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95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前端通过刀脖,所述刀脖的另一端为刀刃部,所述刀刃部的另一端为刀尖;所述刀尖包含两个副刀面和两个主刀面;两个主刀面的夹角形成钻尖角;主刀面的倾斜角为主刀面角;副刀面的倾斜角称为副刀面角;两个副刀面的距离称为间隙宽。通过调整PCB铣刀的刀尖结构来适应金刚石镀膜,弥补刀尖功能的削弱,消除因刀尖钝化导致的定位功能弱化和爆孔异常,降低镀膜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因扭力过大而断刀的问题。程中因扭力过大而断刀的问题。程中因扭力过大而断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制电路板成型铣切的刀具,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的生产加工。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印制电路板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板材的加工难度越来越大,板材的硬度及脆性越来越高,普通刀具已经无法满足其使用要求,金刚石镀膜铣刀应运而生,而金刚石镀膜的膜层厚度通常需要达到8

15μm,这种厚度的膜层使得现有的鱼尾型刀尖结构尖部钝化,一方面,刀尖的定位功能弱化,锋利度降低,易产生爆孔缺陷;另一方面尖部钝化,在高速下钻的过程中,在扭力的作用下易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通过调整PCB铣刀的刀尖结构来适应金刚石镀膜,弥补刀尖功能的削弱,消除因刀尖钝化导致的定位功能弱化和爆孔异常,降低镀膜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因扭力过大而断刀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前端通过刀脖,所述刀脖的另一端为刀刃部,所述刀刃部的另一端为刀尖;所述刀尖包含两个副刀面和两个主刀面;两个主刀面的夹角形成钻尖角;主刀面的倾斜角为主刀面角;副刀面的倾斜角称为副刀面角;两个副刀面的距离称为间隙宽。
[0005]所述刀柄的直径为3.165

3.175mm。
[0006]所述刀刃部的直径为0.6

3.175mm。
[0007]所述刀脖的倒角角度为10

20
°

[0008]所述主刀面角的角度为30

60
°

[0009]所述副刀面角的角度为20

40
°

[0010]所述钻尖角的角度为100

150
°

[0011]所述间隙宽为刀具直径的1/8

1/4,刀具直径越大,间隙宽越大。
[0012]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采用本技术的结构,有效弥补了因金刚石镀膜后刀尖功能的削弱,消除因镀膜后刀尖钝化导致的定位功能弱化和下钻时的爆孔异常,降低镀膜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因扭力过大而断刀现象,此刀尖设计更有效的匹配金刚石镀膜铣刀。
[0014]2、本技术采用两个副刀面不重叠预留出间隙宽度,设置钻尖角使得下钻定位功能增强。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间隙宽,修整出钻尖改变定位方式,通过主设置主刀面角来提供切削功能,使得刀尖承受扭力的过程中不易扯断,有效降低提高了抗断折的能力。
[0016]4、本技术由点外圆定位变成一点圆心定位,有效防止了爆孔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刀尖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刀尖局部结构右视图。
[0021]图4为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现有技术的图4中刀尖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现有技术的图5中刀尖局部结构右视图。
[0024]其中:刀柄、刀脖、刀刃部、刀尖、主刀面、副刀面、间隙宽、主刀面角、钻尖角、副刀面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如图1

3所示的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包括刀柄1,所述刀柄1的前端通过刀脖2,所述刀脖2的另一端为刀刃部3,所述刀刃部3的另一端为刀尖4;所述刀尖4包含两个副刀面6和两个主刀面5;两个主刀面5的夹角形成钻尖角9;主刀面5的倾斜角为主刀面角8;副刀面6的倾斜角称为副刀面角10;两个副刀面6的距离称为间隙宽7。两个副刀面6不重叠预留出间隙宽度,设置钻尖角使得下钻定位功能增强。通过设置间隙宽7,修整出钻尖改变定位方式,通过设置主刀面角来提供切削功能,使得刀尖承受扭力的过程中不易扯断,有效降低提高了抗断折的能力;设置副刀面角起导出切屑的功能,由2点外圆定位变成一点圆心定位,有效防止了爆孔的产生。
[0027]进一步的,所述刀柄1的直径为3.165

3.175mm。通过上述的刀柄1能够用于和钻机相连,增强了其适应新。
[0028]进一步的,所述刀刃部3的直径为0.6

3.175mm。通过上述的刀刃部3用于后续的铣削加工,进而适应不同孔径。
[0029]进一步的,所述刀脖2的倒角角度为10

20
°
。通过刀脖2保证了刀柄1和刀刃部3之间的过渡连接,保证了结构强度。
[0030]进一步的,所述主刀面角8的角度为30

60
°
。通过上述的主刀面角8来提供切削功能,使得刀尖承受扭力的过程中不易扯断,有效降低提高了抗断折的能力。
[0031]进一步的,所述副刀面角10的角度为20

40
°
。通过设置副刀面角起导出切屑的功能。
[0032]进一步的,所述钻尖角9的角度为100

150
°
。设置钻尖角使得下钻定位功能增强。
[0033]进一步的,所述间隙宽7为刀具直径的1/8

1/4,刀具直径越大,间隙宽越大。
[0034]本技术的相对于现有技术优势:
[0035]相对现有技术,如图4

6所示,现有技术为鱼尾型刀尖设置,在刀具镀膜后,刀尖钝化,不能提供良好的下钻切削力,在使用过程中因下钻功能削弱而断刀,鱼尾型刀尖为2点外圆定位,顿化后的刀尖在使用时易使板面油墨破裂而产生爆孔。现有刀尖结果与金刚石镀膜匹配后即影响的生产品质,又增加了断刀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包括刀柄(1),所述刀柄(1)的前端通过刀脖(2),所述刀脖(2)的另一端为刀刃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部(3)的另一端为刀尖(4);所述刀尖(4)包含两个副刀面(6)和两个主刀面(5);两个主刀面(5)的夹角形成钻尖角(9);主刀面(5)的倾斜角为主刀面角(8);副刀面(6)的倾斜角称为副刀面角(10);两个副刀面(6)的距离称为间隙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的直径为3.165

3.17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部(3)的直径为0.6

3.17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万勇殷德政薛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永鑫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