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微生物用分离培养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1993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厌氧微生物用分离培养集成装置,包括分离箱和培养箱,分离箱的分离箱壳体的右端底部设有分离箱插槽,培养箱的培养箱壳体的左端底部朝左凸出而形成与分离箱插槽适配的培养箱凸起,分离箱壳体内于所述培养箱凸起的上侧设置有培养皿托盘放置台,培养箱内设置有培养箱底板,培养箱壳体内于所述培养箱底板的下侧设置有被驱动机构驱动而能够左右移动的移动块,移动块上设置有电磁铁,培养皿托盘具有用于与其下侧的电磁铁配合的培养皿磁体,移动块通过电磁铁驱动培养皿托盘由培养皿放置台穿过分离箱出仓口、培养箱进仓口而进入培养箱壳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厌氧微生物在分离箱与培养箱之间转移时容易接触不适宜环境的技术问题。触不适宜环境的技术问题。触不适宜环境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微生物用分离培养集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厌氧微生物用分离培养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厌氧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作用也日益引起重视,为了实现对厌氧微生物的研究,其分离和培养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技术关键是需要使该类微生物处于低氧或高氮、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中。
[0003]厌氧微生物培养的第一步是进行厌氧菌的分离,然后是进行厌氧菌的培养,这就需要利用到两个设备,一个是用于厌氧菌分离的厌氧手套箱,一个是用于厌氧菌培养的培养箱。
[0004]在现有技术中,厌氧手套箱和培养箱分别单独独立布置,在厌氧手套箱内实现厌氧微生物分离后,需要将装载有微生物的培养皿转移至培养箱中,培养皿在转移过程中容易接触到外界环境,而外界的不适宜环境(比如说不适宜的温度、带菌环境、高氧等)会对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培养箱只能在微生物装入前进行杀菌操作,培养箱的无菌环境不能保持太长时间,如果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微生物的培养没有完成,就需要面临将微生物转移到新的无菌的培养箱中的情况,此时就会增加微生物与不适宜环境的接触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微生物用分离培养集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厌氧微生物在分离箱与培养箱之间转移时容易接触不适宜环境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厌氧微生物用分离培养集成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厌氧微生物用分离培养集成装置,包括分离箱和培养箱,分离箱的分离箱壳体的右端底部朝左内凹而形成分离箱插槽,培养箱的培养箱壳体的左端底部朝左凸出而形成与分离箱插槽适配的培养箱凸起,分离箱壳体内于所述培养箱凸起的上侧设置有培养皿托盘放置台,分离箱上于所述培养皿放置台的右侧设置有分离箱出仓口,培养箱的左端设置有与所述分离箱出仓口对应设置的培养箱进仓口,分离箱出仓口和/或培养箱进仓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仓门,培养箱内设置有培养箱底板,培养箱壳体内于所述培养箱底板的下侧设置有被驱动机构驱动而能够左右移动的移动块,移动块上设置有电磁铁,培养皿托盘具有用于与其下侧的电磁铁配合的培养皿磁体,移动块通过电磁铁驱动培养皿托盘由培养皿放置台穿过分离箱出仓口、培养箱进仓口而进入培养箱壳体内。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微生物的分离在分离箱内完成,当微生物分离完成后,操作人员可以在分离箱内将装载有微生物的培养皿放置于培养皿托盘上,因为培养皿托盘位于分离箱内,因此该操作可以方便实现,随后打开仓门,由于分离箱凸起结
构的存在,因此移动块可以顺利的移动到培养皿托盘放置台的下侧,电磁铁通电,电磁铁与培养皿托盘之间的吸力,保证培养皿托盘可以随电磁铁移动,进而方便的将培养皿托盘上的培养皿移动到培养箱内进行培养,然后关闭仓门,培养皿托盘与电磁铁之间采用非接触式的磁力移动方式,这样不需要在培养箱底板和培养皿托盘放置台设置培养皿托盘导轨,因此可以方便仓门的密封设置。本专利技术中实现了分离箱和培养箱的集成布置,培养皿在分离箱与培养箱之间转移时,不接触外界环境,因此不会遇到外界不适宜环境,有利于厌氧微生物的顺利培养。
[0008]进一步的,培养箱被培养箱隔板分隔成沿左右方向顺序设置的左侧箱室、过渡箱室和右侧箱室,左侧箱室、右侧箱室内均设置有培养箱杀菌装置,过渡箱室中设置有用于培养皿通过的导通左侧箱室和右侧箱室的过渡通道,过渡通道处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通道门,过渡通道中设置有杀菌喷淋装置,移动块通过电磁铁驱动培养皿托盘在左侧箱室、过渡箱室和右侧箱室之间转移。
[0009]进一步的,杀菌喷淋装置包括喷头,喷头通过三通接头分别连接有杀菌剂管路和气体管路。
[0010]进一步的,过渡箱室内于过渡通道的顶部和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对培养皿外周进行清扫的滚筒刷。
[0011]进一步的,分离箱为手套分离箱,分离箱内设置有分离箱杀菌装置和升降操作台。
[0012]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十字滑台,十字滑台包括导向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导轨和导向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导轨,移动块导向移动装配于纵向导轨上,横向导轨的左端延伸至培养皿托盘放置台的下侧。
[0013]进一步的,培养箱与分离箱之间于所述分离箱出仓口、培养箱进仓口的外围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固定于分离箱上,分离箱能够与培养箱脱离。
[0014]进一步的,培养箱凸起的顶部高度低于培养箱底板,培养箱凸起与培养箱底板之间通过内凹台阶相连,内凹台阶与培养皿放置台的右端接触挡止配合,培养箱底板的顶部高度与培养皿放置台的顶部高度齐平设置。
[0015]进一步的,分离箱出仓口和培养箱进仓口处均设置有后端朝右摆动而打开的仓门,定义分离箱出仓口的仓门为分离箱出仓仓门,培养箱进仓口的仓门为培养箱进仓仓门,分离箱出仓仓门的前端与分离箱壳体铰接相连,培养箱进仓仓门的前端与培养箱壳体铰接相连,分离箱出仓仓门、培养箱进仓仓门的铰接轴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分离箱出仓仓门与分离箱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关门的第一复位扭簧,培养箱进仓仓门与培养箱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关门的第二复位扭簧。
[0016]进一步的,分离箱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朝右顶推分离箱出仓仓门而使得分离箱出仓仓门打开的开门机构,分离箱出仓仓门后端朝右摆动打开时,培养箱进仓仓门被分离箱出仓仓门朝右顶推而打开。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培养箱包括左侧箱室和右侧箱室,在培养皿进入左侧箱室前,左侧箱室先进行杀菌处理,培养一段时间后,左侧箱室内的细菌数量可能会增加,此时可以对右侧箱室进行杀菌处理,移动电磁铁将培养皿移动到右侧箱室,保证培养皿在不接触外界不宜环境的基础上,可以持续的在适宜环境中培养,培养皿在经过过渡箱室时,通过对培养皿周的喷淋杀菌,还可以杀掉培养皿外周产生的细菌,通过左侧箱
室和右侧箱室的交替使用,可以保持培养皿较长时间的无菌培养。
附图说明
[0018]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地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地部分,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外形图;图3是图1中分离箱插槽、培养箱凸起的配合示意图;图4是图3中分离箱出仓仓门、培养箱进仓仓门未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4中分离箱出仓仓门、培养箱进仓仓门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分离箱;2、培养箱;3、分离箱进料口;4、分离箱杀菌灯;5、升降操作台;6、放大镜;7、分离箱壳体;8、培养皿托盘放置台;9、培养皿托盘;10、培养皿;11、培养箱凸起;12、移动块;13、电磁铁;14;横向导轨;15、培养箱进仓口;16、左侧箱室杀菌灯;17、过渡通道;18、过渡通道顶板;19、右侧箱室杀菌灯;20、培养箱隔板;21、滚筒刷;22、十字滑台;23、控制盒;24、操作杆;25、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微生物用分离培养集成装置,包括分离箱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分离箱的分离箱壳体的右端底部朝左内凹而形成分离箱插槽,培养箱的培养箱壳体的左端底部朝左凸出而形成与分离箱插槽适配的培养箱凸起,分离箱壳体内于所述培养箱凸起的上侧设置有培养皿托盘放置台,分离箱上于所述培养皿放置台的右侧设置有分离箱出仓口,培养箱的左端设置有与所述分离箱出仓口对应设置的培养箱进仓口,分离箱出仓口和/或培养箱进仓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仓门,培养箱内设置有培养箱底板,培养箱壳体内于所述培养箱底板的下侧设置有被驱动机构驱动而能够左右移动的移动块,移动块上设置有电磁铁,培养皿托盘具有用于与其下侧的电磁铁配合的培养皿磁体,移动块通过电磁铁驱动培养皿托盘由培养皿放置台穿过分离箱出仓口、培养箱进仓口而进入培养箱壳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微生物用分离培养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箱被培养箱隔板分隔成沿左右方向顺序设置的左侧箱室、过渡箱室和右侧箱室,左侧箱室、右侧箱室内均设置有培养箱杀菌装置,过渡箱室中设置有用于培养皿通过的导通左侧箱室和右侧箱室的过渡通道,过渡通道处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通道门,过渡通道中设置有杀菌喷淋装置,移动块通过电磁铁驱动培养皿托盘在左侧箱室、过渡箱室和右侧箱室之间转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微生物用分离培养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杀菌喷淋装置包括喷头,喷头通过三通接头分别连接有杀菌剂管路和气体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微生物用分离培养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箱室内于过渡通道的顶部和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对培养皿外周进行清扫的滚筒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微生物用分离培养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箱为手套分离箱,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争艳樊星雍晗紫罗琼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