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双线的电磁脉冲防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81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磁脉冲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信号双线的电磁脉冲防护器,包括通过保护电路连接的初级保护单元模块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初级保护单元模块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沿保护电路输入端向输出端布置,初级保护单元模块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之间的保护电路上串联有电感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信号双线电磁脉冲防护器可用以保护电话线路、信号线路、低压供电线路等信号双线线路以及被保护端设备;在受到电磁脉或微波武器攻击时,该种信号双线电磁脉冲防护器可将因线路耦合作用所产生的高电压高电流屏蔽释放,有效保护线路和电子设备,提高设备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提高设备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提高设备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双线的电磁脉冲防护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脉冲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信号双线的电磁脉冲防护器。

技术介绍

[0002]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攻击具有能量高、速度快、影响广三个主要特点。能量高表现在电磁脉冲极限场强可高达50KV/M;速度快表现在电磁脉冲作用时间最快可达到2

5纳秒;影响广表现在高空核电磁脉冲影响破坏范围可覆盖整座城市。目前许多科技发达国家对电磁脉冲武器和微波武器的技术研发越发成熟。更增加了攻击的精准度,可在小范围内精准攻击目标设备。电磁脉冲或电磁脉冲武器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攻击从途径区分,可以分为两种。即辐射耦合和传导耦合;辐射耦合,即电磁脉冲产生的电场辐射直接作用于电子设备外露面,通过电子设备的内部金属导线或外部金属壳体发生耦合,从而产生过电压电流,从而破坏电子设备内部电子元器件;传导耦合,即电磁脉冲产生的电场作用连接电子设备的外露线缆如天线数据线供电线等,过电压电流通过线路传到从而影响破坏电子设备。
[0003]以往对于电磁脉冲能量高、速度快、影响广的攻击特点,防护方案主要以屏蔽为主,即在一定空间内使用导电性良好的金属密闭整个区域,形成“法拉第笼”将保护设备至于“法拉第笼”内,达到防护效果。而针对电磁脉冲武器或微波武器,体积小,攻击范围精准等特点,采用以往的屏蔽方案无法防护设备的所有线路;如裸露的信号、电话、低压供电线路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双线的电磁脉冲防护器,能够针对防护电磁脉冲武器或微波武器体积小,攻击范围精准等特点;防止电磁脉冲对信号线路,电话线路,低压供电等线路的影响,传导耦合对电子设备造成破坏;并且具有体积小可移动,安装方便等特点。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信号双线的电磁脉冲防护器,包括通过保护电路连接的初级保护单元模块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初级保护单元模块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沿保护电路输入端向输出端布置,所述初级保护单元模块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之间的保护电路上串联有电感元件;所述初级保护单元模块用于对电路进行初防护并将能量隔绝并引导接地;所述次级保护单元模块用于将泄漏电流和电压钳位到设备可承受的范围内;所述电感元件对各种电压限制元件进行去耦并限制通过次级保护单元模块的放电电流。
[0006]本技术方案采用多个模块实现对线路进行防护;其中初级保护单元模块在保护电路受到过电压电流影响时能够在5纳秒内做到快速响应;实现对电路进行粗略防护,将能量隔绝并引导接地;串联在初级保护单元模块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之间,电感元件能够对各种电压限制元件进行去耦,并限制通过次级保护单元模块的放电电流;次级保护单元模块则能够进一步释放浪涌电流。将泄漏电流和电压钳位到设备可承受的范围内。本技术方案
通过多级保护模块协同作用,用以确保被保护电源线路和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受到有效保护。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容纳初级保护单元模块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的防护器壳体,所述防护器壳体将保护电路分为受保护端和未保护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器壳体采用馈通试安装。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电路的受保护端一侧设有一对用于连接保护设备的连接端子。
[0010]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电路的未保护端一侧设有一对用于连接线路的连接端子。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器壳体采用铝合金结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信号双线电磁脉冲防护器可用以保护电话线路、信号线路、低压供电线路等信号双线线路以及被保护端设备;在受到电磁脉或微波武器攻击时,该种信号双线电磁脉冲防护器可将因线路耦合作用所产生的高电压高电流屏蔽释放,有效保护线路和电子设备,提高了设备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双线的电磁脉冲防护器的连接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双线的电磁脉冲防护器的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双线的电磁脉冲防护器安装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保护电路100、初级保护单元模块200、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电感元件400、防护器壳体500、受保护端510、未保护端520、连接端子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双线的电磁脉冲防护器,该装置可用于电话线路、信号线路、低压供电线路等信号双线线路等设备防护;具体包括通过保护电路100连接的初级保护单元模块200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并且初级保护单元模块200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沿保护电路100输入端向输出端布置;此外,在初级保护单元模块200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之间的保护电路100上串联有电感元件400;所述初级保护单元模块用于对电路进行初防护并将能量隔绝并引导接地;所述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用于将泄漏电流和电压钳位到设备可承受的范围内;所述电感元件400对各种电压限制元件进行去耦并限制通过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的放电电流。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通过上述设置,本实施例采用多个模块实现对线路进行防护,其中初级保护单元模块200在保护电路100受到过电压电流影响时能够在5纳秒内做到快速响应;实现对电路进行粗略防护,将能量隔绝并引导接地;串联在初级保护单元模块200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之间的电感元件400能够对各种电压限制元件进行去耦并限制通过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的放电电流;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则能够进一步释放浪涌电流。将泄漏电流和电压钳位到设备可承受的范围内;本实施例通过多级保护模块协同作用,用以确保被保护电源线路和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受到有效保护。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便于安装使用,本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容纳初级保护单元模块200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的防护器壳体500,所述防护器壳体500将保护电路100分为受保护端510和未保护端520;在实际应用中,本装置的防护器壳体500优先选用导电性良好的铝合金材质,在多数实例中使用馈通试安装方式;有效的保护线路安全,整体外形为圆柱体螺丝结构。而防护器壳体500将线路分为受保护端510和未保护端520的优势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双线的电磁脉冲防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保护电路(100)连接的初级保护单元模块(200)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所述初级保护单元模块(200)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沿保护电路(100)输入端向输出端布置,所述初级保护单元模块(200)和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之间的保护电路(100)上串联有电感元件(400);所述初级保护单元模块(200)用于对电路进行初防护将能量隔绝并引导接地;所述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用于将泄漏电流和电压钳位到设备可承受的范围内;所述电感元件(400)对各种电压限制元件进行去耦并限制通过次级保护单元模块(300)的放电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双线的电磁脉冲防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初级保护单元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远郑刚孙赫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旺达世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