,所述软管的第二侧部位于所述第一侧部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S21,从所述第一起始灌胶段的端头向所述软管的下侧外模与内膜之间灌入所述第一部分树脂中的一部分树脂,通过所述滚筒组件在所述第一起始灌胶段进行下层树脂的推胶定厚;步骤S22,从所述第一起始灌胶段的端头向所述软管的上侧外模与内膜之间灌入所述第一部分树脂中的另一部分树脂,通过所述滚筒组件在所述第一起始灌胶段进行上层树脂的推胶定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步骤S51,从所述第二起始灌胶段的端头向所述软管的下侧外模与内膜之间灌入所述第二部分树脂中的一部分树脂,通过所述滚筒组件在所述第二起始灌胶段进行下层树脂的推胶定厚;步骤S52,从所述第二起始灌胶段的端头向所述软管的上侧外模与内膜之间灌入所述第二部分树脂中的另一部分树脂,通过所述滚筒组件在所述第二起始灌胶段进行上层树脂的推胶定厚。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设置于
工作台上,所述滚筒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所述第四滚筒、所述第三滚筒、所述第二滚筒和所述第一滚筒沿所述传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并均可在所述工作台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纤维软管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燕磊罗洋余佳刘柳龚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