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动力自适应调节的喷淋抑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121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8
一种新型无动力自适应调节的喷淋抑尘系统,属于带式输送机领域,特征是固定架2上连接有油缸3和回转臂4,叶片泵5固定连接在油缸3和回转臂4上,通过油缸3的升降调节叶片泵5的高低,叶片泵5通过驱动轮1的运动来实现转子旋转,进而调节喷淋量大小;固定架2固定连接在输送机底架12上,使驱动轮1能够与输送带8相接触,随着输送带运行做相应的旋转,带动叶片泵5工作,进水口6和出水口7分别与进水管道11和出水管道13连接,出水管道13上布置喷淋口15,出水管道13固定连接在喷淋支架15上。优点是根据输送机运行速度调节喷淋量大小,喷淋装置动力由输送带带动水阀转动,实现了喷淋量的无动力自适应调节。自适应调节。自适应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动力自适应调节的喷淋抑尘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端装备中的带式输送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动力自适应调节的喷淋抑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火电厂输煤系统设备多、转运线路复杂,是造成粉尘污染最严重的场所,粉尘的无规律扩散会严重损害工作人员健康,并给现场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0003]在带式输送机沿线设置喷淋抑尘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粉尘无规律扩散造成的污染。但是常见的喷淋抑尘系统的喷淋量不可以实时自适应调节,未考虑煤的物料特性、输送机运行速度、启动、运行和停机、空载和满载等不同组合工况的影响,造成耗水量大,粉尘抑制效果差。而且喷淋抑尘系统大多由外部供电,无形中耗费能源,造成能量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无动力自适应调节的喷淋抑尘系统,可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如图1、2、3、4所示,固定架2上连接有油缸3和回转臂4,叶片泵5固定连接在油缸3和回转臂4上,通过油缸3的升降调节叶片泵5的高低,叶片泵5通过驱动轮1的运动来实现转子旋转,进而调节喷淋量大小。
[0006]固定架2固定连接在输送机底架12上,使驱动轮1能够与输送带8相接触,随着输送带运行做相应的旋转,带动叶片泵5工作,进水口6和出水口7分别与进水管道11和出水管道13连接,出水管道13上布置喷淋口15,出水管道13固定连接在喷淋支架15上。
[0007]本专利技术优点及积极效果:根据输送机运行速度调节喷淋量大小,减速停机降低喷淋量、空载输送停止喷淋,喷淋装置动力由输送带带动水阀转动,实现了喷淋量的无动力自适应调节,抑尘效果好。
[0008]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1。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2。
[0010]图3为喷淋抑尘系统在输送机上布置结构示意图1。
[0011]图4为喷淋抑尘系统在输送机上布置结构示意图2。
[0012]图中: 驱动轮, 固定架,3

油缸, 回转臂, 叶片泵,6

进水口,7

出水口,8

输送带,9

托辊,10

托辊支架,11

进水管道,12

输送机底架,13

出水管道,14

喷淋口,15

喷淋支架。
[001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所示,根据实际工况调节叶片泵的高低,使得输送机空载时,输送带8与底部的驱动轮1不接触,当输送带触发最小物料负载量时,输送带8受到物料重力向下悬垂,与底部的驱动轮1接触,驱动轮1带动叶片泵5运行,驱动轮1旋转速度大小与叶片泵5流
量成正比,输送机运行速度越大,喷淋量越大,实现输送过程中的无动力自适应调节的喷淋抑尘,降低粉尘无规律扩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动力自适应调节的喷淋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架(2)上连接有油缸(3)和回转臂(4),叶片泵(5)固定连接在油缸(3)和回转臂(4)上,通过油缸(3)的升降调节叶片泵(5)的高低,叶片泵(5)通过驱动轮(1)的运动来实现转子旋转,进而调节喷淋量大小;固定架(2)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霞张汉中孟文俊肖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欣兴旺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