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机外对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139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对刀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机外对刀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机外对刀仪,包括底板,底板上垂直固定有螺杆,底板上还开设有多个围绕在螺杆周围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可拆卸地设有固定套,螺杆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支架,旋转支架上固定有数显千分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刀效率更高的机外对刀仪。种对刀效率更高的机外对刀仪。种对刀效率更高的机外对刀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机外对刀仪


[0001]本技术涉及对刀仪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机外对刀仪。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件的加工过程中,工件装卸、刀具调整等辅助时间,占加工周期中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刀具的调整既费时费力,又不易准确,最后还需要试切。统计资料表明,一个工件的加工,纯机动时间大约只占总时间的55%,但在机床上的装夹和对刀等辅助时间却占45%。因此,机外对刀仪便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0003]专利号为CN201920715332.6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铣刀对刀仪,但是该对刀仪在测量一组刀具时,需要先把基准刀具放入第一铣刀固定孔中,使用游标的卡角部位接触基准铣刀刀尖,并把游标卡尺度数归零,再取出基准铣刀,把待测铣刀放入第一铣刀固定孔中,同样使用游标卡角部位接触待测铣刀,这时游标卡尺的度数为待测铣刀与基准铣刀的长度差值。因需要频繁取出及安装,使得对刀的效率低下。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高效机外对刀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机外对刀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刀效率更高的机外对刀仪。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机外对刀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垂直固定有螺杆,底板上还开设有多个围绕在所述螺杆周围的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可拆卸地设有固定套,所述螺杆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上固定有数显千分表。
[0007]优选的,所述旋转支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设有夹持端;所述安装块转动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所述夹持端内固定所述数显千分表。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上侧依次紧靠设有同轴的第一轴承和第一锁紧螺母,安装块的下侧依次紧靠设有同轴的第二轴承和第二锁紧螺母。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上侧依次紧靠设有同轴的第一轴承和第一锁紧螺母,安装块的下侧依次设有转动环、第二轴承、固定盘和第二锁紧螺母,所述转动环和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固定盘内;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环与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限位槽,固定盘内设有与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边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铰接有棘爪,所述棘爪与容纳槽之间设有压簧。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下侧设有固定凸块,所述转动环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固定凸块配合的凹槽。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所述安装孔的数量相同且均为4~6个,限位槽的位置与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
[0012]优选的,所述底板的角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安装有支柱,底板
上还设有水平仪。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孔为阶梯孔,所述固定套通过螺钉固定到所述阶梯孔中。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套内设有变径套。
[0015]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中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杆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孔对应的第三螺纹孔。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通过设置旋转支架和数显千分表,在需要进行对刀测量时,把基准刀刀柄放入任意一固定套中,通过转动旋转支架将数显千分表的头部接触刀尖,并把数显千分表读数归零。把被测刀具放入其他的固定套中,通过转动旋转支架将数显千分表头部接触被测刀具刀尖,此时数显千分表的度数则为被测刀具与基准刀的长度差值。通过设置多个固定套,不需要对刀具进行频繁的取出及安装,可快速实现多把刀具长度值的准确测量,提高了对刀效率。经过测量后,操作者只需要将测量出的非基准刀刀具伸出长度差值输入数控系统中就能进行加工,可以减少操作者在机床上对刀,既节约了机床能耗,又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底板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2中A处局部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2中A处局部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B向剖视示意图。
[0024]上述附图中:1、底板;11、安装孔;12、固定套;13、第一螺纹孔;14、支柱;15、水平仪;16、变径套;17、安装槽;18、第二螺纹孔;2、螺杆;21、安装部;211、第三螺纹孔;3、旋转支架;31、安装块;311、固定凸块;32、连接杆;33、夹持端;4、数显千分表;51、第一轴承;52、第二轴承;61、第一锁紧螺母;62、第二锁紧螺母;71、固定盘;711、限位槽;72、转动环;721、容纳槽;722、棘爪;723、压簧;8、铣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机外对刀仪,包括底板1,底板1上垂直固定有螺杆2,底板1上还开设有多个围绕在螺杆2周围的安装孔11。其安装孔11为阶梯孔,每个阶梯孔内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固定套12,固定套12内设有变径套16。固定套12的
内侧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变径套16的外侧为与固定套12配合的锥形,变径套16的内侧与铣刀8配合。根据不同的铣刀8规格,可以通过改变变径套16内侧的尺寸加以适应,而变径套16外侧的尺寸不改变,从而可以实现对不同规格铣刀8的测量,并达到通用的效果。
[0027]如图3和图2所示,底板1的中部设有安装槽17,安装槽17的中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8。螺杆2的底部设有与安装槽17配合的安装部21,安装部21开设有与第二螺纹孔18对应的第三螺纹孔211,在第二螺纹孔18和第三螺纹孔211内通过拧入锁紧螺钉,将螺杆2固定到安装槽17内。同时,通过设置安装部21增加螺杆2固定后的稳定性,防止螺杆2晃动。此外,螺杆2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支架3,该旋转支架3包括转动套设在螺杆2上的安装块31,安装块31上固定设有连接杆32,连接杆32的自由端为夹持端33,夹持端33为可开合的两个夹持片,夹持片内有安装孔,将数显千分表4装入安装孔内,再通过梅花螺钉锁紧,数显千分表4的头部垂直于底板1。
[0028]另一方面,底板1的角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3,第一螺纹孔13内安装有支柱14,底板1上还设有水平仪15。支柱14用于支撑底板1,同时,可以通过支柱14旋入第一螺纹孔13的深度及结合水平仪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机外对刀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垂直固定有螺杆(2),底板(1)上还开设有多个围绕在所述螺杆(2)周围的安装孔(11),每个所述安装孔(11)内均可拆卸地设有固定套(12),所述螺杆(2)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支架(3),所述旋转支架(3)上固定有数显千分表(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机外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3)包括安装块(31),所述安装块(31)上设有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的自由端设有夹持端(33);所述安装块(31)转动套设在所述螺杆(2)上,所述夹持端(33)内固定所述数显千分表(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机外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31)的上侧依次紧靠设有同轴的第一轴承(51)和第一锁紧螺母(61),安装块(31)的下侧依次紧靠设有同轴的第二轴承(52)和第二锁紧螺母(6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机外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31)的上侧依次紧靠设有同轴的第一轴承(51)和第一锁紧螺母(61),安装块(31)的下侧依次设有转动环(72)、第二轴承(52)、固定盘(71)和第二锁紧螺母(62),所述转动环(72)和第二轴承(52)安装于所述固定盘(71)内;所述第二锁紧螺母(62)与固定盘(7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环(72)与安装块(3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7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限位槽(711),固定盘(7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维刚何娅娜王云鹏李易杨芳黄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重庆机械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