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指示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72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指示剂,配合外接读写设备使用,包括设置有透孔的管帽和外管,管帽安装在外管的一端,用于打开或关闭外管,外管内放置有内管和菌片,内管用于盛放培养基,管帽上安装有标识组件,标识组件能够存储生产日期、生产编号、批次号、已使用次数、使用时间和所属类型信息,通过外接读写设备能够对标识组件内的信息进行读取和修改。通过外接读写设备能够对生物指示剂的信息进行读取,从而检查此生物指示剂是否存在失效和已使用等情况,避免了同一个生物指示剂进行多次使用,造成交叉感染。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标识组件与管帽可分离,通过外接读写设备可对标识单元进行数据清楚,从而实现标识组件或表示单元的重复使用。的重复使用。的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指示剂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试剂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指示剂。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医疗器械的灭菌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保证医疗器械灭菌合格更是重中之重。现代医院检验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两种方法通常通过灭菌过程挑战装置来完成。即,在灭菌工作开始前,将挑战装置与待灭菌医疗器械一起放入灭菌装置中,与待灭菌医疗器械一起灭菌。化学方法是,在挑战装置中放置试纸,通过观察挑战装置内的试纸颜色来判断待灭菌的医疗器械是否灭菌合格,该方法使用简单,成本较低,广泛用于消毒灭菌过程的过程检测,但该方法只能提示医疗器械与灭菌介质进行了接触,并不能直观的显示医疗器械上是否还有微生物存活。而生物方法是将生物指示剂置于挑战装置或直接放入灭菌装置内,待灭菌工作完成后,对生物指示剂进行培养,观察生物指示剂中是否有存活的微生物,以此来判断灭菌工作是否合格。生物方法能够更加直观的指示灭菌效果。
[0003]申请号为CN201911216586.4的专利技术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灭菌用生物指示剂。包括容器、菌片和内装有培养基的安瓿,该容器包括外管和帽盖,该外管的上端具有外管管口,该外管的下端具有外管端壁,该帽盖安装于外管的上端,该帽盖上设有与外管的管腔连通的帽盖通孔;该生物指示剂还包括内管,该内管的上端具有内管管口,该内管的下端具有内管端壁;该安瓿和内管均置于外管的管腔中,该外管的管腔、内管管口与内管的管腔依次连通,安瓿经内管管口插入内管的管腔中,该菌片置于内管的管腔中,该内管的管腔被设置成能够盛培养基;该外管端壁上设有与外管的管腔连通的端壁通孔。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外管及内管的蒸汽流通效果,使得菌片与蒸汽能够更充分地接触,使得生物指示剂指示更准确。”[0004]生物指示剂为一次性物品,生物指示剂内的菌片在灭菌前后的变化通过人类的眼睛很难观察的出来。现阶段,人们通常使用生物阅读器对生物指示剂进行培养和检测后,才能得出检测结果。所以,工作人员在使用生物指示剂时,存在一个生物指示剂多次使用的情况,造成交叉感染,影响灭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指示剂,配合外接读写设备使用,包括设置有透孔的管帽和外管,管帽安装在外管的一端,用于打开或关闭外管,外管内放置有内管和菌片,内管用于盛放培养基,管帽上安装有标识组件,标识组件能够存储生产日期、生产编号、批次号、已使用次数、使用时间和所属类型信息,通过外接读写设备能够对标识组件内的信息进行读取和修改。通过外接读写设备能够对生物指示剂的信息进行读取,从而检查此生物指示剂是否存在失效和已使用等情况,避免了同一个生物指示剂进行多次使用,造成交叉感染。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标识组件与管帽可分离,通过外接
读写设备可对标识单元进行数据清楚,从而实现标识组件或表示单元的重复使用。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生物指示剂,配合外接读写设备使用,包括设置有透孔的管帽和外管,管帽安装在外管的一端,用于打开或关闭外管,外管内放置有内管和菌片,内管用于盛放培养基,管帽上安装有标识组件,标识组件能够存储生产日期、生产编号、批次号、已使用次数、使用时间和所属类型信息,通过外接读写设备能够对标识组件内的信息进行读取和修改。
[0008]进一步的,标识组件包括盖帽和标识模块,标识模块嵌设于盖帽内,盖帽安装在管帽上。
[0009]进一步的,标识模块包括储存单元和收发单元,储存单元与收发单元连接。
[0010]进一步的,盖帽内设有安装腔,在盖帽上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用于打开或关闭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对标识模块进行限位。
[0011]进一步的,固定组件包括限位条,限位条间隔设置在安装腔的底面,限位条之间形成安装槽,标识模块嵌设在安装槽内。
[0012]进一步的,固定组件还包括扣盖,扣盖的四周均设置有侧壁,扣盖用于打开或关闭安装槽。
[0013]进一步的,扣盖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孔,安装腔的底面间隔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扣盖和安装座通过转动轴连接,且转动轴上套设有弹性件,弹性件能够使扣盖转动,打开安装槽;
[0014]安装腔的底面还设置有限位杆,扣盖扣合在限位条上时,限位杆能够与扣盖抵接。
[0015]进一步的,标识模块外周设置有密封层,密封层为耐高压和耐高温材质制成。
[0016]进一步的,内管外周还设置有阻断网层,内管破碎后始终位于阻断网层内。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生物指示剂,标识组件内的标识模块能够存储生物指示剂的多种信息,通过外接读写设备能够对储存在标识模块内的信息进行读取和修改,工作人员通过读取的信息能够判断此类生物指示剂是否适用于本次消毒灭菌工作;工作人员确定此生物指示剂可以使用后,可通过读写装置对标识模块内的已使用次数进行修改,当工作人员对已使用的生物指示剂的信息进行读取时,所显示的已使用次数信息则与出厂时所设置的信息不符,提示工作人员,此生物指示剂已被使用,从而杜绝一个生物指示剂被多次使用的情况。管帽与标识组件以及标识模块和盖帽之间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即标识组件能够从管帽上取下,标识模块能够从盖帽上取下。当一生物指示剂被使用后或失效不能使用后,工作人员可将生物指示剂上的盖帽取下,统一收集并返回到生产厂家,通过对盖帽及其内部进行消毒灭菌后,将盖帽安装在新的生物指示剂上,再对标识模块进行数据清除和数据写入,从而实现盖帽和标识模块的重复利用。再回收过程中,如盖帽损坏无法使用,工作人员可将标识模块从原盖帽上取下后装入新盖帽内,再次使用。
[0019]此外,标识模块安装在盖帽内,进行了三次密封处理,即密封盖和盖帽对标识模块的密封处理,扣盖和限位条对标识模块的密封处理,以及密封层对标识模块的密封处理,避免标识模块处于高温高压的灭菌环境中受到损坏。
[0020]最后,内管外周设置有阻断网层,内管在后期培养检测过程中需要被夹持,使其破碎,阻断网层能够避免破碎后的玻璃掉落在菌片上或培养基内,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隐
患。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指示剂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盖帽拆卸下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扣盖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扣盖安装在盖帽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标:110、管帽;130、外管;131、内管;133、菌片;150、标识组件;151、盖帽; 153、标识模块;155、安装腔;156、环形平台;157、密封盖;170、固定组件;171、限位条;173、扣盖;175、安装槽;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指示剂,配合外接读写设备使用,包括设置有透孔的管帽(110)和外管(130),管帽(110)安装在外管(130)的一端,用于打开或关闭外管(130),外管(130)内放置有内管(131)和菌片(133),内管(131)用于盛放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管帽(110)上安装有标识组件(150),标识组件(150)能够存储生产日期、生产编号、批次号、已使用次数、使用时间和所属类型信息,通过外接读写设备能够对标识组件(150)内的信息进行读取和修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指示剂,其特征在于:标识组件(150)包括盖帽(151)和标识模块(153),标识模块(153)嵌设于盖帽(151)内,盖帽(151)安装在管帽(1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指示剂,其特征在于:标识模块(153)包括储存单元和收发单元,储存单元与收发单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指示剂,其特征在于:盖帽(151)内设有安装腔(155),在盖帽(151)上设置有密封盖(157),密封盖(157)用于打开或关闭安装腔(155),安装腔(155)内设置有固定组件(170),固定组件(170)用于对标识模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蓝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