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介孔硫化铜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与健康
,具体涉及一种中空介孔硫化铜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硫化铜作为一种新型的近红外光纳米响应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一方面,硫化铜作为p型半导体对NIR光有很强的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LSPR),与其它光热转换材料相比,光热转换效率更高。除此之外,硫化铜吸收NIR后产热导致生物组织膨胀,可以产生光声信号,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光声成像造影剂,准确定位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另一方面,在近红外光照射下硫化铜泄露的铜离子可与肿瘤周围环境的缓冲液基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羟自由基(
∙
OH)进行光动力学治疗。硫化铜不同于其他的NIR响应材料,只能进行单一的产热或者产生活性氧进行抗肿瘤治疗。它可以同时进行光热治疗(PTT),光动力学治疗(PDT)及光声成像(PAT),在肿瘤诊疗中具有很大优势。
[0003]尽管,硫化铜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光热纳米载体材料,但要实现其在制备肿瘤治疗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介孔硫化铜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室温条件下,将浓度0.4
‑
0.6mol/L的二水合氯化铜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在水中,得到混合溶液A;混合溶液A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5
‑
15 mg/mL,二水合氯化铜的浓度为0.1
‑
0.3 mg/mL;步骤2、向所述混合溶液A中加入50%水合肼溶液,搅拌,得到混合溶液B;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溶液和水合肼溶液的体积比为1∶0.1
‑
0.3;步骤3、向所述混合溶液B中加入pH=9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得到混合溶液C;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400
‑
600;步骤4、向所述混合溶液C中加入310
‑
330 mg/mL的九水合硫化钠溶液,搅拌,然后在30
‑
90℃条件下油浴反应1
‑
4 h,得到混合溶液D;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溶液和九水合硫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3
‑
5;步骤5、室温条件下,先将所述混合溶液D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得到黑褐色固体;再将所述黑褐色固体分散于水中,得到产物E,即为纳米药物载体;所述产物E的固液比为1∶3000
‑
50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空介孔硫化铜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50000
‑
60000 Da。3.采用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中空介孔硫化铜纳米药物载体。4.权利要求3所述纳米药物载体在载药方面的应用。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纳米药物载体制备肝癌靶向肽修饰的中空介孔硫化铜纳米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室温条件下,将所述产物E超声,再加入含巯基类包覆物,搅拌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美霞,李林松,杨晓静,陈鹏威,赵雪杰,程冬,刘棒棒,程晓祎,汤显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