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轴承及带编码器的组合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179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组合轴承,包括上轴承和下轴承,上轴承包括上轴承外圈和上轴承内圈;上轴承内圈一端为内圈件,下轴承包括下轴承外圈和下轴承内圈;上轴承内圈的另一端为轴件,穿过下轴承内圈并由锁紧套锁于下轴承内圈上;上轴承外圈与下轴承外圈紧密配合。带编码器的组合轴承,还包括编码器组件,编码器组件包括码盘,光电组件和感应组件,码盘安装于上轴承内圈上,感应组件安装在下轴承外圈内底面,光电组件包括光源,并照射码盘,光电组件与感应组件电路连接。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将组合轴承一体化方式,减少了安装环节,确保了轴承的固有精度,有效提升旋转平稳性,同时组装与拆卸方便,利于维修,一体化结构节省空间,外形优美。外形优美。外形优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轴承及带编码器的组合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
,尤其涉及用于轴承及带编码器的轴承。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的零部件,而编码器与轴承的结合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轴承编码器,如图1所示,包括轴承和编码器组件,轴承包括上轴承1和下轴承2,编码器组件包括编码器座6、码盘42、感应组件43、光电组件41、码盘支撑套9以及铜轴7和防护罩8,光电组件41和感性件43安装于编码器上,铜轴7穿过并与下轴承2、编码器座6、上轴承1与码盘支撑盘9过盈配合,码盘42安装于码盘支撑盘9。该编码器安装面多,加工复杂,而且多个零件安装一起,轴承装配时游隙无法定量消除,组合精度差,特别是编码器座的设计,其体积较大,适用场景受限,而且铜轴与轴承之间的配合方式,不利于拆卸与安装,单个零件损坏,存在整体报废,无法局部维修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非一体化,组合精度差等缺点,提供一体化组合轴承及带编码器的组合轴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轴承,包括上轴承(1)和下轴承(2),其特征在于,上轴承(1)包括上轴承外圈(11)和上轴承内圈(12),上轴承外圈(11)和上轴承内圈(12)配合;上轴承内圈(12)一端为内圈件(121),内圈件(121)与上轴承外圈(11)配合;下轴承(2)包括下轴承外圈(21)和下轴承内圈(22),下轴承外圈(21)和下轴承内圈(22);上轴承内圈(12)的另一端为轴件(122),轴件(122)穿过下轴承内圈(22)并由锁紧套(3)固定,锁紧套(3)锁于下轴承内圈(22)内,使上轴承内圈(12)带动轴件(122)旋转,轴件(122)带动下轴承内圈(22)旋转;上轴承外圈(11)与下轴承外圈(21)紧密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锁紧套(3)包括锁紧套体和设于锁紧套体一侧的锥台(31),锁紧套体与锥台(31)的中心形成中心圆柱孔(32),锁紧套(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缺口(33),缺口(33)与中心圆柱孔(32)相通,轴件(122)穿入中心圆柱孔(32)并由中心圆柱孔(32)抱紧固定,锁紧套(3)的外围锁于下轴承内圈(22)的内孔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下轴承内圈(22)的内孔壁形状与锁紧套(3)的外围形状相匹配,下轴承内圈(22)与锁紧套(3)外围的径向接触面为端面(222),锁紧套(3)锁于下轴承内圈(22)的端面(22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锁紧套体上设有第一锁紧安装孔(34),下轴承内圈(22)上设有对应第二锁紧安装孔(221),第一锁紧安装孔(34)与第二锁紧安装孔(221)通过螺母连接来加紧锁紧套(3)与轴件(122)抱紧程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上轴承外圈的侧边沿设有第一凹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训武聂和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盟精工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