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及其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3142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05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及其运行方法,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包括主体和动力伞,主体的外壁上具有多个分别环向间隔分布的连接部和挂接件,且多个连接部和多个挂接件沿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主体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动力伞为筒状,动力伞的一端具有多个环向间隔分布的连接耳,动力伞的另一端具有多个环向间隔分布的挂接耳;主体穿过动力伞,多个连接部与多个连接耳对应设置,并相互连接;多个挂接耳与多个挂接件对应设置并相互可拆卸地挂接,挂接件具有自脱钩功能,多个挂接件与多个挂接耳可同步解除挂接。如此使得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在管道内完成工作后,可将动力伞反解挂使其翻转以便对带伞式管道机器人进行逆流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对有流体流动的管道进行检测时,多是采用皮碗式管道机器人或动力伞式管道机器人,对于这类型的管道机器人而言,其是由管道的一端投入,其依靠流体的流动推力来推动管道机器人在管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移动,而从管道的另一端进行回收,但其难以在逆流状态下进行回收,具体缺点体现如下:在管道中,流速越高,则水流推力越大,管道机器人在管道内移动就越顺畅,但检测完成后,管道机器人需逆流回收时,需施加的拉回力成倍增加,在很多施工情况下,需要将管路投放口上游的阀门关小或者关闭,或者等下游用水量减小时再进行回收,不仅影响下游流体的正常供应,而且对施工带来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进行脱伞处理以便于逆流回收的带伞式管道机器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包括:

3、主体,所述主体的外壁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伞(2)为喇叭形,多个所述连接耳(21)环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动力伞(2)开口较小的一端,多个所述挂接耳(22)环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动力伞(2)开口较大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凸设在所述主体(1)对应处,且所述连接部(11)具有贯穿的连接孔(111),所述连接耳(21)为系接绳,所述系接绳用以系接在对应所述连接孔(111)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伞(2)为喇叭形,多个所述连接耳(21)环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动力伞(2)开口较小的一端,多个所述挂接耳(22)环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动力伞(2)开口较大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凸设在所述主体(1)对应处,且所述连接部(11)具有贯穿的连接孔(111),所述连接耳(21)为系接绳,所述系接绳用以系接在对应所述连接孔(111)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耳(22)具有挂接绳(221)和设置在所述挂接绳(221)一端的挂环(222),所述挂接绳(221)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伞(2)的对应处连接,所述挂环(222)用以与对应所述挂接件可拆卸地挂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伞式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1)内的伸缩驱动件(3),所述主体(1)的外壁上对应所述挂接件的位置处凹设有环槽(13),所述主体(1)内靠近所述环槽(13)的位置处设置有联动板(4),所述环槽(13)的槽壁靠近所述联动板(4)的一侧环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洪标冯成会刘伟罗斌郭晓剑吴凡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