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摇电吉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97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22
一种双摇电吉他,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包括琴身(6),在琴身(6)的上端设置有琴颈(1),在琴身(6)的表面设置有琴桥颤音系统(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琴桥颤音系统(5)和琴身(6)上分别设置有磁性件,琴桥颤音系统(5)和琴身(6)上的磁性件相互排斥,琴桥颤音系统(5)一端与琴身(6)活动连接,琴桥颤音系统(5)和琴身(6)上磁性件之间排斥力推动琴桥颤音系统(5)的另一端远离琴身(6)。在本双摇电吉他中,利用琴桥颤音系统和琴身之间的排斥力,和琴弦作用于琴桥的拉力,使琴桥颤音系统在琴身的表面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相比较传统的双摇电吉他,无需在琴身和开设凹槽和通孔,从而避免了琴身被凿穿而带来的若干缺陷。来的若干缺陷。来的若干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摇电吉他


[0001]一种双摇电吉他,属于乐器


技术介绍

[0002]吉他是一种常见的乐器,传统的吉他为木吉他,以木制共鸣箱扩音,常被用于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及流行音乐的演奏或伴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面上出现了电吉他,电吉他的发声原理与木吉他不同,不是以箱体的振动发声,而是运用了电磁学原理,当被磁化的吉他弦振动时,引起拾音器上线圈磁通量的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不同频率的电流,当这些电流通过电子音箱还原时,就成了电吉他的声音。
[0003]电吉他又进一步分为单摇电吉他和双摇电吉他,其中传统双摇电吉他的基本机构如图5~6所示,在琴身6表面设置有琴桥颤音系统5,琴弦3自琴颈1的端部延伸至琴桥颤音系统5中,绕过琴桥颤音系统5的表面后固定。进一步结合图7,在琴身6的背面开设凹槽,并在该凹槽内固定有拉簧12,拉簧12的前端固定在凹槽的前端,琴桥颤音系统5向下穿过琴身6之后与拉簧12的后端相连。在琴桥颤音系统5的表面固定有摇把4,在演奏时通过摇把4抬高或压低琴桥颤音系统5。当抬高琴桥颤音系统5时,琴桥颤音系统5会拉紧琴弦3,从而使琴弦3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反之,当压低琴桥颤音系统5时,琴桥颤音系统5会使琴弦3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琴桥颤音系统5实现不同的演奏效果。
[0004]传统的双摇电吉他存在如下缺陷:(1)由上述可知,由于琴桥颤音系统5需要穿过琴身6之后与拉簧12连接,所以无论琴桥颤音系统5抬高或压低时,均会使琴身6背部的拉簧12发生形变,在松开摇把4后,利用拉簧12的弹力使琴桥颤音系统5复位。因此长期使用后,拉簧12自身的弹力会发生变化(弹力衰减),因此稳定性较差,容易导致吉他跑音,并有可能出现无法带动琴桥颤音系统5复位的情况发生。(2)由于需要安装拉簧12,因此不仅需要在琴身6的背部开设容纳拉簧12的凹槽,同时需要凿穿琴身6,以便琴桥颤音系统5可以穿过琴身6与拉簧12连接。所以传统的双摇电吉他对琴身6的破坏较为严重,琴身6被破坏后,会影响琴身6与琴弦3之间的共振效果,从而进一步影响吉他的音色。(3)弹簧12在拉动和复位的过程中会发出噪音,从而会对吉他的弹奏效果及演奏者的演奏体验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琴桥颤音系统和琴身之间的排斥力,和琴弦作用于琴桥的拉力,使琴桥颤音系统在琴身的表面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相比较传统的双摇电吉他,无需在琴身和开设凹槽和通孔,从而避免了琴身被凿穿而带来的若干缺陷的双摇电吉他。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摇电吉他,包括琴身,在琴身的上端设置有琴颈,在琴身的表面设置有琴桥颤音系统,琴弦自琴颈的上端延伸至琴桥颤音系统处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琴桥颤音系统和琴身上分别设置有磁性件,琴桥颤音系统和琴身上的磁性件相互排斥,琴桥颤音系统一端与琴身活动连接,琴桥颤音系统和琴
身上磁性件之间排斥力推动琴桥颤音系统的另一端远离琴身,所述琴弦穿过或绕过琴桥颤音系统远离琴身的一端后与琴身固定。
[0007]优选的,在所述琴身的表面开设有琴身凹槽,所述琴桥颤音系统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琴身凹槽的下端,琴桥颤音系统的另一端延伸至琴身凹槽的另一端前侧。
[0008]优选的,所述的琴桥颤音系统包括琴桥,琴桥的下端设置有转轴,琴桥通过其下端的转轴与所述琴身凹槽的下端活动连接。
[0009]优选的,在所述琴桥颤音系统的表面开设有琴桥凹槽,相互排斥的磁性件分别设置在琴桥凹槽内以及琴身凹槽的前端面。
[0010]优选的,在所述磁性件分别为前磁板和后磁板,后磁板内嵌在所述琴桥凹槽的表面,前磁板高度可调的固定在琴桥凹槽内。
[0011]优选的,所述前磁板的长度短于琴桥凹槽的长度。
[0012]优选的,在所述琴桥凹槽的表面还设置有盖板。
[0013]优选的,琴弦自所述琴桥颤音系统的上端穿过后与琴身固定。
[0014]优选的,在琴桥颤音系统的表面还设置有摇把,摇把穿过前磁板与琴桥颤音系统活动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6]在本双摇电吉他中,利用琴桥颤音系统和琴身之间的排斥力,和琴弦作用于琴桥的拉力,使琴桥颤音系统在琴身的表面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相比较传统的双摇电吉他,无需在琴身的背面开设容纳拉簧的凹槽,同时需要开设用于实现琴桥颤音系统与拉簧连接的通孔,从而避免了琴身被凿穿而带来的若干缺陷。
[0017]传统的琴桥颤音系统在安装时需要凿穿琴体,并在琴体背后需要大面积开槽才可以容纳并安装,木质琴体本身体积不大,这样就会明显减少琴弦在振动时需要的载体材料,影响振动,影响音色,而本双摇电吉他,只需要在表面开槽即可,从而避免了琴身被凿穿而带来的若干缺陷。
[0018]在本双摇电吉他中,利用琴桥颤音系统和琴身之间的排斥力稳定琴桥颤音系统,也避免了拉簧长期使用而出现的弹力衰减的问题,提高了稳定性。
[0019]在吉他演奏过程中,弦距(琴弦距离指板的距离)是一个会直接影响演奏手感体验的参数,传统琴桥颤音系统调节弦距,是用六角扳手调节琴桥转动支点处嵌入琴体的立柱高低实现的,而在本双摇电吉他中,由于前磁板和后磁板前后相对设置,且通过调节前磁板的位置可以实现前磁板和后磁板前后相对面积的调节,通过改变前磁板和后磁板前后的相对面积,可以对前磁板和后磁板之间的排斥力进行调节,来调节琴弦距离指板的高度,以达到演奏者需要的适合自己的手感状态,并且进一步改变了下压或抬起摇把时所使用的力度大小,可以适用于不用演奏者的演奏习惯。
[0020]传统利用弹簧的琴桥颤音系统,琴桥颤音系统与琴身的接触点只有两个,而且只有极其微小的接触面,不利于琴弦的充分振动,在本双摇电吉他中,通过嵌入琴身的转轴进行传导,会有更好的振动,带来更好的音色
[0021]传统琴桥颤音系统,需要更换不同的弹簧来实现手下压或者上抬时力度的调节,在本双摇电吉他中,只需要调节上部运动部分摇把的位置,利用杠杆即可实现不同的作用力度,以适应不同人群的演奏体验要求。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双摇电吉他轴测图。
[0023]图2为双摇电吉他正视图。
[0024]图3为图2中A

A向剖视图。
[0025]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0026]图5为传统双摇电吉他轴测图。
[0027]图6为传统双摇电吉他正视图。
[0028]图7为图6中B

B向剖视图。
[0029]其中:1、琴颈2、拾音器3、琴弦4、摇把5、琴桥颤音系统6、琴身7、后磁板8、前磁板9、转轴10、琴桥11、盖板12、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图1~4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2所示,一种双摇电吉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摇电吉他,包括琴身(6),在琴身(6)的上端设置有琴颈(1),在琴身(6)的表面设置有琴桥颤音系统(5),琴弦(3)自琴颈(1)的上端延伸至琴桥颤音系统(5)处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琴桥颤音系统(5)和琴身(6)上分别设置有磁性件,琴桥颤音系统(5)和琴身(6)上的磁性件相互排斥,琴桥颤音系统(5)一端与琴身(6)活动连接,琴桥颤音系统(5)和琴身(6)上磁性件之间排斥力推动琴桥颤音系统(5)的另一端远离琴身(6),所述琴弦(3)穿过或绕过琴桥颤音系统(5)远离琴身(6)的一端后与琴身(6)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摇电吉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琴身(6)的表面开设有琴身凹槽,所述琴桥颤音系统(5)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琴身凹槽的下端,琴桥颤音系统(5)的另一端延伸至琴身凹槽的另一端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摇电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琴桥颤音系统(5)包括琴桥(10),琴桥(10)的下端设置有转轴(9),琴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洪磊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之声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