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囊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0460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球囊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包括导管主体、连接在导管主体远端的球囊、电极装置,球囊导管系统包括活动导管、牵引导丝,活动导管可移动地套设在位于球囊内的导管主体上,牵引导丝的一端与活动导管相连接,用于拉动活动导管沿导管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电极装置设置在活动导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移动的电极装置,实现了在任意位置震波震碎钙化病变的同时促进了血管壁对药物的吸收,有效降低了球囊在进入血管过程中药物被破坏的风险,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成本较低。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囊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球囊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心血管狭窄病变复杂多样,针对钙化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普通球囊高压扩张、切割球囊扩张、旋磨术、激光成形术等。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旋磨术,但旋磨术仍存在操作复杂,容易诱发痉挛、慢血流或无复流等明显缺点,且对于钙化成角病变存在较高穿孔风险,同时费用较高,操作技术要求高。
[0003]近几年药涂球囊在临床上的应用越发广泛,主要机制是将紫杉醇渗透到动脉壁内来抑制内膜增生。相比普通球囊,药涂球囊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和靶血管再干预率明显降低。但血管内膜或中膜钙化会干扰紫杉醇的吸收和分布,使得药涂球囊效果减低。因此通常会根据患者病变特点选择各种减容技术后再根据病变长度选择不同规格药物球囊传递药物,有效治疗了血管狭窄并保持长期通畅率,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0004]参见公开号为CN111388086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电极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本体、球囊、冲击波发生组件和传动组件,冲击波发生组件包括滑轨、移动体和电极对,滑轨上设置有多个移动体,移动体与滑轨滑动连接,每个移动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电极对,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轴,主动轴沿导管本体末端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外螺纹,外螺纹用于与移动体内螺纹槽配合,使移动体之间沿导管本体末端的轴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该专利技术的电极球囊导管能够使两个电极对相互靠近时发出的冲击波能量叠加,提高钙化灶粉碎效率。
[0005]但是该专利技术的电极对在进行移动时操作复杂,在移动过程中,需通过驱动电机控制主动轴旋转,主动轴上设置有旋向相反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分别与第一移动体、第二移动体的内螺纹槽相互配合,使第一移动体、第二移动体发生运动,并且第一移动体、第二移动体以滑轨为支撑避免发生周向的旋转,而使其沿导管本体末端的轴向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平移运动,结构上非常复杂,且实际操作时非常麻烦。此外其技术效果仅为缩短工作时间提高粉碎效率,无法在特定病变位置实现载药释放并促进药物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对可移动的载药球囊导管系统。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球囊导管系统,包括导管主体、连接在所述的导管主体远端的球囊、电极装置,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还包括活动导管、牵引导丝,所述的活动导管可移动地套设在位于所述的球囊内的导管主体上,所述的牵引导丝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动导管相连接,用于拉动所述的活动导管沿所述的导管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的电极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活动导管上。
[0009]优选地,所述的球囊外部设置有药物涂层,所述的药物涂层外部设置有保护层,当所述的电极装置产生震波并作用于所述的保护层时,所述的保护层破裂并允许所述的药物涂层释放。
[0010]优选地,所述的导管主体包括内导管、套设在所述的内导管外的外导管,所述的内导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的外导管的远端,所述的球囊的近端连接在所述的外导管的远端,所述的球囊的远端连接在所述的内导管的远端,所述的活动导管套设在伸出所述的外导管的内导管上。
[0011]优选地,所述的牵引导丝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动导管连接,所述的牵引导丝的另一端从所述的内导管、外导管之间的间隙中穿出以供操作。
[0012]优选地,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还包括密封管,所述的密封管设置在所述的内导管、外导管之间,所述的密封管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动导管密封连接,所述的外导管的近端开设有通道孔,所述的密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通道孔密封连接,所述的牵引导丝设置在所述的密封管内,所述的牵引导丝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动导管连接,所述的牵引导丝的另一端从所述的通道孔穿出以供操作。在球囊充压过程中,所述的密封管可实现所述的通道孔的密封保压。
[0013]优选地,所述的密封管采用高分子材料,所述的高分子材料选自PET或PTFE。
[0014]优选地,所述的球囊的两端与所述的内导管、外导管之间通过热熔焊接和/或激光焊接和/或粘接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还包括标记环组件,所述的标记环组件包括第一标记环、第二标记环,所述的活动导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标记环,所述的内导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标记环,多个所述的第一标记环、第二标记环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同,当所述的第一标记环、第二标记环重合时,指示所述的活动导管在所述的内导管上的位置。所述的标记环组件可精准控制所述的活动导管在所述的球囊中的位置,实现所述的药物涂层均匀释放在血管壁中,避免同一病变段药物重复或遗漏。
[0016]优选地,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还包括手柄,所述的手柄连接在所述的导管主体的近端;所述的手柄上设置有用于拉动所述的牵引导丝沿所述的导管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操作部,所述的牵引导丝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操作部相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的手柄上开设有沿其远近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的操作部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滑槽上,当移动所述的操作部,所述的牵引导丝拉动所述的活动导管移动。
[0018]优选地,所述的保护层的材料为具有能量响应特性的聚合物材料,所述的聚合物材料包括聚乙二醇、聚乳酸和葡聚糖。所述的保护层用于防止所述的药物涂层在进入血管过程中被破坏。
[0019]优选地,所述的药物涂层采用紫杉醇或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
[0020]优选地,所述的球囊的表面采用等离子或邮寄硅氧烷类进行了表面处理,用于增加药物涂层的附着力。
[0021]优选地,所述的牵引导丝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动导管之间通过焊接或粘接连接。
[0022]优选地,所述的牵引导丝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镍钛合金,所述的牵引导丝的外周面设置有绝缘层。
[0023]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心血管狭窄病变的冲击波发生系统。
[002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25]一种冲击波发生系统,包括球囊导管系统、能量发生器,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为所述的一种球囊导管系统,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的电极装置与所述的能量发生器电连接。
[002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7]本技术通过设置可移动的电极装置,可在任意病变位置作用震波,实现了在震波震碎钙化病变的同时促进了血管壁对药物的吸收,有效降低了球囊在进入血管过程中药物被破坏的风险,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8]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冲击波发生系统示意图;
[0029]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球囊导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3为附图2中A

A的剖面示意图;
[0031]附图4为附图2中B

B的剖面示意图。
[0032]以上附图中:1、能量发生器;11、连接导线;2、球囊导管系统;21、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囊导管系统,包括导管主体、连接在所述的导管主体远端的球囊、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还包括活动导管、牵引导丝,所述的活动导管可移动地套设在位于所述的球囊内的导管主体上,所述的牵引导丝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动导管相连接,用于拉动所述的活动导管沿所述的导管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的电极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活动导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外部设置有药物涂层,所述的药物涂层外部设置有保护层,当所述的电极装置产生震波并作用于所述的保护层时,所述的保护层破裂并允许所述的药物涂层释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主体包括内导管、套设在所述的内导管外的外导管,所述的内导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的外导管的远端,所述的球囊的近端连接在所述的外导管的远端,所述的球囊的远端连接在所述的内导管的远端,所述的活动导管套设在伸出所述的外导管的内导管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导丝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动导管连接,所述的牵引导丝的另一端从所述的内导管、外导管之间的间隙中穿出以供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还包括密封管,所述的密封管设置在所述的内导管、外导管之间,所述的密封管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动导管密封连接,所述的外导管的近端开设有通道孔,所述的密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通道孔密封连接,所述的牵引导丝设置在所述的密封管内,所述的牵引导丝的一端与所述的活动导管连接,所述的牵引导丝的另一端从所述的通道孔穿出以供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管采用高分子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柳张钦友师玉洲程增兵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