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透镜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172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像透镜组。成像透镜组由光线入射侧至光线出射侧依次包括:前组透镜组和后组透镜组;前组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后组透镜组包括朝向出射侧的面为凸面的第四透镜和朝向出射侧的面为凸面的第五透镜;其中,成像透镜组在微距组态下的第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1与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1/f<1.3;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透镜组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成像透镜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便携式电子产品也成为当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日常中的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种类繁多。而且随着对高科技、高智能、高质量的生活追求,移动终端的摄像功能也为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由此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摄像能力和各种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拍照功能已不能满足需求,近一步人们开始要求其可以实现光学变焦,有较好的夜间拍照能力,背景虚化等更多功能。现有技术中,应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成像透镜组,往往需要不止一个镜头来实现近距离和远距离的拍摄,难以满足移动终端对小型化的需求。
[0003]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透镜组存在光学变焦和高像质难以同时实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透镜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透镜组存在光学变焦和高像质难以同时实现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透镜组,由光线入射侧至光线出射侧依次包括:前组透镜组和后组透镜组;前组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后组透镜组包括朝向出射侧的面为凸面的第四透镜和朝向出射侧的面为凸面的第五透镜;其中,成像透镜组在微距组态下的第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1与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1/f<1.3;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

1.2<f2/f3<

0.2。
[0006]进一步地,成像透镜组的放大倍率M满足:0≤M<0.1。
[0007]进一步地,被摄物体至第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的轴上距离TOL为300mm至无穷远。
[0008]进一步地,成像透镜组在无限距组态下的第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2与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2/f<1.3。
[0009]进一步地,前组透镜组的整体有效焦距Ff与后组透镜组的整体有效焦距Fb之间满足:0<Ff/Fb<1.0。
[0010]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f4/f<1.0。
[001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f1

f5)/(f1+f5)|<1.5。
[0012]进一步地,前组透镜组中的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或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最大有
效半径DTf与后组透镜组中的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或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b之间满足:DTf<DTb。
[0013]进一步地,前组透镜组中各透镜的边缘厚度之和的平均值avETf与后组透镜组中各透镜的边缘厚度之和的平均值avETb之间满足:avETf>avETb。
[0014]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2、第二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3与第三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6之间满足:0<R6/(R2+R3)<1.0。
[0015]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8、第五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五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10之间满足:0.5<R8/(R9+R10)<1.5。
[0016]进一步地,前组透镜组和后组透镜组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fb与成像透镜组在无限距组态下的第五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2之间满足:0.3<Tfb/BFL2<0.8。
[0017]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2与第四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2之间满足:0.5<DT12/DT42<1.0。
[0018]进一步地,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3与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之间满足:0.1<ET4/ET3<0.8。
[0019]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1与第五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2之间满足:0.5<SAG51/SAG52<1.5。
[0020]进一步地,第三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32与第四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2之间满足:

1.5<SAG32/SAG42<

0.5。
[002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朝向出射侧的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朝向出射侧的面为凹面。
[0022]进一步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为凹面。
[002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透镜组,由光线入射侧至光线出射侧依次包括:前组透镜组和后组透镜组;前组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后组透镜组包括朝向出射侧的面为凸面的第四透镜和朝向出射侧的面为凸面的第五透镜;其中,成像透镜组在无限距组态下的第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2与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2/f<1.3;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

1.2<f2/f3<

0.2。
[0024]进一步地,成像透镜组在微距组态下的第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1与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1/f<1.3;成像透镜组的放大倍率M满足:0≤M<0.1。
[0025]进一步地,被摄物体至第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的轴上距离TOL为300mm至无穷远。
[0026]进一步地,前组透镜组的整体有效焦距Ff与后组透镜组的整体有效焦距Fb之间满足:0<Ff/Fb<1.0。
[0027]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f4/f<1.0。
[0028]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五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由光线入射侧至光线出射侧依次包括:前组透镜组和后组透镜组;所述前组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后组透镜组包括朝向出射侧的面为凸面的第四透镜和朝向出射侧的面为凸面的第五透镜;其中,所述成像透镜组在微距组态下的所述第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1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1/f<1.3;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

1.2<f2/f3<

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放大倍率M满足:0≤M<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被摄物体至所述第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的轴上距离TOL为300mm至无穷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组在无限距组态下的所述第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至所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2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2/f<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透镜组的整体有效焦距Ff与所述后组透镜组的整体有效焦距Fb之间满足:0<Ff/Fb<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f4/f<1.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f1

f5)/(f1+f5)|<1.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透镜组中的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或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f与所述后组透镜组中的一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或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b之间满足:DTf<DTb。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透镜组中各透镜的边缘厚度之和的平均值avETf与所述后组透镜组中各透镜的边缘厚度之和的平均值avETb之间满足:avETf>avETb。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二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3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6之间满足:0<R6/(R2+R3)<1.0。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8、所述第五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9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10之间满足:0.5<R8/(R9+R10)<1.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透镜组和所述后组透镜组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fb与所述成像透镜组在无限距组态下的所述第五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至所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2之间满足:0.3<Tfb/BFL2<0.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2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2之间满足:0.5<DT12/DT42<1.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3与所述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之间满足:0.1<ET4/ET3<0.8。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和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五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1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五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2之间满足:0.5<SAG51/SAG52<1.5。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和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三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32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朝向出射侧的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2之间满足:

1.5<SAG32/SAG42<

0.5。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朝向出射侧的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朝向出射侧的面为凹面。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的朝向入射侧的面为凹面。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万雨徐武超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