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早拆支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351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早拆支撑设备,其结构包括顶板、底座、支撑杆、连接机构,底座固定安装在支撑杆底部,并且支撑杆上端设有连接机构,通过滑动滑片对挤压管进行弹性挤压,将连接杆滑动卡合在固定杆内侧,通过挤压管弹性复位,将卡合杆卡入固定杆内部,从而使得抵触机构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对顶板底部施加抵触支撑力,避免顶板与浇筑梁或板底部之间存在间隙,通过顶板底部对抵触杆上端进行重力下压,伸缩软管收缩改变内部的气压,将吸盘内部的从排气嘴内部进行挤出,确保吸盘对顶板底面进行真空吸附,提高抵触杆与顶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支撑杆与顶板之间容易发生松动,提高对浇筑梁或板的底部进行支撑的力度。高对浇筑梁或板的底部进行支撑的力度。高对浇筑梁或板的底部进行支撑的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早拆支撑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建筑工程早拆支撑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现场浇制楼板等混凝土构件时,需要使用到早拆支撑设备,通过早拆支撑设备上的顶板和混凝土梁、板模板组合形成浇筑梁或板的底模板,在经过早拆支撑设备对模板的拆除,浇筑梁或板由支撑杆的顶板继续支撑到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时可完全拆除,但是由于早拆支撑设备上的顶板仅仅通过支撑杆顶端抵触的支撑力将其顶在浇筑梁或板底部,而浇筑的过程中对顶板造成一定的压力,顶板与浇筑梁或板底部之间的支撑顶力效果下降,从而导致顶板与浇筑梁或板底部之间存在间隙,降低了浇筑梁或板底部形成的牢固性,同时支撑杆与顶板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不佳,导致在进行支撑的过程中,支撑杆与顶板之间容易发生松动,降低了对浇筑梁或板的底部进行支撑的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建筑工程早拆支撑设备,其结构包括顶板、底座、支撑杆、连接机构,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支撑杆底部,并且支撑杆上端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早拆支撑设备,其结构包括顶板(B)、底座(D)、支撑杆(Z)、连接机构(V),所述底座(D)固定安装在支撑杆(Z)底部,并且支撑杆(Z)上端设有连接机构(V),所述连接机构(V)上端与顶板(B)底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V)包括调节机构(v3)、固定杆(v8)、卡合机构(v6),所述调节机构(v3)安装在支撑杆(Z)上端,所述调节机构(v3)上端设有固定杆(v8),并且固定杆(v8)内侧与卡合机构(v6)外侧端卡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早拆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v3)包括螺纹管套(v35)、抵触片(v37)、压簧(v32)、转动片(v39)、旋转机构(v31),所述螺纹管套(v35)内侧顶部通过压簧(v32)与抵触片(v37)上端面相焊接,所述转动片(v39)设在螺纹管套(v35)外侧,并且螺纹管套(v35)上端安装有旋转机构(v31),所述旋转机构(v31)与固定杆(v8)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早拆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v31)包括转动球(1c)、滚珠(1g)、固定管(1z),所述转动球(1c)下端与螺纹管套(v35)顶部相固定,并且转动球(1c)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固定管(1z)内部中端,所述滚珠(1g)设在固定管(1z)底部,并且滚珠(1g)底部与固定管(1z)上端相抵触,所述固定管(1z)与固定杆(v8)相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早拆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俊印海烽史春峰李振新陈伟史秋寒吴施勇陈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