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59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5
本申请属于加湿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空气加湿器,包括底座、壳体、雾化组件、抽气元件和控制组件;壳体的第一侧承托于底座,壳体的第二侧相对于底座悬空设置并设有相互隔离的储液腔和雾化腔,储液腔容置有雾化液,壳体还设有分别与雾化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雾化组件设于储液腔和雾化腔之间,用于将储液腔内的雾化液引导至雾化腔并使雾化腔内的雾化液雾化成雾气;抽气元件设于雾化腔内,用于使外部气体经进气口进入雾化腔并携带雾气从出气口流出空气加湿器;控制组件与雾化组件和抽气元件分别电性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空气加湿器,有利于观察雾化腔和储液腔的漏液情况。利于观察雾化腔和储液腔的漏液情况。利于观察雾化腔和储液腔的漏液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加湿器


[0001]本申请涉及加湿器
,特指一种空气加湿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空气加湿器已经成为干燥地区不可缺少的一种小型家电产品之一。
[0003]现有技术中,空气加湿器一般包括底座、外壳、雾化组件和控制组件,外壳具有储液腔和雾化腔,储液腔用于储存雾化液,雾化组件设置于雾化腔和储液腔之间,用于使雾化液雾化形成雾气,雾化腔用于为雾化液雾化形成的雾气提供流通通道,现有的空气加湿器的储液腔和雾化腔通常直接设于底座的上方,储液腔和雾化腔出现漏液现象时,使用者不易及时察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加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气加湿器的储液腔和雾化腔出现漏液现象时,使用者不易及时察觉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加湿器,包括:
[0006]底座;
[0007]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承托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的第二侧相对于所述底座悬空设置,所述壳体的第二侧设有相互隔离的储液腔和雾化腔,所述储液腔用于容置雾化液,所述壳体还设有分别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0008]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于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腔之间,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将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引导至所述雾化腔并使所述雾化腔内的雾化液雾化成雾气;
[0009]抽气元件,所述抽气元件设于所述雾化腔内,用于引导外部的气体经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雾化腔并携带所述雾气从所述出气口流出空气加湿器;以及
[0010]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抽气元件分别电性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加湿器还包括发声元件,所述发声元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配置有存储白噪音的功能,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发声元件发出声音。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第一侧还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的顶壁设有发声孔,所述发声元件盖设于所述发声孔处。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底壁设有接线孔和环绕所述接线孔的接水槽,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空气加湿器还包括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发声元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从所述接线孔穿出所述第一安装腔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容置有所述控制组件,且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底壁设有导水槽和/或防水筋。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腔包括相连通的竖直腔和水平腔,所述竖直腔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所述水平腔位于所述雾化腔的下方并与所述雾化腔分隔设置,所述水平腔的顶壁的中部向上凸起设置。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加湿器还包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若干触控开关,若干所述触控开关密封地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腔壁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加湿器还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发光元件用于向所述出气口流出的所述雾气投射光线。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腔上下设置,所述储液腔的顶壁设有所述出气口,所述储液腔的底壁凸设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内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支撑筒的顶部密封地盖设有透光的挡雾板,所述发光元件设于所述支撑筒的内壁。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的底壁还凸设有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内腔分别与所述雾化腔及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挡雾板靠近所述导风筒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风筒的上方,所述挡雾板用于使部分雾气在所述挡雾板上形成雾化液液滴并使雾化液液滴经所述挡雾板的边缘流回所述储液腔。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的侧壁设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用于供使用者观察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位。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腔的底壁设有所述进气口和环绕所述进气口的防水挡板,所述抽气元件盖设于所述进气口处并设于所述防水挡板内侧。
[0023]本申请提供的空气加湿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空气加湿器,壳体的第一侧承托于底座上,壳体的第二侧相对于底座悬空设置,且壳体的第二侧设有相互隔离的储液腔和雾化腔,采用上述结构,雾化腔和储液腔相对于底座悬空设置,在雾化腔或储液腔出现漏液现象时,雾化液会直接滴落到空气加湿器的外部,而不是滴落至底座或壳体与底座的连接处,便于使用者观察雾化腔和储液腔的漏液情况。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加湿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加湿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9]100

底座;110

第二安装腔;111

第一开口;112

竖直腔;113

水平腔;114

导水槽;115

防水筋;
[0030]200

壳体;210

储液腔;211

支撑筒;212

挡雾板;213

密封槽;214

导风筒;215

透视窗;220

雾化腔;221

进气口;222

出气口;223

第二开口;224

防水挡板;230

第一安装腔;231

发声孔;232

接线孔;233

接水槽;
[0031]300

雾化组件;
[0032]400

抽气元件;
[0033]500

发声元件;510

第一导线;
[0034]600

开关组件;
[0035]700

发光元件;710

第二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湿器包括:底座;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承托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的第二侧相对于所述底座悬空设置,所述壳体的第二侧设有相互隔离的储液腔和雾化腔,所述储液腔用于容置雾化液,所述壳体还设有分别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于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腔之间,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将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引导至所述雾化腔并使所述雾化腔内的雾化液雾化成雾气;抽气元件,所述抽气元件设于所述雾化腔内,用于引导外部的气体经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雾化腔并携带所述雾气从所述出气口流出所述空气加湿器;以及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抽气元件分别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湿器还包括发声元件,所述发声元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配置有存储白噪音的功能,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发声元件发出声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还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的顶壁设有发声孔,所述发声元件盖设于所述发声孔处;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底壁设有接线孔和环绕所述接线孔的接水槽,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空气加湿器还包括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发声元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从所述接线孔穿出所述第一安装腔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容置有所述控制组件,且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底壁设有导水槽和/或防水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承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希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