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置固定窗式隔热外开门
[0001]本技术涉及门窗
,尤其为一种上置固定窗式隔热外开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结构中对门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坚固耐用外,还对隔热性、隔音性及气密性增加了更多的要求,以前的建筑用门多为木质门,随着门窗行业的发展及使用场所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门样式被安装使用,如玻璃面板门、金属门等,玻璃面板门、金属门坚固耐用,美观大方,但由于金属门框及金属门扇容易在门两侧产生温度传递,对室内节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而且多数门也存在密封性问题,从而影响室内保温及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置固定窗式隔热外开门,要解决金属门框和门扇两侧容易产生温度传递及隔音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上置固定窗式隔热外开门,包括门扇,设置在门扇上方的窗面板,门型固定框,以及设置在门扇底部的门槛,所述门扇与所述窗面板均位于固定框内;所述门扇为矩形,内设有门面板;所述固定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置固定窗式隔热外开门,包括门扇(2),设置在门扇(2)上方的窗面板(5),门型固定框(1),以及设置在门扇(2)底部的门槛(6),所述门扇(2)与所述窗面板(5)均位于固定框(1)内;所述门扇(2)为矩形,门扇内设有门面板(4);所述固定框(1)内、窗面板(5)与门扇(2)之间设有加强中梃(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包括位于室内侧的第一内框(101)和位于室外侧的第一外框(102),所述门扇(2)包括位于室内侧的第二内框(201)和位于室外侧的第二外框(202),第一内框(101)和第一外框(102)之间以及第二内框(201)和第二外框(202)之间均设有隔热胶条(18),所述固定框(1)的室内侧边上、朝向门扇(2)方向设有的第一挡板(1011),所述门扇(2)的室内侧、朝向固定框(1)及加强中梃(7)的角部设有向内凹凹陷的第一挡位槽(2011),所述门扇(2)的室外侧板朝向固定框(1)方向延伸形成第二挡板(2021),所述第一挡板(1011)朝向第一挡位槽(2011)的板面上以及第二挡板(2021)朝向门槛(6)的板面上均设有穿胶条槽(10),穿胶条槽(10)内设有密封胶条(9),所述密封胶条(9)包括连接部和缓冲部,缓冲部为中空设置,密封胶条(9)的连接部限位在穿胶条槽(10)内;所述门槛(6)固定在门扇(2)下方的地面上,门扇(2)底边的第二挡板(2021)贴合在门槛(6)室外侧面上,所述门槛(6)与门扇(2)之间设有门下摆(11),门下摆(11)固定在第二内框(201)上,所述门下摆(11)底部设有档条(12),档条(12)的长度与门扇(2)底边到门槛(6)顶面的距离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置固定窗式隔热外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中梃(7)包括室内侧的第三内框(701)和室外侧的第三外框(702),第三内框(701)和第三外框(702)之间设有隔热胶条(18),所述加强中梃(7)中部、朝向门扇(2)方向设有第三挡板(7011),所述第三挡板(7011)朝向室内侧的板面上设有穿胶条槽(10),所述穿胶条槽(10)与第一挡位槽(2011)之间设有密封胶条(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置固定窗式隔热外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框(202)的室外侧板朝向远离第二挡板(2021)方向延伸形成第四挡板(2022),位于室内侧的门扇(2)上卡固有用于固定门面板(4)的中空压线(13),中空压线(13)为U型结构,中空压线(13)的开口端与门扇(2)的第二内框(201)卡扣连接,所述门面板(4)固定在中空压线(13)竖部与第四挡板(2022)之间,中空压线(13)的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鑫,张桂旺,张迷,陈少阳,王印同,雷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