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9479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4
本申请涉及一种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现场勘测确定劲性柱施工位置;步骤S2,BIM建模分析设计制造劲性钢骨柱、型钢梁和钢板箍;步骤S3,支设劲性钢骨柱并焊接型钢梁;步骤S4,将钢板箍套设于劲性钢骨柱外侧,并通过定位机构定位;步骤S5,将加强钢筋安装于钢板箍与劲性钢骨柱之间以提高结构强度;步骤S6,在延伸板与下方的建筑基础/钢板固之间支设钢筋骨架;步骤S7,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并浇水养护。本申请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能够在施工时使各部件保持良好的结构强度,提高筑成的劲性柱的结构强度;同时能够降低施工人员的作业难度,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劲性柱施工技术是一项在高层建筑中新兴的建筑施工技术,人们在建筑施工时,通过在型钢外周侧包覆混凝土形成支撑柱结构,能够使劲性柱具有良好的承载强度和抗震能力。
[0003]目前现有的劲性柱在施工建造时,通常是将劲性钢骨柱设置于建筑基础上,然后将H型钢梁柱焊接固定于劲性钢骨柱的外侧;劲性钢骨柱的外周侧还绑扎有多根箍筋并形成封闭箍筋结构,箍筋在绑扎时可能穿过H型钢梁柱的腹板,此时需要对腹板钻孔以供箍筋穿接固焊;然而劲性柱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箍筋数量多,因而钻孔的数量也很多,且钻孔后必然会造成H型钢梁柱的结构强度下降,进而造成施工建造完成的劲性柱的结构强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劲性柱的结构强度,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中劲性柱结构包括劲性钢骨柱、型钢梁以及钢板箍,所述劲性钢骨柱包括呈十字型设置的钢骨腹板以及固定于钢骨腹板周侧的多个钢骨翼板,每一所述钢骨翼板的外侧均焊接有牛腿,所述型钢梁与牛腿焊接固定;所述钢板箍设置为周侧包围结构,所有牛腿的顶部均设有定位机构,所述钢板箍设有与定位机构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钢板箍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延伸板,每一所述延伸板均位于两个相邻牛腿之间,且所述延伸板与两侧相邻的牛腿焊接固定;所述钢板箍的内侧焊接有多个折弯支腿,所述折弯支腿与钢板箍之间形成有第一钩挂孔;所述钢骨翼板外侧焊接有增装板,所述增装板开设有第二钩挂孔,所述第一钩挂孔与第二钩挂孔之间钩接固定有加强钢筋;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现场勘测,按照施工平面图确定需要支设劲性柱的施工位置;步骤S2,利用BIM建模分析,预确定劲性柱各组成部件的形状、尺寸及连接方式,并在工厂中预制加工出所述劲性钢骨柱、所述型钢梁和所述钢板箍;步骤S3,使用起吊设备将劲性钢骨柱支设于施工位置,将型钢梁焊接固定于牛腿的外侧;步骤S4,使用起吊设备将钢板箍吊起并套设于劲性钢骨柱的外侧;调整钢板箍与
牛腿的相对位置,使钢板箍的各个定位槽分别卡接于牛腿的定位机构,并且将钢板箍的延伸板与相邻牛腿焊接固定;步骤S5,将加强钢筋延长方向的两端分别折弯形成拉钩部,此时拉钩部角度为80
°
~90
°
;然后将两端的拉钩部分别钩接固定于第一钩挂孔和第二钩挂孔,再对拉钩部进行再次折弯,此时拉钩部的角度为130
°
~140
°
;步骤S6,在延伸板与下方的建筑基础/钢板箍之间加装多根竖向柱钢筋,并于多根竖向柱钢筋之间绑扎水平连接筋,竖向柱钢筋与水平连接筋共同形成钢筋骨架;步骤S7,对钢筋骨架周围进行围护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然后对混凝土柱进行浇水养护。
[000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劲性柱施工时,首先通过BIM建模分析能够在工厂内预制出符合尺寸及装配精度的劲性钢骨柱、型钢梁和钢板箍。劲性钢骨柱支设于地面后,通过起吊钢板箍并使钢板箍套设于劲性钢骨柱,钢板箍的定位槽与牛腿顶部的定位机构配合定位,能够便于后续延伸板与相邻牛腿的焊接,焊接时人员高空作业无需手扶支撑延伸板,有利于降低施工人员的作业难度,提高安全性。
[0007]延伸板焊接固定于相邻牛腿后,钢板箍与劲性钢骨柱之间形成包围结构,能够代替传统作业中箍筋的使用,简化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该作业方式无需在型钢梁上进行开孔,有利于使型钢梁保持良好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劲性柱的结构强度。另外,通过在钢板箍的内侧焊接折弯支腿形成第一钩挂孔,在钢骨翼板的外侧焊接增装板形成第二钩挂孔,避免了直接在钢板箍及钢骨翼板上开孔的情况,使得钢板箍与钢骨翼板均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强度,并将加强钢筋钩挂于第一钩挂孔和第二钩挂孔之间后能够进一步提高劲性柱的结构强度。
[0008]可选的,所述延伸板、延伸板下方的建筑基础、延伸板下方相邻的钢板箍均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用于预安装竖向柱钢筋;步骤S6中竖向柱钢筋安装时,首先将竖向柱钢筋的一端卡入建筑基础/钢板箍的安装机构内,再将竖向柱钢筋的另一端卡入上方延伸板的安装机构中;所有竖向柱钢筋安装完成后,再对各个竖向柱钢筋以及对应连接的安装机构进行一次性焊接,最后再于多根竖向柱钢筋之间绑扎水平连接筋。
[000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竖向柱钢筋焊接于延伸板与下方相邻的建筑基础/钢板箍时,通过将竖向柱钢筋的两端分别卡入两个相邻的安装机构内,能够起到预定位竖向柱钢筋的作用,使得施工人员在进行焊接时无需他人辅助扶持竖向柱钢筋,能够提高施工的便利性,同时降低高空作业时多人共同作业的难度。
[0010]可选的,所述延伸板、建筑基础以及钢板箍均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机构的连接部位;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多个活动套,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活动套与连接部位固定连接,位于最内侧的所述活动套与竖向柱钢筋的外径相匹配;每两相邻所述活动套中位于内侧的活动套的外径与位于外侧的活动套的内径相适配,且每两相邻所述活动套之间均设有滑移限位结构;其中一所述活动套还设有用于注浆的注浆孔,所述注浆孔贯通于活动套的内外两侧。
[001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竖向柱钢筋安装时,可以将竖向柱钢筋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两组安装机构中最内侧的活动套内部;滑移限位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各个活动套相互移
动,从而便于将最内侧的活动套抽出至远离相邻连接部件的位置,此时同一组的各个活动套依次展开,两组安装机构能够共同限位竖向柱钢筋,并通过注浆孔向安装机构内注入混凝土或铁水等浆液,浆液凝固后能够将竖向柱钢筋稳固固定于活动套内部。
[0012]可选的,所述滑移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内侧活动套外周壁的限位柱以及开设于外侧活动套内壁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延长方向与活动套的轴线方向同向设置,所述限位柱活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部;所述活动套的内周壁还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连通于第一滑槽远离相邻连接部位的一侧。
[00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每两个相邻活动套中内侧活动套的限位柱能够匹配插接于外侧活动套的第一滑槽内,且限位柱能够沿第一滑槽的延长方向移动,从而使各个活动套能够依次展开;当限位柱移动到第一滑槽靠近第二滑槽的一侧时,通过转动各个活动套使限位柱进入第二滑槽,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各个活动套保持展开的状态。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固定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滑槽远离第二滑槽的一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滑槽远离第一滑槽的一侧;所述弹力带常态处于拉伸状态并抵紧于限位柱,且所述弹力带常态抵靠于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连通处的侧壁。
[00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弹力带常态抵紧于限位柱,能够使限位柱常态下停留在第一滑槽靠近相邻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劲性柱结构包括劲性钢骨柱(1)、型钢梁(2)以及钢板箍(3),所述劲性钢骨柱(1)包括呈十字型设置的钢骨腹板(12)以及固定于钢骨腹板(12)周侧的多个钢骨翼板(11),每一所述钢骨翼板(11)的外侧均焊接有牛腿(13),所述型钢梁(2)与牛腿(13)焊接固定;所述钢板箍(3)设置为周侧包围结构,所有牛腿(13)的顶部均设有定位机构(4),所述钢板箍(3)设有与定位机构(4)相配合的定位槽(31);所述钢板箍(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延伸板(33),每一所述延伸板(33)均位于两个相邻牛腿(13)之间,且所述延伸板(33)与两侧相邻的牛腿(13)焊接固定;所述钢板箍(3)的内侧焊接有多个折弯支腿(32),所述折弯支腿(32)与钢板箍(3)之间形成有第一钩挂孔(321);所述钢骨翼板(11)外侧焊接有增装板(14),所述增装板(14)开设有第二钩挂孔(141),所述第一钩挂孔(321)与第二钩挂孔(141)之间钩接固定有加强钢筋(5);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现场勘测,按照施工平面图确定需要支设劲性柱的施工位置;步骤S2,利用BIM建模分析,预确定劲性柱各组成部件的形状、尺寸及连接方式,并在工厂中预制加工出所述劲性钢骨柱(1)、所述型钢梁(2)和所述钢板箍(3);步骤S3,使用起吊设备将劲性钢骨柱(1)支设于施工位置,将型钢梁(2)焊接固定于牛腿(13)的外侧;步骤S4,使用起吊设备将钢板箍(3)吊起并套设于劲性钢骨柱(1)的外侧;调整钢板箍(3)与牛腿(13)的相对位置,使钢板箍(3)的各个定位槽(31)分别卡接于牛腿(13)的定位机构(4),并且将钢板箍(3)的延伸板(33)与相邻牛腿(13)焊接固定;步骤S5,将加强钢筋(5)延长方向的两端分别折弯形成拉钩部,此时拉钩部角度为80
°
~90
°
;然后将两端的拉钩部分别钩接固定于第一钩挂孔(321)和第二钩挂孔(141),再对拉钩部进行再次折弯,此时拉钩部的角度为130
°
~140
°
;步骤S6,在延伸板(33)与下方的建筑基础/钢板箍(3)之间加装多根竖向柱钢筋(71),并于多根竖向柱钢筋(71)之间绑扎水平连接筋(72),竖向柱钢筋(71)与水平连接筋(72)共同形成钢筋骨架(7);步骤S7,对钢筋骨架(7)周围进行围护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然后对混凝土柱进行浇水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33)、延伸板(33)下方的建筑基础、延伸板(33)下方相邻的钢板箍(3)均设置有安装机构(8),所述安装机构(8)用于预安装竖向柱钢筋(71);步骤S6中竖向柱钢筋(71)安装时,首先将竖向柱钢筋(71)的一端卡入建筑基础/钢板箍(3)的安装机构(8)内,再将竖向柱钢筋(71)的另一端卡入上方延伸板(33)的安装机构(8)中;所有竖向柱钢筋(71)安装完成后,再对各个竖向柱钢筋(71)以及对应连接的安装机构(8)进行一次性焊接,最后再于多根竖向柱钢筋(71)之间绑扎水平连接筋(7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33)、建筑基础以及钢板箍(3)均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机构(8)的连接部位;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晓雷吴奕成林晓波邱诗鹏黄锐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