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89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即使在行星齿轮的轮架倾斜了时作用于轴承的载荷也不会变得过大且也没有轴承寿命降低的风险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具备:行星齿轮的轮架(第二轮架),其与马达壳体花键结合;轴承,其将旋转筒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马达壳体旋转;以及轴环和间隔件,它们与轴承的侧面抵接并对轴承赋予预压,轴环相对于轴承配置于轮架(第二轮架)侧,并且间隔件相对于轴承配置于轮架(第二轮架)的相反侧,在轮架具有突出以防止轴环的脱落的环状部以及位于环状部的内侧且在与轴环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的凹部。形成规定的间隙的凹部。形成规定的间隙的凹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0001]本技术涉及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更详细而言涉及以具有施加适当的预压而使用的轴承的减速机的寿命稳定化为目标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铲车等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中,存在以斜板式的活塞马达为驱动源使旋转筒(减速机的壳体)旋转而传递驱动力的液压马达。作为减速机,利用减速比大的行星齿轮机构。在行星齿轮机构中,太阳齿轮安装于液压马达的轴(驱动轴),在旋转筒具有内齿轮(从动轴),行星齿轮的轮架固定于马达壳体(固定轴)。行星齿轮的轮架与马达壳体被施加大的转矩,因此利用花键结合(花键嵌合)。
[0003]在配置于马达壳体与旋转筒之间的轴承中,以背对背双联使用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并且,为了对轴承施加预压载荷,而设置有预压调整机构。预压调整机构包括用于调节预压载荷的大小的间隔件(通过厚度来调节预压载荷)以及将轴承与间隔件一并固定的止动垫圈机构。
[0004]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中,第二轮架29与止动垫圈机构32接触(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3)。止动垫圈机构32与间隔件(无编号)接触,间隔件与轴承22b的内圈端面接触。轴承22a、22b为角接触球轴承,由于通常角接触球轴承施加适当的预压而使用,因此考虑通过调整间隔件的厚度来给予预压载荷的结构。
[0005]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带减速机的液压行驶马达中,在轴承18a与轴环96之间配置间隔件97而赋予预压(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2)。第二轮架54与间隔件97的间隙微小,第二轮架54与轴环96的间隙也微小。第二轮架54与马达壳体13通过花键22而花键结合。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009650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

2113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1]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中,第二轮架29在传递第二行星齿轮28的旋转和转矩时由于弹性变形而稍微倾斜,作用沿与旋转轴水平的方向的载荷(推力载荷)。该推力载荷经由第二轮架29、止动垫圈33、间隔件作用于轴承22b的内圈。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由于对被给予了适当的预压载荷的轴承追加由推力载荷引起的载荷,而作用于轴承的载荷变得过大且带来轴承寿命降低。
[0012]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带减速机的液压行驶马达中,由于在花键结合部存在间隙(晃动),而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有时在作用了推力载荷时第二轮架5相对于减速机旋转轴倾斜。这样一来,第二轮架54与间隔件97或者轴环96接触,并经由间隔件97或者轴环96向轴
承内圈作用推力载荷。因此,在该情况下,也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由于对被给予了适当的预压载荷的轴承追加由推力载荷引起的载荷,而作用于轴承的载荷变得过大且带来轴承寿命降低。
[0013]于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行星齿轮的轮架倾斜了的情况下,作用于轴承的载荷也不会变得过大且也没有轴承寿命降低的风险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5]本技术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的代表性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马达壳体,其内置液压马达;旋转筒,其能够旋转地支承于马达壳体且具有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行星齿轮的轮架,其与马达壳体花键结合;轴承,其将旋转筒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马达壳体旋转;以及轴环和间隔件,它们与轴承的侧面抵接并对轴承赋予预压,轴环相对于轴承配置于轮架侧,并且间隔件相对于轴承配置于轮架的相反侧,在轮架具有:环状部,其突出,以防止轴环的脱落;以及凹部,其位于环状部的内侧并在与轴环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
[0016]技术效果
[0017]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即使在行星齿轮的轮架倾斜了的情况下,作用于轴承的载荷也不会变得过大且也没有轴承寿命降低的风险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作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10的大致纵剖视图。
[0019]图2是由图1所示的虚线II包围的部分的放大详细图。
[0020]图3是说明第二轮架倾斜了的状态的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11:液压马达,12:配管端口,13:马达壳体,14:减速机,16:旋转筒,17:罩,18:轴承,18a:内圈,18b:外圈,19:轴承,19a:内圈,20:机械密封件,21:突起部,22:花键,24:输出轴,34:固定凸缘,35:驱动凸缘,37:一端面,38:外周面,38a:台阶部,38b:角部,48:行星齿轮减速机构,49:行星齿轮减速机构,51:减速机室,52:减速机内齿轮,53:第一轮架,54:第二轮架,54a:环状部,54b:凹部,55:轮架内齿轮,56:第一太阳齿轮,57:第二太阳齿轮,58:第一行星齿轮,59:第二行星齿轮,72:第一轴承,95:槽,96:轴环,97:间隔件,98: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举出优选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10详细进行说明。
[0024]如图1所示,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10作为概要结构包括液压马达11以及减速机14。通过液压马达11的输出轴24旋转,从而作为减速机14的外装的旋转筒16旋转。
[0025]液压马达11包括配管端口12、马达壳体13、输出轴24以及省略了图示的缸体、活塞、可变容量机构等。液压马达11利用从未图示的液压泵通过配管端口12供给或者排出的压力油使输出轴24旋转,并且利用可变容量机构使输出轴24的转速变化。
[0026]马达壳体13形成液压马达11的外壳。在马达壳体13的外周面38形成有固定凸缘
34,固定凸缘34使用螺栓等而固接于未图示的建设车辆等(例如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框架。
[0027]在马达壳体13的一端面37(在图1中为左端面)形成有与第二轮架54抵接的多个突起部21。另外,在马达壳体13中,在突起部21的后方(图1的右侧)的外周面38形成有花键22。同样地,在后述的第二轮架54的内侧也形成有花键22,通过这些花键相互啮合而组合成无法旋转。
[0028]减速机14大致包括旋转筒16、输出轴24以及行星齿轮减速机构48、49。
[0029]旋转筒16形成减速机14的外壳。在旋转筒16的外周面形成有驱动凸缘35。驱动凸缘35使用螺栓等而固接于未图示的对建设车辆等的履带进行驱动的链轮,并使液压挖掘机等建设车辆行驶。另外,在旋转筒16的内侧,在整周上形成有减速机内齿轮52。
[0030]旋转筒16被轴承18、19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马达壳体13旋转。轴承18、19嵌合于从马达壳体13的外周面38起直径变细的台阶部38a。另外,在旋转筒16与马达壳体13的接头配置有机械密封件2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减速机的液压马达具备:马达壳体,其内置液压马达;旋转筒,其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所述马达壳体且具有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行星齿轮的轮架,其与所述马达壳体花键结合;轴承,其将所述旋转筒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马达壳体旋转;以及轴环和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田贵也松本规裕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不二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