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64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49
提供能同时达成排泄物保持功能和穿用者穿戴感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具有吸收芯(31)和腰部弹性构件(55)。在前腰围区域(S1)设有跨过吸收性物品宽度中心(WC)的中央低收缩区域(LER1)和在宽度方向(W)与中央低收缩区域(LER1)两外侧邻接的一对侧方收缩区域(ER1)。中央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收缩力小于侧方收缩区域(ER1)的宽度方向(W)的收缩力。中央低收缩区域(LER1)具有最小宽度(MI)和相比最小宽度(MI)位于前后方向(L)外侧的最大宽度(MA)。在前后方向(L),中央低收缩区域(LER1)的内端缘(IE)相比吸收芯(31)的外端缘(31F)位于外侧。缘(31F)位于外侧。缘(31F)位于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包含吸收材料的吸收芯和在腰围区域以在宽度方向伸长的状态配置的腰部弹性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包含吸收材料的吸收芯和在腰围区域以在宽度方向伸长的状态配置的腰部弹性构件,设有中央低收缩区域和一对侧方收缩区域。中央低收缩区域跨过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一对侧方收缩区域在宽度方向与中央低收缩区域的两外侧邻接。另外,中央低收缩区域的宽度方向的收缩力小于侧方收缩区域的宽度方向的收缩力。在背侧,因臀部而导致穿用者身体突出,因而,通过使背侧的中央低收缩区域的最大宽度大于腹侧的中央低收缩区域的最大宽度,在背侧不会强烈地勒紧穿用者身体,穿用者难以感觉到不适。
[0003]另一方面,通过相对地提高在宽度方向上与中央低收缩区域的两外侧邻接的侧方收缩区域的收缩力,抑制了腰围区域的匹配性降低。由此,吸收性物品难以从穿用者身体移开,排泄物不会向外部泄漏,吸收性物品能保持排泄物。在上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可维持吸收性物品的功能即排泄物的保持功能,并且可提高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性。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5377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在上述的吸收性物品中,通过相对于腹侧的中央低收缩区域的最大宽度相对地调整背侧的中央低收缩区域的最大宽度,实现了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性的提高。因而,仅着眼于穿用者身体的一方侧(腹侧或者背侧),无法同时达成排泄物的保持功能和穿用者的穿戴感。
[0008]因而,目的在于提供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包含吸收材料的吸收芯和在腰围区域以在宽度方向伸长的状态配置的腰部弹性构件,设有中央低收缩区域和一对侧方收缩区域,其中,能同时达成排泄物的保持功能和穿用者的穿戴感。
[0009]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后方向、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由第1腰围区域和第2腰围区域构成的腰围区域、以及在上述前后方向被上述第1腰围区域和上述第2腰围区域夹着的下裆区域;吸收芯,该吸收芯包含吸收材料;以及腰部弹性构件,该腰部弹性构件在上述第1腰围区域以在上述宽度方向伸长的状态配置。在上述第1腰围区域设有中央低收缩区域和一对侧方收缩区域,该中央低收缩区域跨过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心即宽度中心,该一对侧方收缩区域在上述宽度方向与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的两外侧邻接。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收缩力小于上述侧方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收缩力。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具有最小宽度和相比上述最
小宽度而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最大宽度。在上述前后方向,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的内端缘相比上述吸收芯的外端缘而位于外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示意主视图。
[0011]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示意俯视图。
[0012]图3的A是沿着图2中的F3A-F3A线的吸收性物品的示意剖视图,图3的B是沿着图2中的F3B-F3B线的吸收性物品的示意剖视图。
[0013]图4是用于说明腰部弹性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的示意俯视图。
[0014]图5是用于说明低收缩区域的吸收性物品的示意俯视图。
[0015]图6是用于说明穿用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物品的主视图。
[0016]图7是用于说明穿用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物品的侧视图。
[0017]图8的A是沿着图6中的F8A-F8A线的示意剖视图,图8的B是沿着图6中的F8B-F8B线的示意剖视图,图8的C是图8的B的示意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1)实施方式的概要
[0019]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后方向、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由第1腰围区域和第2腰围区域构成的腰围区域、以及在上述前后方向被上述第1腰围区域和上述第2腰围区域夹着的下裆区域;吸收芯,该吸收芯包含吸收材料;以及腰部弹性构件,该腰部弹性构件在上述第1腰围区域以在上述宽度方向伸长的状态配置。在上述第1腰围区域设有中央低收缩区域和一对侧方收缩区域,该中央低收缩区域跨过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心即宽度中心,该一对侧方收缩区域在上述宽度方向与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的两外侧邻接。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收缩力小于上述侧方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收缩力。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具有最小宽度和相比上述最小宽度而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最大宽度。在上述前后方向,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的内端缘相比上述吸收芯的外端缘而位于外侧。根据本方式,能同时达成排泄物的保持功能和穿用者的穿戴感。
[0020]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第1腰围区域配置在穿用者的腹侧。腹侧的髂骨棱的高度低于背侧的髂骨棱的高度,所以,与背侧相比,在腹侧,内脏以及脂肪等被髂骨覆盖的区域小。因而,与背部相比,腹部容易朝身体的外侧突出。于是,通过在穿用者的腹部配置中央低收缩区域,能减少穿用者的腹部被强烈勒紧的区域,能使穿戴感提高。
[0021]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的宽度随着去往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而变大。在腰围区域,由于髂骨棱的高度随着从中央部去往侧部而变高,所以,在中央部,随着去往前后方向的外侧(腰部开口部侧),被髂骨覆盖的区域变少。因而,随着去往前后方向的外侧,穿用者身体容易突出,穿用者的腰围的周长变长。于是,通过中央低收缩区域的宽度随着去往前后方向的外侧而变大,对应于穿用者的腰围的周长,中央低收缩区域的宽度变大,不强烈勒紧穿用者身体的区域增多。其结果,能使穿戴感提高。
[0022]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在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上述宽度方向上的收缩力大于0,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主体,该吸收性主体具有上述吸收芯且从上述下裆区域向上述第1腰围区域延伸,上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延伸至比上述吸收芯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外端缘靠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的延伸部,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与上述延伸部在上述厚度方向重叠。通过延伸部以弱的力在宽度方向收缩,能在延伸部与穿用者身体之间产生小的间隙。其结果,能通过减小间隙来抑制排泄物的泄漏,并且通过在第1腰围区域与延伸部重叠来使容易发生闷热的区域的通气性提供。能减轻穿用者的因闷热导致的不适感,能使穿戴感提高。
[0023]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主体,该吸收性主体具有上述吸收芯且从上述下裆区域向上述第1腰围区域延伸,上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延伸至比上述吸收芯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外端缘靠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的延伸部,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与比上述延伸部的外端缘靠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区域在上述厚度方向重叠。相比与延伸部在厚度方向重叠的区域(以下称为延伸区域),在比延伸部的外端缘靠前后方向的外侧的区域(以下称为外侧区域),腹部以及背部朝身体的外侧突出。外侧区域的厚度由于与没有设置延伸部的量相应地比延伸区域的厚度薄,所以,外侧区域的穿着压力比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后方向、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由第1腰围区域和第2腰围区域构成的腰围区域、以及在上述前后方向被上述第1腰围区域和上述第2腰围区域夹着的下裆区域;吸收芯,该吸收芯包含吸收材料;以及腰部弹性构件,该腰部弹性构件在上述第1腰围区域以在上述宽度方向伸长的状态配置,在上述第1腰围区域设有中央低收缩区域和一对侧方收缩区域,该中央低收缩区域跨过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心即宽度中心,该一对侧方收缩区域在上述宽度方向与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的两外侧邻接,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收缩力小于上述侧方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收缩力,其中,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具有最小宽度和相比上述最小宽度而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最大宽度,在上述前后方向,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的内端缘相比上述吸收芯的外端缘而位于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第1腰围区域配置在穿用者的腹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的宽度随着去往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而变大。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上述宽度方向上的收缩力大于0,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主体,该吸收性主体具有上述吸收芯且从上述下裆区域向上述第1腰围区域延伸,上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延伸至比上述吸收芯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外端缘靠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的延伸部,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与上述延伸部在上述厚度方向重叠。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主体,该吸收性主体具有上述吸收芯且从上述下裆区域向上述第1腰围区域延伸,上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延伸至比上述吸收芯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外端缘靠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的延伸部,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与比上述延伸部的外端缘靠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区域在上述厚度方向重叠。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宽度方向,上述最大宽度的位置处的上述中央低收缩区域的侧缘即最大侧缘相比上述吸收芯的侧缘而配置在外侧。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宽度方向,上述最小宽度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手岛翠桥野夕贵工藤悦子吉冈稔泰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