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北斗和静力水准监测变电站沉降位移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944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结合北斗和静力水准监测变电站沉降位移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包括监测装置、内部设有通讯模块的设备集成箱和服务器,监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监测点、第一基准点、第二监测点和第二基准点的监测模块,监测模块包括北斗定位接收机和静力水准仪;方法包括:步骤S1,监测装置设置;步骤S2,数据采集与传输;步骤S3,数据处理和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联合北斗定位和静力水准测量技术进行变电站楼宇的表面位移和沉降监测,使得测量精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且在不同监测点和不同基准点布置静力水准仪,以通过高程传递的方式计算高程坐标值,能够有效解决测量设备布置不便的问题。效解决测量设备布置不便的问题。效解决测量设备布置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北斗和静力水准监测变电站沉降位移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环境监测
,尤其涉及结合北斗和静力水准监测变电站沉降位移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由于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表面位移,会使站内电网设备结构发生倾斜、地表开裂和电缆沟错位,导致变电站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影响电力设备正常运行,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0003]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可应用于地质体的平面及高程位移变形监测,当采用静态测量方法时,其观测精度可提高到毫米级。在现有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2016)中,三等监测要求位移监测点坐标中误差在
±
10mm,相应的沉降点高差中误差要求在
±
1.5mm。目前应用于变电站沉降位移监测的北斗卫星定位设备的位移监测精度可以满足位移监测点测量误差在
±
10mm的要求,但是无法满足沉降点测量误差在
±
1.5mm的要求,因此,仅仅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进行变电站沉降位移监测,无法满足变电站沉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北斗和静力水准监测变电站沉降位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监测装置设置:在待监测变电站楼宇的顶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第一监测点和第一基准点,在所述待监测变电站楼宇的地基上设置与所述第一基准点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第二监测点,在所述待监测变电站楼宇附近的预置地面稳定位置设置与所述第二监测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二基准点,在所述第一监测点、所述第一基准点、所述第二监测点和所述第二基准点上均安装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北斗定位接收机和静力水准仪;将各所述监测模块与内部设有通讯模块的设备集成箱连接,将所述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连接;步骤S2,数据采集与传输:所述监测模块中的北斗定位接收机采集所在位置处的北斗定位数据,所述监测模块中的静力水准仪采集所在位置处的沉降监测数据,所述通讯模块将所述北斗定位数据和所述沉降监测数据同步传输至所述服务器;步骤S3,数据处理和分析:所述服务器以所述第二基准点作为北斗定位接收机和静力水准仪的基准点,对所述北斗定位数据和所述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对所述北斗定位数据仅提取平面坐标值,采用高程传递法对所述沉降监测数据进行计算以得到高程坐标值,基于所述平面坐标值和所述高程坐标值解析得到所述待监测变电站楼宇的表面位移和沉降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北斗和静力水准监测变电站沉降位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在安装所述监测模块时,通过连接件将北斗定位接收机的底部与静力水准仪的顶部竖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北斗和静力水准监测变电站沉降位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将北斗定位接收机的底部与静力水准仪的顶部竖直连接时,使北斗定位接收机与所连接的静力水准仪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北斗和静力水准监测变电站沉降位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高程传递法对所述沉降监测数据进行计算以得到高程坐标值,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基准点和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静力水准仪采集的沉降监测数据,计算所述第一监测点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点的变化量ΔH1;根据所述第二基准点和所述第二监测点对应静力水准仪采集的沉降监测数据,计算所述第二监测点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点的变化量ΔH2;将所述变化量ΔH1与所述变化量ΔH2的和作为所述第一监测点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点的变化量,得到相应的高程坐标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北斗和静力水准监测变电站沉降位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将所述服务器与监测平台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4,所述监测平台接收所述服务器上传的解析数据,对所述解析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新王硕文洪兵姚攀郑日平黄智明李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