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957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及系统,计算得到充电设备与固定支架间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固定力值,计算得到充电设备与固定支架间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固定力值;根据第二固定面与水平线的水平夹角,确定固定支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若第一固定力值和第二固定力值分别小于等于预设固定力值,基于第一数量将第一固定单元在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面阵列设置,基于第二数量、连接固定方式将第二固定单元在固定支架的第二固定面阵列设置;生成充电设备的安装工程图。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安装场景、安装情况下,自动化生成对应的安装方案,确保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安全。提高安全。提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范围推广,新能源汽车数量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逐渐凸显,虽然目前充电桩等充电配套设施逐渐完善,但是针对地下车库中安装的立式充电桩占用空间较大,减少了停车位置,并且立式充电桩由于驾驶人员视野盲区容易存在撞桩、碾压等情况,而且在突发恶劣天气状况下,极易发生水淹,容易引发二次事故。
[0003]现有技术中,对充电桩进行了创新,研究了一种吸顶式充电桩,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将充电桩吊起,具有占用空间少、安全性高的优势,但是吊起充电桩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为安装场景、安装情况的不同,导致安装可能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并且在持续充电拉扯的过程中,使得安装结构持续受力,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及系统,可以在安装场景、安装情况不同的情况下,自动化生成对应的安装方案,确保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安全。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S1、获取任意一个充电设备的工程图设计数据,提取所述工程图设计数据中,充电设备与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面的第一固定设计面积,固定支架与墙体的第二固定面的第二固定设计面积;S2、基于所述第一固定设计面积、初始的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数量进行计算,得到充电设备与固定支架间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固定力值,基于所述第二固定设计面积、初始的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数量进行计算,得到固定支架与墙体间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固定力值;S3、根据第二固定面与水平线的水平夹角,确定固定支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S4、若所述第一固定力值和第二固定力值分别小于等于预设固定力值,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将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在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面阵列设置,基于所述第二数量、连接固定方式将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在固定支架的第二固定面阵列设置;S5、基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在第一固定面的设置信息,第二固定单元在第二固定面的设置信息生成充电设备的安装工程图。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系统,包括:
数据模块,用于获取任意一个充电设备的工程图设计数据,提取所述工程图设计数据中,充电设备与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面的第一固定设计面积,固定支架与墙体的第二固定面的第二固定设计面积;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固定设计面积、初始的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数量进行计算,得到充电设备与固定支架间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固定力值,基于所述第二固定设计面积、初始的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数量进行计算,得到固定支架与墙体间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固定力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固定面与水平线的水平夹角,确定固定支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布置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固定力值和第二固定力值分别小于等于预设固定力值,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将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在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面阵列设置,基于所述第二数量、连接固定方式将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在固定支架的第二固定面阵列设置;结果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在第一固定面的设置信息,第二固定单元在第二固定面的设置信息生成充电设备的安装工程图。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会按照充电设备的工程图设计数据,按照不同的连接固定方式来自动化生成充电设备所对应的多种安装数据,然后生成充电设备的安装工程图,安装人员可以拿着安装工程图进行标准安装,且安装后的充电设备比较稳定,使用寿命较长。其中,本方案会生成第一固定设计面积和第二固定设计面积,以及对应的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然后会确定第一固定力值和第二固定力值,对第一固定力值和第二固定力值依据连接固定方式进行判断,得到对应的固定单元阵列方式,使得安装后的充电设备较为稳定;(2)本专利技术在确定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后,如果判断第一固定力值和第二固定力值超出了阈值,本方案会对第一固定设计面积和第二固定设计面积进行重新调整,从而对应性的调整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的数量,进而调整第一固定力值和第二固定力值,使得固定单元可以较稳定的对充电设备进行固定;(3)本专利技术还会根据连接固定方式的不同,而调整固定单元的布局方式,在连接固定方式为水平夹角大于0度的场景下,使得上层的固定单元的数量较多,从而使每个固定单元所承受的力大概一致,进一步确保充电设备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设备靠墙垂直安装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设备顶部水平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设备斜面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参见图1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图1

图3分别是充电设备安装过程中3种不同的连接固定方式。图1固定支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是与水平线的水平夹角为90度的连接方式;图2固定支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是与水平线的水平夹角为0度的连接方式;图3固定支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是与水平线的水平夹角为0

90度的连接方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充电设备的不同以及安装场景的不同,所需要的各种安装数据也不同,本方案为了确保安装质量,制定了以下的安装数据自动化生成方案,来确保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安全。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

S5:S1、获取任意一个充电设备的工程图设计数据,提取所述工程图设计数据中,充电设备与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面的第一固定设计面积,固定支架与墙体的第二固定面的第二固定设计面积。
[0014]本方案中的充电设备可以是图1

图3中的吸顶式充电桩,吸顶式充电桩可以减少地面空间的占用,且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灵活选用适配的安装支架。
[0015]其中的工程图设计数据是指充电设备安装所需要的设计数据,例如,所需要的充电设备的型号,所需要的安装支架,所需要安装的位置等数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任意一个充电设备的工程图设计数据,提取所述工程图设计数据中,充电设备与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面的第一固定设计面积,固定支架与墙体的第二固定面的第二固定设计面积;S2、基于所述第一固定设计面积、初始的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数量进行计算,得到充电设备与固定支架间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固定力值,基于所述第二固定设计面积、初始的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数量进行计算,得到固定支架与墙体间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固定力值;S3、根据所述第二固定面与水平线的水平夹角,确定固定支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S4、若所述第一固定力值和第二固定力值分别小于等于预设固定力值,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将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在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面阵列设置,基于所述第二数量、连接固定方式将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在固定支架的第二固定面阵列设置;S5、基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在第一固定面的设置信息,第二固定单元在第二固定面的设置信息生成充电设备的安装工程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将充电设备与固定支架的接触区域作为第一固定面,根据所述第一固定面的第一长信息、第一宽信息得到第一固定设计面积;将固定支架与墙体的接触区域作为第二固定面,根据所述第二固定面的第二长信息、第二宽信息得到第二固定设计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将所述第一固定设计面积与面积区间表进行比对,得到与第一固定设计面积所对应的第一面积区间,将所述第二固定设计面积与面积区间表进行比对,得到与第二固定设计面积所对应的第二面积区间,所述面积区间表中具有每个面积区间对应的固定单元的数量;将与第一固定设计面积对应的固定单元的数量作为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数量,将与第二固定设计面积对应的固定单元的数量作为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数量;根据充电设备的质量、固定支架的质量、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数量分别进行计算,得到第一固定力值和第二固定力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充电设备的质量、固定支架的质量、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数量分别进行计算,得到第一固定力值和第二固定力值,包括:根据充电设备的质量得到第一重力值,基于所述第一重力值、预设拉力值得到所述第一固定设计面积的第一预测受力值,根据所述第一预测受力值、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数量进行计算得到第一固定力值;根据充电设备的质量、固定支架的质量得到第二重力值,基于所述第二重力值、预设拉力值得到所述第二固定设计面积的第二预测受力值,根据所述第二预测受力值、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数量进行计算得到第二固定力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第一固定力值、第二固定力值、第一固定设计面积以及第二固定设
计面积,其中,为第一固定力值,为充电设备的质量,为重力换算值,为预设拉力值,为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数量,为第二固定力值,为固定支架的质量,为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数量,为第一固定设计面积,为第一长信息,为第一宽信息,为第二固定设计面积,为第二长信息,为第二宽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获取所述第二固定面与水平线的水平夹角;若判断所述水平夹角为0度,则确定固定支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为水平连接固定方式;若判断所述水平夹角大于0度,则确定固定支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为非水平连接固定方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固定面的第一长信息和第一宽信息计算得到第一长宽比,对所述第一长宽比进行整数化处理;根据所述第一长宽比对第一数量的第一固定单元在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面阵列设置;根据所述第二固定面的第二长信息和第二宽信息计算得到第二长宽比,对所述第二长宽比进行整数化处理;根据所述第二长宽比对第二数量的第二固定单元在固定支架的第二固定面阵列设置,若判断所述连接固定方式为水平夹角为0度,则不对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设置方式进行修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判断所述连接固定方式为水平夹角大于0度,则计算所述水平夹角与90度差值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付林沈金青蒋红亮李振华周露芳沈洋傅旦陈晓卢海权沈哲民张勇征吕华山陈向阳邵航军朱维新吴志华金琴何翠马志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东阳市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金华八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