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Fe掺杂的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Fe掺杂的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LIBs)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安全环保性而备受关注。为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LIBs的能量输出还需进一步提高。目前,LIBs应用最为广泛的负极材料为石墨,但其理论比容量仅有372mAh/g,难以满足未来工业储能的需求。硅因具有高理论容量(4200mAh/g)、低嵌/脱锂电位(0.2
‑
0.3V vs Li/ Li
+ )和储量丰富等优点,被认为是很有发展潜力的负极候选材料之一。然而,硅负极在合金反应中的体积膨胀高达300%,易导致活性物质严重粉碎,充放电循环寿命短。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造成阻抗增加、库仑效率降低和容量降低。此外,硅的本征电导率较低,阻碍了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荷转移。以上因素使硅负极材料的单独使用难以实现,限制了其在LIBs中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Fe掺杂的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1.52~4.30质量份的硅纳米加入6.20~18.35质量份的N
‑
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溶液中,搅拌使之混匀,用甲醇/乙醇洗涤,干燥,得到粉末状中间产物Si@N
‑
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S2、将3.34~4.25质量份Si@N
‑
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6.28~8.30质量份锌盐、1.85~2.60质量份铁盐、10.75~15.24质量份咪唑配体和100~200质量份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搅拌使之混匀,静止放置20~23h;S3、继步骤S2,加入0.75~1.05质量份联吡啶,搅拌使之混匀,静止放置10~16h,分别用去离子水和甲醇/乙醇洗涤,干燥,得到十二面体结构的Fe掺杂Si
‑
ZIF8前驱体;S4、将前驱体放置于管式炉中,密闭,通入惰性气体,排除内部空气,升温至900~1100℃,保温2~4h,得到Fe掺杂的Si/C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Fe掺杂的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咪唑配体的制备方法为,将20~30质量份2
‑
巯基
‑1‑
甲基咪唑、0.5~3质量份丙烯酸铁、100~120质量份乙醇、1~4质量份三乙胺搅拌均匀,除去乙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Fe掺杂的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锌盐选自乙酸锌、氯化锌、硝酸锌、硫酸锌中的至少一种。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赖兴强,朱强,李靖,张朋,王丽妮,司明月,贺冰倩,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