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机结构及弯管机弯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112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机结构及弯管机弯管方法,涉及弯管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数控液压弯管设备,所述数控液压弯管设备的上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部活动安装有送料推动元件,所述工作台的左侧设置有弯管加工组件,远离所述弯管加工组件的下部设置有弯管收集组件,所述可升降第二弯管元件左侧设置有可调节夹持组件,所述弯管收集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弯管限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扩大或缩小可调节夹持组件的尺寸,从而实现可调节夹持组件对不同管件的固定工作,从而便于对不同的管件进行加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利用弯管限位组件的设计对加工后的弯管进行收集,防止弯管加工完成之后散落在地上,给工作人员整理搬运带动不变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管机结构及弯管机弯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弯管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弯管机结构及弯管机弯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弯管机是指用于弯管的机器还能做千斤顶用,大致分为数控弯管机、液压弯管机等,应用于电力施工、公铁路建设、桥梁、船舶等方面管道铺设及修造。传统的将铜管、铝管、铁管等金属管由直管折弯成弯管的折弯的方法为:折弯机中设有与金属管相适应的弧形通道,通过夹具夹持金属管,使金属管逐渐沿着弧形通道移动,金属管沿着弧形通道移动过程中,便由直管转换成弯管。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一般弯管机,使用的弯管夹持元件无法进行调节,这就使得无法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管件进行弯管工作,适用性较低;
[0004]2、一般弯管机,没有设计相对应的弯管收集组件,加工完成之后的弯管,一般是通过人工将其摆放,或者直接将其散落在地上,等加工完成之后,再去进行整理,不仅操作繁琐还比较的耗费人力,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管机结构及弯管机弯管方法,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可调节固定弯管的功能,解决一般弯管机,使用的弯管夹持元件无法进行调节,这就使得无法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管件进行弯管工作,适用性较低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一般弯管机,没有设计相对应的弯管收集组件,加工完成之后的弯管,一般是通过人工将其摆放,或者直接将其散落在地上,等加工完成之后,再去进行整理,不仅操作繁琐还比较耗费人力的问题,以达到便于整理收集弯管的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弯管机结构及弯管机弯管方法,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弯管机结构,包括数控液压弯管设备,所述数控液压弯管设备的上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部活动安装有送料推动元件,所述工作台的左侧设置有弯管加工组件,远离所述弯管加工组件的下部设置有弯管收集组件。
[0008]所述弯管加工组件包括可升降第一弯管元件,所述可升降第一弯管元件的后面设置有可升降第二弯管元件,所述可升降第二弯管元件左侧设置有可调节夹持组件,所述可升降第一弯管元件的左侧设置有可调节弯管组件。
[0009]所述弯管收集组件包括弯管收集箱,所述弯管收集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弯管限位组件。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可调节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夹持块,所述固定夹持块的上部设置有上夹持块,所述固定夹持块的下部设置有下夹持块,所述上夹持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滑套,所述移动滑套的右端活动连接有上旋转杆,所述上旋转杆
的底部设置有连动元件,所述连动元件的下部设置有下旋转杆,所述连动元件的右端设置有主转动杆,所述主转动杆的右端活动连接有电机,所述连动元件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部活动安装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外部与移动滑套的右端固定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可调节弯管组件包括第一弯管槽,所述第一弯管槽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圆形连接块,所述第一圆形连接块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弯管槽,所述第二弯管槽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圆形连接块,所述第二圆形连接块的上部设置有第三弯管槽,所述弯管收集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所述送料推动元件的左侧设置有旋转送料杆元件,所述数控液压弯管设备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元件,所述弯管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杆,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杆。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杆包括限位竖杆,所述限位竖杆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支撑柱,所述弹性支撑柱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倾斜支撑杆,所述倾斜支撑杆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弧形弹性层,所述弯管收集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右侧与第二限位杆的左侧设置有弹性底,所述倾斜支撑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弹力块,所述弹性支撑柱与倾斜支撑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弧形垫。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一种弯管机弯管方法,该弯管机弯管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0014]步骤一:夹取固定;
[0015]步骤二:弯管加工;
[0016]步骤三:弯管收集。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夹取固定包括以下步骤:
[0018]A:首先连接数控液压弯管设备的电源,利用旋转送料杆元件对管件进行固定,启动送料推动元件带动旋转送料杆元件在工作台的上部向左侧移动;
[0019]A:接着启动弯管加工组件,利用可升降第一弯管元件与可升降第二弯管元件中的可调节夹持组件对管件的外部进行固定。
[002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弯管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0021]B:首先根据粗细不同的管件尺寸,利用电机带动主转动杆转动,主转动杆的转动带动连动元件工作,使得下旋转杆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滑套在上旋转杆的外表面活动,带动移动滑套左端连接着的上夹持块向上移动,连动元件下端的下旋转杆则反方向转动,带动移动滑套左端连接着的下夹持块向下移动,从而扩大可调节夹持组件的尺寸,反之则缩小可调节夹持组件的尺寸,从而实现可调节夹持组件对不同管件的固定工作;
[0022]B:接着,通过控制元件来控制可升降第一弯管元件与可升降第二弯管元件的升降,在可升降第一弯管元件与可升降第二弯管元件的升降过程中,可调节弯管组件为不动的状态,进而可升降第一弯管元件与可升降第二弯管元件将管件至于合适尺寸的第一弯管槽、第二弯管槽或第三弯管槽处,利用可升降第一弯管元件与可升降第二弯管元件为弯管动力,管件外壁与弯管槽接触,与可调节弯管组件相配合管件沿着弯管槽弧形通道移动过程中,便由直管转换成弯管。
[002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弯管收集包括以下步骤:
[0024]C:将弯管收集箱放在弯管加工组件的下部,弯管加工好后,落在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之间,利用倾斜支撑杆进行缓冲,弯管顺着倾斜支撑杆落在弹性底的上部。
[0025]C:最后收集完成之后,拖动弯管收集箱即可对排列好的弯管进行移动搬运。
[002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7]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管机结构及弯管机弯管方法,通过设置可升降第一弯管元件与可升降第二弯管元件中的可调节夹持组件对管件的外部进行固定,利用电机带动主转动杆转动,主转动杆的转动带动连动元件工作,使得下旋转杆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滑套在上旋转杆的外表面活动,带动移动滑套左端连接着的上夹持块向上移动,连动元件下端的下旋转杆则反方向转动,带动移动滑套左端连接着的下夹持块向下移动,从而扩大可调节夹持组件的尺寸,反之则缩小可调节夹持组件的尺寸,从而实现可调节夹持组件对不同管件的固定工作。
[0028]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管机结构及弯管机弯管方法,通过设置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机结构,包括数控液压弯管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液压弯管设备(1)的上部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上部活动安装有送料推动元件(3),所述工作台(2)的左侧设置有弯管加工组件(6),远离所述弯管加工组件(6)的下部设置有弯管收集组件(7);所述弯管加工组件(6)包括可升降第一弯管元件(61),所述可升降第一弯管元件(61)的后面设置有可升降第二弯管元件(62),所述可升降第二弯管元件(62)左侧设置有可调节夹持组件(63),所述可升降第一弯管元件(61)的左侧设置有可调节弯管组件(64);所述弯管收集组件(7)包括弯管收集箱(71),所述弯管收集箱(7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弯管限位组件(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夹持组件(63)包括固定夹持块(631),所述固定夹持块(631)的上部设置有上夹持块(632),所述固定夹持块(631)的下部设置有下夹持块(633),所述上夹持块(63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滑套(641),所述移动滑套(641)的右端活动连接有上旋转杆(640),所述上旋转杆(640)的底部设置有连动元件(636),所述连动元件(636)的下部设置有下旋转杆(642),所述连动元件(636)的右端设置有主转动杆(635),所述主转动杆(635)的右端活动连接有电机(634),所述连动元件(636)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637),所述防护罩(637)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滑杆(638),所述滑杆(638)的外部活动安装有限位套(639),所述限位套(639)的外部与移动滑套(641)的右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弯管组件(64)包括第一弯管槽(65),所述第一弯管槽(65)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圆形连接块(66),所述第一圆形连接块(66)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弯管槽(67),所述第二弯管槽(67)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圆形连接块(68),所述第二圆形连接块(68)的上部设置有第三弯管槽(69),所述弯管收集组件(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轮(8),所述送料推动元件(3)的左侧设置有旋转送料杆元件(4),所述数控液压弯管设备(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元件(5),所述弯管收集箱(7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杆(74),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杆(7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杆(7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杆(75)包括限位竖杆(751),所述限位竖杆(75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752),所述复位弹簧(752)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支撑柱(753),所述弹性支撑柱(753)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倾斜支撑杆(754),所述倾斜支撑杆(754)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弧形弹性层(755),所述弯管收集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祝晓东杨志伟胡志刚俞晨曦方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工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